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宗榮,湖北長陽都鎮(zhèn)灣人,1945年5月出生,逝于2025年4月1日。原湖北大學(后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政治系畢業(yè)后,終生工作、生活于宜昌縣(后夷陵區(qū))。主要從事機關秘書工作與公文寫作。任過縣委辦公室秘書、副主任、縣委政研室主任、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縣政協(xié)副主席。著編有《中國股份制企業(yè)文書手冊》《通用公文寫作常識》《長陽趙氏宗譜》《歲月印象》《歲月文集》《歲月相冊》和《葉青籽黃》。 父母把草屋換成了瓦屋 文/趙宗榮 我家住草屋在嵩水坪是出了名的。 每次回家,見到老書記。他反復地對我說: 嵩水坪有三廂半草屋,你們住的算一廂。 這廂屋,風水好。地處沖口半坡,坐北朝南,居高臨下,守護著嵩水坪的東大門。 雨后天晴的清晨,在孫家灣總能看到一片白云在你們家上空飄來飄去。 老書記說的一點也不假,只要是到過這個屋場的,都贊賞這個屋場大氣、陽氣。 我們住的這個草屋是什么來歷,我一點也不知道,至少已經(jīng)住過五六輩人了。草屋很大,正三間帶轉角橫屋一間,還有另建的豬欄屋。 不要看這個草屋不起眼,它曾經(jīng)是我們長陽趙氏家族,一個開枝散葉的生發(fā)節(jié)點。 老祖宗趙良徵從枝江七星臺遷移民到都鎮(zhèn)灣王家墩挽草為業(yè)后,人不發(fā),地不拓,事不興。 除第二代有兩弟兄外,后面連續(xù)三代單傳,到我們老太公趙國寶時,兩弟兄還成為了孤兒,感謝李大春七轉八移,把老太公帶到了這個草屋居住,在他的下一代,生育了八子兩女。八子號稱“八房”。大房上門了。我們是二房,便在草屋住下來了。 從我知事時起,幺叔被迫出去當兵了,所以,我的父親母親早已經(jīng)是趙府的當家人了。 你知道住草屋是個什么滋味嗎?我是有深切體驗的。我從小到大在這個草屋住了二十二年。 你曉得草屋是怎么蓋起來的嗎?是用本地枕頭那么粗的茅草或麥草筒密植密的鋪填起來的。不過雨也不過煙。害人的是草屋不過煙。 你懂的,山區(qū)一年四季灶屋里、火籠里,燒的是柴火,大火旺旺,濃煙滾滾,那個黑煙因為被厚厚茅草復蓋,只能被密封在屋內(nèi)自我循環(huán)。上一餐煙子還未散盡,下一餐的煙子又起來了。像我們住的老草屋,上百年被這樣在室內(nèi),被熏得黑漆麻拱的,特別是樓上,黑的比刷的墨還要黑。到處掛著揚塵灰。每年過年前,要刷一遍揚塵。我父親這一遍揚塵刷下來,渾身上下黑透了,成了真正的“黑人”,看不清楚鼻子眼晴。要洗幾擔水,才洗得干凈。 過去,在農(nóng)村做個屋算是最大最復雜的工程了。必須提前準備三年,集中施工三個月,后續(xù)完備再三個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币粠挛葑鱿聛恚鸫a要吃一石多的苞谷和用去千把元錢。這個糧食和金錢沒有三五年是積攢不起來的。因為在生產(chǎn)隊工分值兩三角,每年能夠進一兩百元錢也就到頂了??糠挚诩Z,每年能夠節(jié)余一兩百斤糧食也算是盡力了。 要命的是我們家的山都是巖山,還是陡巖,連根成型的松樹都沒有,杉樹更是一根沒有。做新屋的木料,包括過梁、嶺子、床角、樓板、門窗,全部是到三四里外的南沖、孫家灣半山老林中,提前找人買下,初加工后運回。一根根駕空堆放起來,以待后用。 還有更加麻煩的是一廂瓦屋,要蓋五六萬的布瓦。這布瓦還是用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得自己興起興落做瓦、燒瓦。先是,請來瓦工師傅在稻場里,駕牛熟泥做瓦。接著,自己開挖新窯,不分日夜地連續(xù)燒瓦。光燒瓦用的枝子柴,背都背不過來。 更忙的是拆屋做屋。拆屋后,當天,要重新搭棚,把一家人的吃住安頓下來。還要另設一個大廳,以供施工人員、幫忙的和客人使用,吃喝休息。打墻是高空作業(yè),大拍子要打上兩邊山尖,看到山尖兩邊搖晃,就嚇人。安全問題,一天到黑都是讓人揪心的大事。 不要只想到框架起了就萬事大吉了。室內(nèi)樓板不榨好,你的屋就還只有一層在用。不走好電線,安裝好照明燈泡,你的屋內(nèi)晚上照樣一片漆黑。陽溝、陰溝不開通,階沿不做起來,你的屋就沒有從大地上獨立起來,廚房煙筒不立起來,你還要在屋里接愛煙熏火燎之苦, 所以,在農(nóng)村要做一廂像樣的土墻瓦屋,該是多么艱難復雜操心的事?。?/span> 那年放寒假回家,一棟大氣、新式、敞亮的瓦屋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同時,父母親的形象頓時在我面前變得高大起來。 原來,我總認為他們,只會不辭勞苦,給隊里做事,給家里掙工分。現(xiàn)在看來,他們也是有很強的認知、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 (2025年3月) ![]() 趙宗榮本號發(fā)布作品列表: 碑文名單里的密碼懷念木梓樹我與李文釗:節(jié)點友誼也珍貴種園田記事回望打字機縣辦秘書們縣委副書記們他們就是家——致敬我的農(nóng)村住戶們治愈系小區(qū)長陽包面電梯的渴望關于三、三角形、三角鼎立的神秘聯(lián)想試述墓碑的檔案功能手機找同學戲說機關辦企業(yè)互助組印象白石橋的童年難忘健康守護神每部電梯可以寫一篇散文——試述單元電梯自治管理由”扇子””電扇””空調(diào)”所想到的遙遠的神農(nóng)架我的幸福時刻我的工農(nóng)兵三位朋友金梔滿園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的五姑爹學照相舟渡人生宜昌縣的廣州會議魚我所欲也我的第二課堂我的爺爺父母把草屋換成了瓦屋(本文) 元辰贊賞賬戶陳宇辰只對元辰個人作品開放。 元辰文苑為認證文藝微公號,入駐360圖書館,同步發(fā)布作品,經(jīng)審核公開后,可供讀者轉為個人館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