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 文/丁全杰 去年暑假,為了擺脫爸爸媽媽的監(jiān)管,我和妹妹住進了爺爺奶奶家。 一天中午,奶奶給我做了頓洋槐花蒸大肉,味道美極了。 每年的陰歷三月間,正是洋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奶奶就會去超市購買洋槐花,給全家老少改善生活。他盡量要多買一些回來,她說,洋槐花季節(jié)性很強,從盛開到衰敗頂多兩周時間,錯過了這個季節(jié),要想再嘗這口新鮮,恐怕就要等到來年的這個時候了。 她把買來的洋槐花放進水中淘洗兩遍,然后倒入鍋中焯水,出鍋后,把它分成拳頭大小的坨兒,裝進塑料袋放入冰箱內(nèi)冷凍儲存,也可以放在太陽下曬干,裝進塑料袋里防潮保管,需要的時候把它取出來,用開水泡一泡再加工。這就是為什么我能在五黃六月里吃到洋槐花的秘密。 奶奶說,現(xiàn)在物質(zhì)豐富了,人們大魚大肉之余,免不了要換換胃口,洋槐花自然而然就成了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很受歡迎的素食。也許是因為情感的原因,她說到這里忽然神情凝重,聲調(diào)激越,語氣里摻有幾分憶苦思甜的味道:你們這代人走幸運,遇上了好年光,生活幸福,雞鴨魚肉想啥來啥,不知道啥叫個窮。我像你們這么大年紀(jì)的時候,物質(zhì)匱乏,連頓像樣的飽飯都吃不上,更談不上葷腥之類的食物了,特別是到了春季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越發(fā)緊張,日子就更加難熬了,老百姓把這段時間稱之為荒春中最艱危的歲月——“卡脖子”。 說來也怪,正當(dāng)人們揭不開鍋的這個關(guān)鍵時刻,恰好洋槐花到了盛開的季節(jié)。雪中送炭,無疑,給正在為生活發(fā)愁的老百姓們打了一針興奮劑,增添了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后來,那些崇拜神明的人們,把這種自然規(guī)律理解為天意。在這個揭不開鍋的節(jié)骨眼上,天賜良機,哪個還敢怠慢,幾乎家家傾巢出動,大人們在竹竿的梢部綁一鐮刀從樹上往下鉤,孩子們則蹭蹭蹭地爬上洋槐樹去用手往下捋,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 奶奶出生于上世紀(jì)五十年代,經(jīng)歷過那些缺糧斷炊的苦日子,對洋槐花一往情深。后來日子越來越順,生活越過越好,大概是因為曾經(jīng)品嘗過那段苦日子的緣故,她一直秉承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不糟蹋一粒糧食,有時候看到我們隨便把剩飯倒掉,就心疼地嘟囔:“那是農(nóng)民伯伯一個汗珠摔八瓣種出來的,'粒粒皆辛苦’!” 奶奶那代人把糧食看得非常金貴,這是我們這代人一直關(guān)注的焦點。其實,我最早聽奶奶講這些觸動心靈的故事,是幾年前的一個普通場合。 這是個陽春三月的日子,微風(fēng)徐徐,艷陽高照,正值洋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回了趟闊別已久的老家,在那里我目睹了洋槐花盛開的景致,美得令人陶醉,至今,那畫面仍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里,無法忘記。 老家人天生耿直樸素,自古以來喜歡在自家房前屋后的閑散地方栽種洋槐樹,仿佛與生俱來對洋槐樹就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jié)。 漸近老家,就能聞到洋槐花淡淡的清香,放眼望去,一叢叢,一樹樹,一片片洋槐花開得潔白無瑕,熱烈奔放,令人仿佛走進了一個雪白雪白的世界。 奶奶知道我們愛吃洋槐花,正好又是洋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所以午餐的主要內(nèi)容自然是洋槐花了。那天中午,奶奶為我們做了洋槐花炒雞蛋和洋槐花煎餅,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享受著奶奶用老家土特產(chǎn)做成的豐盛大餐,爺爺和爸爸興奮之余還對酌幾杯,我心中倒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因為午餐的內(nèi)容是洋槐花,奶奶就借題發(fā)揮,說起那些不堪回首的陳年往事。 那些年代真的很窮,春夏交接的日子,新糧還沒下來,陳糧就吃完了,絕處求生,洋槐花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救濟糧”,同時躍上餐桌的還有農(nóng)田里的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菜,什么面條菜,羊蹄子,燈籠草,薺薺菜……因鍋里品種單一,質(zhì)量差勁,不頂餓,往往是吃完了上頓,下頓還沒有到飯時,就被餓得頭昏腿軟,心里發(fā)慌。那些日子,就這野菜和水煮的生活,也不能保證天天都有,斷頓是常有的事。相比之下,這些食物中,最耐饑最可口的要屬洋槐花了,如果能夠遇得上那就是福氣……那天中午她講了很多,故事很生動。 奶奶講的故事,使我仿佛打開了一本現(xiàn)代版的歷史教科書,朦朦朧朧里覺得老一輩當(dāng)年的日子過得并不順當(dāng),并且平生第一次把洋槐花和生活、生命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也就是從那時起,洋槐花和洋槐花的故事便占據(jù)了我記憶系統(tǒng)的一個位置。 也許是受故事情節(jié)的感染,吃著吃著,我忽然心生莊嚴(yán)——這小精靈,莫說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是人們眼里的香餑餑,即便是物質(zhì)豐富的現(xiàn)在,它依然是消費者心中長盛不衰的搶手貨。這哪里是洋槐花呀,分明是上蒼派下來一位知冷知暖,善解人意的使者!從那以后,我對洋槐花就多了幾分敬意。 后來,每年洋槐花盛開的這個季節(jié),我就會回趟老家,因為老家人像老家那塊土地一樣忠厚善良的情懷,以及洋槐花那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丟不掉,放不下。 我愛老家那片真誠的土地,更愛那片土地上盛開的洋槐花。 (2025年4月18日) ![]() 【作者簡介】丁全杰(男),河南省鄧州市人,又名小辣椒。愛好文學(xué),喜歡閱讀,偶有短篇在地方文藝上露臉。不虛偽,不炫耀,樂于把身經(jīng)的事和感受寫成文字與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