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的第147篇原創(chuàng)筆記 寫在前面: 這一期的家長會,我特地邀請了這位媽媽連麥分享她的英語牛娃啟蒙秘籍。1000天從零基礎讀到《哈利波特》,聽著就讓人激動! 媽媽Eva,家有兩個寶寶,姐妹倆都超級熱愛閱讀: 大寶:生日2012年10月,在2019年初6.5歲啟蒙,9歲可以讀到哈利波特,目前11歲公立小學五年級。 小寶:生日2016年1月,3歲啟蒙,目前7歲公立小學二年級。 連麥的時候我問了這幾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吧:
??本文7700字,預計閱讀15分鐘。 01 孩子零基礎學英語, 如何開始啟蒙第一步? 1.理念形成 2012年懷大寶微博看到一個臺灣作家汪培涏的兩本書《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磨出孩子的英文耳朵》,這兩本書給了我英文啟蒙聽力要走在最前面,和家庭親子閱讀這兩個非常重要的理念。 2.大童啟蒙之路 在有一次接大寶(6.5歲大班)放學和同學媽媽們聊天才發(fā)現(xiàn)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有做英文啟蒙,她們的方法就是交給我們青島當?shù)氐臋C構(gòu),我去試聽了一下,90%的機構(gòu)還是把自然拼當做背單詞的工具,在小朋友沒有任何聽力輸入基礎的時候直接教規(guī)則,那無異于跟我們小時候上學學音標是一個路子了,只是換了一個拼讀規(guī)則而已。(大家要避坑) 我有個周末在咖啡館看到一個小學生拿著一本全是文字的英文書,目測起碼有200頁,看得津津有味,我被震撼到了!我發(fā)覺路線的選擇非常重要。同時我查了一下資料孩子的聽力敏感期:0-5歲是強勢期,6-8歲是敏感期的尾巴。 雖然自己通過閱讀各種書籍+收集信息,有一些看動畫,讀繪本的方法,但都是碎片化的,僅剩1.5年的時間,我還是決定專業(yè)的事交給專業(yè)的人,在一周內(nèi)帶著姐妹兩人試聽了多個機構(gòu)后選擇了一家重視聽力的機構(gòu),在機構(gòu)做精讀、自然拼讀?;丶夷ザ?親子閱讀。 ??當時我的聽力設備,現(xiàn)在更多 3.設立目標 我內(nèi)心有兩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小學搞定英語,無論初中之后孩子選擇什么升學路線,對孩子來講都是在把路走寬; 第二個目標是通過英文陪伴,培養(yǎng)兩個自主閱讀的孩子,幫孩子打開通過閱讀看世界的大門。 在機構(gòu)里精讀的頻率是一年兩學期40本左右,我根據(jù)教材的難度做了規(guī)劃,覺得以這個速度原本計劃姐姐在小學達到高考水平是很困難的,而語言的學習本質(zhì)上是語言模塊的聽說讀寫的積累,所以每天都由我?guī)е忝米鲇H子閱讀,大概是因為看過很多本家庭教育和啟蒙類書籍,一定要讓孩子喜歡上家庭閱讀的氛圍,每次拿起書,感受到的是有趣、溫暖、感動、豐富的知識和家人的陪伴。 所以,這樣的親子閱讀從2019年初到現(xiàn)在一讀就是五年。放到今天來看我們的學情也比早于我們進機構(gòu)的孩子拉開了一大截,調(diào)整了我“學教材才叫學英語的觀念”。 Tina:是的,其實剛開始啟蒙不需要送機構(gòu),在家就能搞定。當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時候,送到對的機構(gòu)會有一定幫助。 4.聽力規(guī)劃 在前三年的時間(2019-2021,大寶6.5-8.5歲間),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姐姐身上,聽讀并進。 姐姐第一年磨耳朵3000小時(我這個藥勁有點猛,大家適當參考),我把全年按照周中(周一到周五)周末、小長假+寒暑假做了相應框架規(guī)劃,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著最后1.5年敏感期的小尾巴我能幫孩子做的鋪墊。 Tina:她僅用3年就讀到哈利波特,是零基礎開始,又很著急,所以一年就聽了3000小時。另外Eva本身英語也很好。請大家酌情參考,適合自家的才是最好的。 具體應該聽多少,我之前給大家分享過這張圖?? 以下2個表格是Eva媽媽share給你們的,幼兒園年聽2000小時計劃表?? 小學生年聽1000小時計劃表?? 領取電子版Excel,可以在對話框回復:計劃表,就會發(fā)送給你。 點這里進入?? 早上起床到進校門之前是雷打不動的1小時,我把聽力設備掛在衛(wèi)生間,小朋友起床洗漱肯定會看到設備就會打開,我和孩子爸爸也可以打開,所以洗漱、早餐、出門上學路上都有音頻陪伴。 2019年9月之前姐姐在上大班,放學后從4:00一直聽到7:00,所以平時我們每天至少有4小時聽力時間,周末和節(jié)假日只要沒有課外課和親戚朋友聚會,設備是一直開著的,而且在姥姥家,我的車上,辦公室,家里,有多個設備,甚至淋浴房也有一個十幾塊的藍牙防水音響。因為姐姐洗澡比較慢,通常也要半小時,真的是利用了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在積累聽力時間。 Tina:這個計劃得以無痛執(zhí)行的前提是:要有一個隨時能get到孩子興趣點的媽媽及時匹配資源。孩子喜歡什么,媽媽自己手里有什么資源,該去找什么資源,非常清楚。能及時給孩子喂到喜歡的素材。(自雞就是這點,不僅需要認知,還需要精準執(zhí)行。) ![]() 圖片來自Eva朋友圈 2019年的11個月基本以看過的動畫片為主,先讓孩子習慣隨時帶著聽力設備這件事,7歲以后聽力清單加入了分級讀物,孩子對書的熱情沒有動畫片興致這么高,我盡量選擇了背景音比較豐富的書的音頻,story treehouse,dogman,內(nèi)褲超人等。姐姐在上小學后的時間由于放學有家庭作業(yè),要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習慣,每年聽力時間穩(wěn)定維持在2000+時。甚至在小低階段下午的非主科課程我們也會選擇請假,為聽力目標服務。 總結(jié)一下Emily的聽力時間(6.5歲到9.5歲)超10000小時,到了五年級姐姐聽力時間大約在1500小時/年,給上小學的媽媽作參考,規(guī)劃要趁早,越到高年級時間只會越少。 在聽力時間中,80%是可理解輸入,20%是閱讀起來稍微有點難的拔高內(nèi)容,比如我們牛津樹看完了就在盲聽初章書,最開始聽到的都是碎片化信息,聽的一知半解,但是聽著聽著就聽懂了。聽懂了再去看書,完成聽力詞匯到閱讀詞匯的轉(zhuǎn)化。 Tina: 聽力優(yōu)先有2個含義: 1. 聽說讀寫,聽力先行,大量聽再要求其他。 2. 聽80%可以理解的內(nèi)容+20%稍微有點挑戰(zhàn)的內(nèi)容,“優(yōu)先”的意思也包含“可以聽難的內(nèi)容”的意思。 02 早期階段怎么培養(yǎng)閱讀興趣? 1.首先家長是否有認知覺得英文需要走在所有學科類啟蒙的最前面,時間要先花掉。 我們整個學前是幾乎放手語文數(shù)學的。 首先家長得知道為啥要做這件事情,才能說服自己去做正確動作去引導孩子興趣,否則引導興趣這件事就很難持續(xù),家長也會煩。 (1)英文是打開世界的鑰匙,無論你是否出國,英文一定是你認知這個世界的基礎。 我們精通中國文學、歷史、通識。當然對于國外的通世、文學、歷史,也可以去讀譯本,可是歷史類書籍是非常主觀的。換句話說,歷史的書籍是這個時代想讓你看到的樣子,文化通識也是一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小朋友問,為什么歐洲被割裂成幾十個國家,而中國這么大一個這么多年來無法分割?或者巴洛克的文化為什么在當下的時代那么奢華?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站在一個全球的高度去理解什么是戰(zhàn)爭、什么是藝術、什么是地緣文化、等等一系列非常系統(tǒng)的全球系統(tǒng)。 (2)說得功利一點,升學無非兩條路,國內(nèi)&國外。 國外的國際學校對于小學畢業(yè)的要求很多都是FCE、相當于高于高某考的水準。國內(nèi)高某考就不用說了,2023年高考的英語卷,藍思基本要到1300L了。 我們可以算個賬,初高中是否有時間留給英文提升? 如果沒有,那就站在應試角度,小學目標FCE,至少PET。不是一定要去考,而是要在閱讀/寫作/聽力對語言的應用能力達到這個標準。 (3)我們不走高考,我走特長生,藝考也要考英語、編程的語言也是英語、AI目前也是以英文為主。 (4)考慮孩子未來創(chuàng)業(yè),舉一個馬爸爸的例子吧,馬爸爸創(chuàng)造阿里巴巴是因為看到了國外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 財富有時間差,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近20-30年,遠了不敢講,國外的科學技術、藝術、商業(yè)機會還是走在中國前面的,如果英文足夠好,創(chuàng)業(yè)都多了太多選擇。 2.當我們認可啟蒙英語的敏感期的緊迫,就得多觀察孩子每個階段喜歡的事物、動畫片、卡通人物、角色等等。一旦get到孩子的興趣,立馬匹配閱讀資源。 比如:姐姐Emily在7.5歲的時候迷戀漫威,我就買了一套漫威彩圖章節(jié)書,每本書100多頁,生字很多,但姐姐每天半本,不到一個月就看完了,章節(jié)書加上有圖片不枯燥,我也不問故事講了什么,只要她的閱讀狀態(tài)很穩(wěn),就不打擾她。 她們在接觸閱讀的前兩年都對公主非常感興趣,我就搜羅了所有的迪士尼公主的動畫、我記得當時還有個Little Princess的動畫片+點讀書+音頻。有動畫有音頻還能點讀的對我們來說就是寶藏,先看動畫勾起興趣,再點讀書,把文字變成可理解輸入,再磨耳朵書的原音音頻。 在認識Tina之前就是這樣一點點搞定可理解輸入的,但是資源真的比較少,而且大部分是fiction資源。在家泛讀除了RAZ和國家地理,基本很少有好的非虛構(gòu)資源。但在Tina閱讀營的科普書單真的很豐富,講解也很有趣,如果姐姐在6歲有閱讀營的體系在手,涉獵廣泛她的學術道路會更順。 目前妹妹在我們閱讀營讀這個級別?? 03 學習方法和資源是什么? 1. 貫穿整個啟蒙的時間,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大量泛讀和大量聽。 我們讀了海量的書,基本市面上報的出名字的繪本章節(jié)、紐伯瑞小說、雜志多種文體接觸。 其次,大量聽這件事從啟蒙堅持到現(xiàn)在。資源方面主要以孩子興趣為主,稍做影響和建議,孩子擁有選擇權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我就做兩件事,不感興趣的不斷吸引、點燃,感興趣的興趣點挖地三尺找資源。 比如妹妹從小喜歡科普類讀物,在國家地理分級看到了鯊魚,鯊魚的故事讀了好多遍,很明顯孩子對這個生物產(chǎn)生了興趣,我問她:“你喜歡鯊魚是嗎?”孩子說:“是的,它牙齒掉了竟然可以不斷長出來,還有儲備牙齒......”要求我再買10本鯊魚相關的書。 興趣就是孩子進階最好的階梯。 我買了10多本鯊魚相關的百科、各大出版社的,還有章節(jié)書。那一段時間真的被鯊魚喂得飽飽的。等她看夠了,在陪伴過程中,還有下一個興趣點,只要細心觀察,你都可以挖三尺,同時也可以根據(jù)橫向的興趣變化。 比如孩子最近半年都在看動物,可以引導她海豚喜不喜歡,橫向縱向鋪開來引導和發(fā)掘興趣。但是閱讀營的科普營,這類有意思的題材有很多,可以選擇的也很多,就不用費勁自己找了。 2.家庭閱讀氛圍的養(yǎng)成 首先,固定時間全家看書。 我們的學校作業(yè)基本都在7半前完成,包括今年五年級的姐姐。除了飯后散步和睡前洗漱,8:00-9:30是我們固定下來的家庭閱讀時間。 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最好的辦法就是陪伴親子閱讀+以身作則。 我也通過這樣的家庭閱讀氛圍,每年有近50本書的閱讀量。每當和五年級的小朋友一起溝通交流,我們彼此總能帶來新鮮的東西和不一樣的觀點。 人與人之間,再親近的人,也是價值交換,孩子跟我們的互動,一直非常同頻,我們也非常容易就成為孩子崇拜的人,我們想激發(fā)一下學習這點小事小激勵,小套路,就變得非常容易。 其次,經(jīng)常帶孩子逛線下書店、現(xiàn)場選書。 讓孩子去有書香氣的地方感受線下的閱讀氛圍。還可以和孩子去大自然寫作業(yè),看書、露營、旅行,包里都會放一本自己的書。讓書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車上、陽臺、臥室、除了書桌以外的任何地方甚至洗手間里有時候都會放著我和孩子的書,我會故意讓孩子看到我更換車里的書。 孩子會問:“媽媽這兩本你看完了嗎,你是什么時候看完的?”我說:“等客戶的時間,等你下課的時間,這些時間很多呀”,然后再跟他們分享如何快速梳理一本書的結(jié)構(gòu),從工具書中找到對自己最有用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看到有意思的書或觀點,一定要拿出來跟孩子分享討論,把孩子當作成年人,問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孩子會非常愿意參與,思維的碰撞、不一樣的觀點會讓孩子發(fā)覺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同角度不同立場,激發(fā)孩子的思辨思維。讓孩子得到看了書得到知識能拿來用的正向反饋,無論孩子提出了什么問題和想法,都要加以肯定,適當示弱,“是嗎?這么有意思我都沒聽過!” “天哪!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角度的!” 同樣的孩子看到書的某一個感興趣的部分也會十分愿意分享。家庭的親子關系有了書和話題做紐帶,會有聊不完的話題。 最后(如果可以),引導孩子用讀過的書的知識去幫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 比如:孩子的表妹因為只有小長假見面,總是想約著打游戲,Emily覺得表妹實在是太沉迷游戲了,推薦了表妹好看的中文書和英文書,并且要求表妹,我們多分享書的內(nèi)容,改變一下姐妹間的互動方式。還把閱讀營推薦給了表妹表弟! 總結(jié):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正確的理念落地成每天的習慣,聽、讀、家庭氛圍、其次是過程中不斷給與正向反饋,讓孩子對反饋上癮,對書上癮。這跟游戲機制讓孩子染上網(wǎng)癮是一個機制。 04 遇到困難時如何調(diào)整策略? 心態(tài)調(diào)整,允許孩子暫時做不到,給予孩子做到部分的肯定,非常非常重要。媽媽的狀態(tài)往往是小朋友最在乎的。在說具體困難之前,這個是必須放在前面的。 策略的調(diào)整和規(guī)劃還是要來源于我們對于全局的一些把控。比如,磨耳朵了不開口、開口了語法錯、開口了不閱讀、閱讀了不進階(人家讀章節(jié)了我們怎么還在看漫畫?)、讀了這么多還是不會寫、會寫了單詞總是拼寫錯...... 下面來詳細說一下我們遇到過的以上困難。 1.磨耳朵了不開口 1000小時之內(nèi)肯定開口,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知道但不講,每個孩子性格不一樣,尤其是有的媽媽比較喜歡評判,孩子怕開口會錯。 一定要在孩子開口不管說了啥,發(fā)音對不對,先鼓勵:天哪,你才聽這么幾遍就會說啦,我都聽不出你是中國小朋友哎,發(fā)音真好聽!?。?! 對,可能你都不知道他/她唔嚕了些啥,就這么先夸起來。沒有聽夠了時間卻不開口的小孩,與其焦慮不如去用心記錄時間、規(guī)劃時間。 2.開口了語法錯&開口了不閱讀: 孩子聽力積累時間不夠會導致語言模塊輸入不完整,剛開始語無倫次很正常,我們要慶幸,至少孩子敢說,語法問題會在今后的繼續(xù)聽力輸入和大量閱讀中重復著正確的內(nèi)容被改變,發(fā)音也是同理。 如果聽力輸入不夠,沒有聽力詞匯是沒有辦法進入閱讀這個階段的,這是其一;同時自主閱讀之前是親子陪伴閱讀,小朋友甚至點讀筆都不想拿也是很正常的,我們只要關注每天有這個動作,當孩子不能自己完成,我們必須要協(xié)助陪伴,而且書的選擇,一定是難度適合+興趣同時具備。 Tina:英語啟蒙,是一段和孩子的愛的旅程。 ![]() 圖片來自Eva朋友圈 3.閱讀了不進階: 大概率還是沒找到感興趣的進階讀物。 我們讀到哈利波特完全是因為興趣驅(qū)動,在閱讀選書的時候,從今天開始把選書權交給孩子,先讓閱讀這件事情成為習慣,不要關注她讀的是不是你想讓她讀的,有了習慣再去引導調(diào)整。 4.寫作: 寫作是語言學習最難的一步,寫作的基礎是閱讀輸入足夠。 就像一杯水,你把聽力時間裝滿,口語自然溢出來;你把閱讀裝滿、文章自然溢出來,等到這個時候,只需要稍微修正一下文章結(jié)構(gòu)邏輯,很輕松就可以寫出文字很美的文章。 5.拼寫問題: 姐姐至今一個單詞沒背過,偶爾也有拼寫錯誤。我沒太糾結(jié)拼寫問題,就好像我們一年級中文也會寫錯,但二年級就不錯了,我們沒有糾正,就是見的次數(shù)多了,水到渠成。 我們學了自然拼讀,從沒有背過單詞,當閱讀量足夠大,很多單詞是見了太多次,一讀出來就寫出來了,如果真的靠背誦保證拼寫的正確,是很難的。 大家應該都有上學時代拿本字典背單詞,背了幾天發(fā)現(xiàn)背了后面的忘記前面的,永遠是A開頭那幾頁背來背去,還沒到B都累死了,完全沒有興致繼續(xù),而且就算背出了單詞也不會用,而閱讀這件事情解決了語法、詞匯的運用問題。 Emily三年級暑假做了當年的中考卷,聽力和閱讀是不扣分的,而我們并沒有很系統(tǒng)的學過初中語法和單詞。 5.虛構(gòu)和非虛構(gòu)分配不合理的問題: 姐姐在小學三年級(9歲)寒假讀到哈利波特進入了閱讀的魔幻之旅,在故事型小說大部頭中出不來,我們在藍思800-1000的時候遇到了瓶頸期:學術詞匯科普詞匯不足,社會實事、經(jīng)濟、歷史等攝入不足,我只能再去找以相同的敘事形式,用故事講科普、講歷史、講社會、戰(zhàn)爭的小說和章節(jié)書,給孩子搭學術梯子,慢慢補,慢慢來。這點我特別建議大家從開始就加入Tina的閱讀營,她從一開始就給大家搭配了每個級別40%的科普,科普是大多數(shù)媽媽會忽視的點,但很重要! 再往后我就有了寶藏Tina的微信,在Tina的引導下我拿出來早就買了卻放在家吃灰的Reading explorer,大概是我給姐姐貼上了只愛小說不愛科普的標簽,就把這套佛系放著了,Tina說:“你先讓她自己看看”,沒想到孩子很喜歡,F(xiàn)級自己讀完了,在暑假期間我還報名了當?shù)氐腞E精讀小課包,學了4個單元,目前姐姐自學RE2,每周半個單元。計劃2024年底學完RE3。 限制孩子發(fā)展的還是家長的認知。 Tina:能自由閱讀《哈利波特》的孩子,詞匯量至少達到3500詞以上,接近國內(nèi)英語高考的水平,也是能閱讀英語原版文學作品的門檻。從0基礎到3500詞,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的確是小學就能做到。你得相信這件事。 任何成功,都是想象力先到達。 插播廣告,后面繼續(xù)干貨 長按下方海報二維碼試閱讀營吧?? 05 讀到《哈利波特》后對生活的改變? 1. 哈利波特似乎是所有英文啟蒙小朋友的里程碑,Emily三年級看完哈利波特最大的改變是價值觀的改變,不再認為世界上只有好人壞人了。也不再認為成績是最重要的,善良、面對惡魔時的勇氣,永不放棄、團隊合作、有一群靠譜的朋友都非常重要。 2.生活中捧著一本哈利波特到處走,回頭率妥妥的高,我記得那時候姐姐身高也就140,地鐵上、露營的時候、新年過年回奶奶家、飛機上、甚至帶到學校。 可能孩子之前并沒有覺得我學那么多年英文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當他們看到別人瞠目結(jié)舌的眼神,驚掉下巴的表情,這無疑是妥妥的正向反饋了。 這些力量會推著孩子走向下一個晉升階梯,點燃夢想,轉(zhuǎn)動發(fā)動機,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通過閱讀來學習的習慣。 3.陪伴孩子聽讀這么多年,我的英文口語、詞匯量、聽力敏感度已經(jīng)超過當年高考了,哈哈哈這是意外的收獲,成年人磨耳朵都有效果,何況是還在敏感期的小朋友呢。 所以,還是劃重點:聽力先行。 ![]() 圖片來自Eva朋友圈 很多媽媽會因為孩子進入英文高階閱讀向我取經(jīng),他們都覺得是我本身英文好,英文渣媽帶不了雙語娃,而真相是我陪孩子磨耳朵,陪她們從幾個字的繪本,日積月累堅持走到今天,順道把我自己也帶起來,沒有什么神秘的,只要你也跟我一樣:明白正確的時間應該做正確的事,那你也一定可以做到的。 06 給閱讀營家庭的一些建議 1. 要用最快的時間讓孩子拿到正向反饋,大量積累聽力時間,聽力多了孩子自然開口。 2. 給孩子自主選書權,把繪本全部搬回家,營造家庭閱讀氛圍,在一個垂直主題的深挖的路上,孩子是無痛進階的。所以不要跟我一樣覺得孩子可能高階看不懂,先看看畫,埋下一顆小種子也甚好。 3.閱讀營的講解真的特別恰當,我身邊L1-L6的家庭贊不絕口,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聽講解,你可以觀察到她/他更喜歡聽哪一本書,方便你快速找到孩子的興趣點,L7的講解我陪妹妹一起聽過幾本,因為L7的書目是有一定閱讀詞匯基礎的孩子看的,所以老師講解部分只講了可能會卡住的部分,以梳理閱讀框架為主線,是非常好的閱讀引導方式,十分適合L1-L6進階上來的孩子,也十分適合大齡啟蒙的娃。 4.陪伴孩子聽讀的時候,多做一些引導式的提問,不斷的和孩子探討夢想,可以是一生的,可以是一個階段的,探討孩子崇拜的人,引導他/她們從書中找到偶像,L1-L6的書單內(nèi)容特別豐富,包含所有孩子需要見識的真實的世界,用你滴水穿石的陪伴去挖掘那個也許你并不了解的天才寶寶吧。 Tina: 讀到《哈利波特》是很多媽媽和孩子的夢想,僅用三年更讓大家充滿動力,但其實,想要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做到。 Eva是非常用心的媽媽,過程中也會遇到瓶頸、也會踩坑。但信念感是成事的因,她無比相信小學可以達到高中水平,且要幫助自己孩子達到。 如果不想踩坑、希望有人帶你,歡迎來我們閱讀營。我不保證你三年讀到,但五年是可以的。相信我,不管幾年,小學能讀到,都是牛娃?? 等你??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