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自己明明很用力地去愛了,可對方就是感受不到? 或者,你遇到過那種特別會愛人的對象,和TA在一起特別舒服,但就是說不上來TA到底哪里不一樣? 今天我就從心理學角度,幫你扒一扒“會愛人”的人到底有什么特質: 讓你不僅能識別出這樣的人, 更能把自己也修煉成這樣的人! 這里我先講個最近遇到的案例。 小美跟我訴苦說:“我對男朋友超級好,每天給他做飯、洗衣服,他加班我就等到半夜,可他還是跟我分手了,說我'太粘人”。 這種情況特別常見,很多人跟小美一樣,陷入了一個誤區(qū)—— 把“付出”等同于“愛”。 但心理學會告訴你: 真正會愛人的人,不是看TA付出了多少,而是看TA付出的是不是別人真正需要的。 就像你給一個糖尿病患者送糖果,你確實在“付出”,但這叫愛嗎? 不,這叫自我感動! ↓掃碼預約咨詢師聊聊你的煩惱↓那真正會愛人的人,是什么樣的呢? 下面我就具體來說一說: 有心理學家提出,每個人接收愛的方式不同,主要分5種: 1.肯定的言語(比如夸贊) 2.精心的時刻(比如專注的陪伴) 3.收到禮物 4.服務的行動(比如幫忙做事) 5.身體接觸 真正會愛人的人,會先搞清楚對方的“愛的語言”是什么。 比如: 你對象是“服務行動型”,你天天說我愛你,但從不幫忙做家務,TA當然感受不到愛。 而一個整天給“肯定言語型”的人買禮物卻不夸TA的人,也是在瞎忙活。 當你難過時,不會愛人的人會說:“別哭了,至于嗎?” 而會愛人的人會說:“你現(xiàn)在一定很難受吧?”然后給你一個擁抱。 后者展示的就是共情能力—— 能放下自己的評判,先接住對方的情緒。 很多吵架都是因為一方在說事情,另一方卻在說情緒,完全錯頻。 那些在愛情里失去自我、事事順從的人,其實最不會愛人。 比如: 對方賭博欠債,你覺得“夫妻就要共患難”,所以一直幫對方填補窟窿。 但這樣不僅不會讓對方收斂自己賭博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最終導致家庭負債累累。 事實上: 還債是對方需要承擔的責任。 你只有通過明確規(guī)則,告訴對方: 我會支持你戒賭,但不會為你的債務兜底,建立健康的邊界,才能保護自己的需求,確保別人不會對你造成消耗或傷害。 沒有邊界的關系就像兩團混在一起的顏料,最后誰都看不清自己原本的顏色。 有的人在關系中,要求對方必須秒回消息、報備所有行程,甚至讓對方放棄個人愛好和社交活動,認為真正相愛就應該24小時在一起。 事實上,如果你去觀察那些長久幸福的伴侶,就會發(fā)現(xiàn): 他們也沒有時時刻刻捆綁在一起。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 最舒適的關系是藕斷絲連的狀態(tài)——有緊密的連接,也有適當的空間。 就像中國畫里的留白,看似空著,實則讓整幅畫更有意境。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4點,那么你也會逐漸修煉成“會愛人”的人。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 如果你有其他感情困擾,可以讓老師幫你分析。 如果你現(xiàn)在內心很迷茫,可以試試做一次心理咨詢,讓咨詢師幫助你找到方向。 想要預約的檸友,可以直接關注我們公眾號【檸檬心理FM】,回復:咨詢,就可以啦。 如果此刻的你有一些煩惱無法解決,或有一些困擾等待解答,可以考慮檸檬心理,我們會為你提供適合你的心理健康服務。 這里的心理咨詢師,都擁有20年的咨詢經驗,擅長不同方向,擁有不同的咨詢風格,可與你進行線上/線下1對1心理咨詢服務,他們專業(yè)、誠摯,且已經準備好。 總有一本書,能讓你在字里行間汲取到無盡的力量,我們通過閱讀、分享與交流,讓心靈世界得以療愈和成長。 在【檸檬心理讀書療愈群】,你可以: ? 深入探索心理學的奧秘; ? 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 掌握更多實用的心理小技巧; ? 讓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與書為伴,共同成長,加入我們,找到內心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掃描立即加入療愈讀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