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明明別人傷害了你,但是家人說“TA也不是故意的,原諒TA吧”; 朋友勸你“大度一點,都過去了”; 連網(wǎng)上的那些雞湯也告訴你“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每次聽到這些話,你是不是都特別煩躁? 難道對于傷害自己的人,你必須要選擇原諒嗎? 當(dāng)然不是! 今天咱們就要打破這個錯誤的想法! 先來做個小測試,你不用真的回答,心里想想就好: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但周圍人都在勸你原諒,你會? A. 忍著難受說“算了” B. 表面原諒但心里過不去 C. 直接拒絕,我就是不原諒! 如果你選了A或B,那就說明: 你被“必須原諒”的想法綁架了,即使你選擇了原諒,你也是被強迫性原諒,這對你來說無異于二次傷害。 而健康的不原諒: 反而是一種正確的自我保護。 什么情況下,“不原諒”反而是健康的呢? 可以分為兩種。 同事抄襲你的方案被發(fā)現(xiàn)了,不僅不道歉,還說“多大點事啊”,這時候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都是生氣。但是有的人會覺得自己不該生氣,所以壓抑自己的憤怒,裝作不在意。 其實,人的大腦有個部位叫“前扣帶回”,它專門負責(zé)判斷公平性。 當(dāng)你明顯感受到不公平,對方還不認錯時,你的憤怒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反應(yīng)! 而且對于這樣的同事,你沒有必要原諒,你的“不原諒”是在告訴對方不能觸碰你的底線,侵犯你的權(quán)益。 伴侶家暴后總是對你說“我下次改”; 朋友每次都借錢不還…… 如果你選擇了原諒,就等于給對方發(fā)了“傷害許可證”,讓TA有了再次傷害你的權(quán)利。 因為心理學(xué)上的間歇性強化原理告訴我們: 原諒反復(fù)傷害你的人,只會讓TA變本加厲! 可能你覺得做到原諒,別人就不會說你小心眼,你自己也會真得變得不在意了,才能開心起來。 但事實上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原諒并沒有讓你放下,反而懲罰了自己,讓自己陷入了內(nèi)耗中。 ↓掃碼預(yù)約咨詢師聊聊你的煩惱↓相比于原諒,你可以用其他方式來應(yīng)對別人的傷害,讓自己真正感到輕松。你可以這樣做: 今天想到這事時: 生氣值:1-5打分 身體反應(yīng):胃緊/心跳快(選一個) 閃過什么畫面? 堅持兩周,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情緒變得可控多了! 把這段關(guān)系暫時“放進冰箱”,就像把剩菜凍起來,等想吃時再解凍。 你先不用急著決定這段關(guān)系何去何從,不刪除不拉黑,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觀察對方一段時間,根據(jù)對方的表現(xiàn)做決定。 如果你對這段關(guān)系不抱期望了,找個周末下午: ① 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② 放進信封(不用寄出!); ③ 把信封放進抽屜最深處。 這個動作等于告訴你的潛意識: “這件事就到這里了”。 然后讓時間去治愈一切。 有些傷口需要時間而不是原諒,真正的放下也不一定要通過原諒實現(xiàn),你的感受比別人的期待更重要。 所以你不用強迫自己原諒,不原諒不是小心眼,而是你對自己的溫柔。 與其為“到底要不要原諒”而糾結(jié),不妨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旁,去做點讓自己開心的事吧。 好了,今天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了。 如果你有其他心理困擾,可以找我們老師聊一聊哦。 如果你現(xiàn)在內(nèi)心很迷茫,可以試試做一次心理咨詢,讓咨詢師幫助你找到方向。 想要預(yù)約的檸友,可以直接關(guān)注我們公眾號【檸檬心理FM】,回復(fù):咨詢,就可以啦。 如果此刻的你有一些煩惱無法解決,或有一些困擾等待解答,可以考慮檸檬心理,我們會為你提供適合你的心理健康服務(wù)。 這里的心理咨詢師,都擁有20年的咨詢經(jīng)驗,擅長不同方向,擁有不同的咨詢風(fēng)格,可與你進行線上/線下1對1心理咨詢服務(wù),他們專業(yè)、誠摯,且已經(jīng)準備好。 總有一本書,能讓你在字里行間汲取到無盡的力量,我們通過閱讀、分享與交流,讓心靈世界得以療愈和成長。 在【檸檬心理讀書療愈群】,你可以: ? 深入探索心理學(xué)的奧秘; ? 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 掌握更多實用的心理小技巧; ? 讓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與書為伴,共同成長,加入我們,找到內(nèi)心的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 ▼掃描立即加入療愈讀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