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一種思維定勢,我們這里所說的思維定勢并非是一個貶義詞,而是指我們認識事物的方法和習慣。當我們的心智模式與認知事物發(fā)展的情況相符,能有效的指導行動。
心智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認知框架,是一種思維定勢,它如同一個“過濾鏡”,會影響你我所“看見”的事物。
簡單來說,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面對同一事物時,往往有不同的思維模式,結(jié)果造成了不同結(jié)果。
心智模式能夠決定人的成敗,成功者得身上往往具有正確的積極、開放、樂觀的心智模式。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比較常見的以下幾種心智模式有:
親力親為型:我要親力親為,這樣企業(yè)運營和決策效率才會高
關系優(yōu)先型:我不能告訴同事們他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沒面子
討好型:公司只有一個領導,要晉升就要討好他
問詢型:工作中如果自己不懂,就問上級,而非自己思考,主動尋找答案
強勢型:人善人欺,所以平日要強勢些,少做好人
片面極端型:我過去的戀愛都遇到了渣男,所以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相比成熟的心智模式者,不成熟的心智模式往往是自我設限的,具體表現(xiàn)為消極、封閉、破壞性的。
碌碌無為的工作狀態(tài),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心智模式是消極的。
組織學習的發(fā)明者阿基里斯說:“如果我們希望團隊和團隊領導有效行事,他們必須超越工具和技巧并改變他們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在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還影響著組織的結(jié)果。
個人、團隊和組織要突破,首先需要重塑心智模式,進而才可能帶來行為上的改變。所以,轉(zhuǎn)變員工心智模式才是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環(huán)。
相反,很多企業(yè)出現(xiàn)了團隊協(xié)作、對工作結(jié)果不擔責等問題,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團隊成員的心智模式出現(xiàn)了問題。
心智模式的特點和成因
心智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認知框架,是一種思維定勢,它如同一個“過濾鏡”,會影響你我所“看見”的事物。
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觀察同一事物時,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或得出迥然不同的結(jié)論。
一般來說,心智模式有以下特點:
普遍性: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深藏于內(nèi)心:心智模式存在于人們的潛意識中,是一張隱藏的心靈地圖,極少有人能意識到它的存在;
受環(huán)境影響:你過去的體驗、經(jīng)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這些來源決定了你的心智模式
受經(jīng)歷影響:很多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起源于我們的童年,比如一個人童年時被狗咬過,長大就可能會對狗產(chǎn)生恐懼;
能影響人的認知:心智模式讓我們將自己的假設和推論視為事實,你看到、聽到的、想到的其實都是你個人以為的,但假設不等于事實;
能影響人的思維:心智模式?jīng)Q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jié)論,它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心智模式實際上是人們長期以來對外界事物刺激后,做出的種種反應后的思維沉淀,如果自己主觀認為是好的回饋,就會保留下來成為我們自己的心智模式,而對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便會視而不見或排斥,從而本能地強化了自己原有的心智模式。
發(fā)現(xiàn)問題了嗎?改善它!
關于改善心智模式,可以跟隨這個領域的一些大師們的腳步去學習。例如:
心理大師薩提亞發(fā)明了“冰山理論”
阿吉里斯等人開發(fā)了“左手欄”、“推論的階梯”等實用方法和工具
彼得·圣吉在眾多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組織心智模式的若干方法如“深度會談”
心理學家馬克西·莫爾茨比提出了“四大害怕”
吉列爾莫·奎拉爾研發(fā)的“人生學習模式”
教育學家杜威提出了“反省思維”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實現(xiàn)心靈的痛苦轉(zhuǎn)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或習慣仍然自覺、不自覺地左右著你。
改變信念雖然比改變一時的行為舉止要更困難,但會更加有效。因此,你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