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異常是鼻炎的一個相對比較常見的癥狀。在中醫(yī)古籍文獻中記載嗅覺障礙為“不聞香臭”、“不知香臭”、“鼻齆”、“齆鼻”、“鼻聾”、“鼻中風”。大量古籍論述嗅覺障礙的病因病機,例如在《諸病源候論》首次記載“鼻不聞香臭”,并述其病因病機為“肺主氣而通于鼻,而氣為陽,諸陽之氣,上榮主面,若氣虛受風冷,風冷客于腦,即其氣不和,冷氣停滯,搏于津液,膿涕結聚,即鼻不聞香臭,謂之鼻齆”。《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記載“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薄ⅰ白跉馍铣鲇诒嵌鵀槌簟?;《醫(yī)學綱目》中提到“夫陽氣、宗氣者,皆胃中生發(fā)之氣也。其名雖異,其理則一。若因饑飽勞役,損脾胃生發(fā)之氣,既弱其營運之氣,不能上升,邪塞孔竅,故鼻不利而不聞香臭也。”、“心肺之氣得交通,則鼻利而聞香臭矣?!薄镀諠健酚涊d“夫鼻有生息肉不知香臭者?!钡鹊?。大量古籍論述嗅覺障礙的病因病機主要為肺衛(wèi)受襲,臟腑不和,宗氣受損,鼻中息肉阻滯。古籍中記錄著許多治療“鼻不聞香臭”的方法,包括中藥湯劑內(nèi)服,中藥散劑塞鼻、吹鼻等。常用藥川芎、細辛、升麻、防風、木通、白芷、羌活、瓜蒂、甘草等,這些藥物多為發(fā)散風寒、宣通鼻竅之品。古人還常用細辛配合瓜蒂吹入鼻中治療鼻不聞香臭。在臨床實踐中還應針對患者氣血陰陽不足、宗氣虛損的病機可再施以補虛藥,即在發(fā)散外邪時不忘施以補益,強調(diào)標本兼治。 《嚴氏濟生方》中記載辛夷散可以治療“鼻內(nèi)壅塞,涕出不已,或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因此臨床上可以使用該方劑進行加減治療嗅覺障礙。 ?金匱要略?“葶藶大棗瀉肺湯”: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者,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這不就是鼻炎的一些表現(xiàn)嗎:鼻塞,流清鼻涕,鼻子嗅覺減退。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所載葶藶子:性味苦、辛、大寒,歸肺、大腸經(jīng),功善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 《別錄》:下膀胱水,伏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北宋《開寶本草》述改藥“療肺壅上氣咳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飲”。方中葶藶子攻逐痰飲性猛力峻,故用大棗甘溫安中而緩和藥力,使驅邪而不傷正,為佐制藥。該方瀉肺去痰,利水平喘,可治肺癰,胸中脹滿,痰涎壅塞,喘咳不得臥,支飲不得息者。 中醫(yī)耳鼻喉科始祖“干祖望”老前輩治療鼻炎的經(jīng)驗用葶藶大棗瀉肺湯治長期鼻塞 本方專用于治療以鼻塞為主癥的慢性鼻炎。其適應癥為長期鼻塞,鼻甲肥大但收縮良好,形體壯實者。 這類鼻塞的病機,一如《齊氏醫(yī)案》所謂——“世俗皆以為肺寒,而解表通利辛溫之藥不效。殊不知肺經(jīng)素有火邪,火郁甚則喜得熱而惡見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發(fā)也。治法宜以清肺降火為主,而佐以通氣之劑”。 《景岳全書》更謂:“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風寒”。而葶藶正是辛寒瀉肺藥。 又張山雷謂:“葶藶子苦降辛散而性寒涼,故能破滯開結”。鼻子長期堵塞,即是“滯”、“結”之謂。本方對于體虛之人應慎用。 云南的來春茂老中醫(yī)前輩在治療過敏性鼻炎寒熱錯雜時,喜歡用桂枝湯解表寒調(diào)氣血,用蟬蛻、葶藶子清內(nèi)熱、去痰飲,效果就比單純用桂枝湯好很多。 桂枝、白芍各10克,灸甘草5克,生姜 3片,大棗5枝。水煎服。另取葶藶子15克,蟬蛻10克,共研極細末,分3次用藥汁送服。 主治:過敏性鼻炎,噴嚏不斷,流大量清稀鼻涕,畏風自寒者。 療效:治20例,除2例結果不明顯外,其余均有效。 這就是中醫(yī)的桂枝湯加上葶藶子和蟬蛻 本方主要針對虛寒患者,即由于身體免疫力低,一遇風寒容易引起過敏性鼻炎發(fā)作,即不斷地流大量清涕。用本方后即很快止涕,服藥時最好臨睡前服用,好后不要刺激鼻孔(用手指挖鼻孔,易損傷鼻粘膜),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工作忙沒時間的,可到醫(yī)院打些提高體質(zhì)免疫力的針劑,這樣才能固鞏療效,達到根除目的。過敏性鼻炎發(fā)作原因是復雜的,有受寒引起、過敏源引起(花粉、螨蟲等),要驗證這些需對醫(yī)院做過敏源試驗才確定。此方無毒性,但不建議長期服用,癥狀消除后即可停服。此方主針對虛寒體質(zhì)弱者的過敏性鼻炎有效,其他癥狀鼻炎無效。 四逆散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陳茂蒙醫(yī)生口述此方得自一老道 【主治】過敏性鼻炎屬于屬少陽者。 【方解】四逆散、大棗現(xiàn)代藥理研究有免疫抑制劑作用,葶藶子關閉水通道蛋白抑制鼻腔液體分泌,《金匱》“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此方立意不凡,啟迪后學。 ?十一師秘要?一個專治急慢性鼻炎的特效方劑:鼻炎靈,這個方劑是著名中醫(yī)家張大昌的弟子趙俊欣醫(yī)師,在繼承張大昌驗方同時結合自己臨床經(jīng)驗反復驗證而成。號稱治療慢性頑固性鼻竇炎1000例,有效率百分百!可以一試。 【藥方組成】辛夷,桔梗,柴胡各一份,葶藶子三份。 【制作方法】粉碎成細末。 【服用方法】飯后口服6克,每日三次。 【適應癥狀】慢性鼻竇炎,頭痛,包括額頭,眼睛部位疼痛,鼻流膿涕,黏液性鼻涕,鼻塞。本方治療記性鼻竇炎療效迅速。 診斷標準: 1 鼻塞,甚至嗅覺喪失。 2 鼻子流黏液性膿性鼻涕。 3 頭痛,額痛,眼周圍痛,后頭痛,頸項痛。 4 早上起來吐唾臭痰。 5 胸脅脹滿,胃腸道不適。 6 精神萎頓,易倦,頭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7 不能久低頭。 8 咽喉不利,或者疼痛。 9 鼻鏡檢查可見鼻黏膜充血腫脹,肥厚,中鼻甲肥大,中鼻道狹窄,黏膜水腫,蓄有粘稠膿液,嗅裂有膿液,下流積于鼻腔后段。 10 x線鼻竇拍片及斷層拍片可見竇腔模糊,混濁,密度增厚,有時可見液平面或息肉陰影。 11 ct掃描可見竇壁受損,竇腔黏液腫脹,肥厚。 12 A型超聲波檢查可見竇內(nèi)積液。 這個方劑效果不錯。根據(jù)報道,快者幾日即愈,慢者有用六十天痊愈的,可以一試! 這些配方的主角正是?金匱要略?“葶藶大棗瀉肺湯”中的“葶藶子”,邪犯鼻竅,肺開竅于鼻,肺氣虛則外邪乘虛而入,內(nèi)傷于肺,肺氣壅滯,則蓋門不開,清涕流出,濁膿塞于鼻肺之間,故不聞香臭酸辛也。葶藶子入肺經(jīng)能疏邪通竅止涕,可見葶藶子在清理鼻腔痰飲瘀堵確實有獨特快速的功效。 |
|
來自: 天易書館975 > 《中醫(yī)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