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思想體系,必須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制約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陳舊框框,改變學生過分依賴教師與書本,學習主體意識淡薄,創(chuàng)新欲望不強的局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通過課堂教學使他們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探索,學會創(chuàng)新,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一、在教學思想上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闭f明教學活動的本質(zhì)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學習活動,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主導。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矛盾。首先在教學的思想上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人格上的主體,二是學習上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個性差異,與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又要尊重學生犯錯、質(zhì)疑和標新立異的權(quán)利,允許他們犯錯誤,鼓勵他們提不同的意見,表述自己的觀點。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誠相待,沒有顧慮,毫不保留地共同探討和交流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被動接受的客體,而是有思想有主見積極參與教學的主體。 二、在教學準備上要建立與學生溝通的渠道 傳統(tǒng)的教學準備就是編寫教案,由于教案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劇本,只對教師開放,由教師獨享,學生無法知道教學的安排,只能被動地接受,難以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發(fā)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應體現(xiàn)在教學的準備和組織實施等各個階段。教學準備不但要編寫教案,為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作好準備,而且要編寫“學案”,增加教學的透明度,為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nèi)容,加強自學,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作好準備。 教案的編寫不能只為完成教學任務,應充分體現(xiàn)個性教育的思想。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找出重點和難點以及容易成為學生疑點的知識點,把教材中的知識完全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東西;要深入研究各層次學生的心理因素、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把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學生容易接受的知識信息,做到因人施教。 “學案”不是教案的翻版,是傳遞教學信息,指導學生自學,增進課前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一個載體?!皩W案”無需一課一案,應以單元為界,實行一單元 -“學案”。 “學案”的編寫應與教案目標一致,告訴學生教學進度安排,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應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熟練運用什么,會碰到什么樣的問題,需體會和掌握什么樣的方法等?!皩W案”的編寫還要體現(xiàn)行為自主,只需指出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明確任務。而先學什么,后學什么,怎樣學,用怎樣的速度去學,則完全根據(jù)學生自己的個性特點,由學生自己決定。 三、在教學實踐上要巧引善導,構(gòu)建出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學是師生間知識信息和情感的雙向交流,要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必須建立起教師一學生,學生-教師和學生-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的方式,構(gòu)建出民主、活潑而又和諧的課堂氣氛,實行開放式教學,鼓勵學生質(zhì)疑提問,討論甚至爭論,敢于標新立異。教師不再只是講授知識的教書匠,還要能巧引善導,成為學生從不善學習到學會學習、善于學習的指路人。 “巧引”即巧設教學情景,提出疑問,引入知識點。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通過觀察、猜想、判斷等途徑,去感知將要學習的教學內(nèi)容,以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善導”體現(xiàn)在對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疑點的講解上。對講授知識的重點,要深入地進行剖析,把其中的隱含知識挖掘出來,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的質(zhì)疑,和課題的討論等形式,以喚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思考,學會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吧茖А边€體現(xiàn)在對課堂氣氛的把握中,課堂中的教與學、問與答都需建立在平等民主的開放的氛圍中進行。一方面要避免放不開,應允許學生犯錯,鼓勵提不同意見,在教學中盡量不用命令的語氣,不要武斷地打斷學生的思維,要保持課堂上活潑和諧的氣氛;另一方面也要攏得住,需以巧妙的方式,緊緊抓住中心和重點,通過及時肯定學生正確的觀點和思考問題的方向,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圍繞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不跑題,以避免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后容易造成的課堂無序。 2012.6 |
|
來自: 新用戶6298811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