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原創(chuàng) 2023-05-29 16:37 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膠質母細胞瘤癌細胞或能利用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線粒體來生長并形成更具侵襲性的腫瘤。 完整的線粒體在異質細胞類型之間的轉移在多種情況下已經得到了證實,包括癌癥等,然而,線粒體轉移在腫瘤生物學中的功能意義,目前研究人員尚不清楚。近日,一篇發(fā)表在國際雜志Nature Cancer上題為“GAP43-dependent mitochondria transfer from astrocytes enhances glioblastoma tumorigenicit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膠質母細胞瘤癌細胞或能利用來自中樞神經系統的線粒體來生長并形成更具侵襲性的腫瘤。 有研究表明,健康的星形膠質細胞(一種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具有重要功能的膠質細胞)將產生能量的細胞器轉移到膠質母細胞瘤癌細胞中是非常常見的,當這一過程發(fā)生時,其就會使得更癌癥更具致死性且腫瘤更易于生長;研究人員發(fā)現,獲得線粒體或能促進能量的產生,并能擴增癌癥干細胞,癌癥干細胞是一種具有促使癌癥更難以進行治療的特性的細胞。 研究者Justin Lathia說道,確定膠質母細胞瘤與大腦和神經系統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對于開發(fā)針對高度侵襲形式的腦瘤的新型療法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這種類型的轉移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我們并不知道其在腦瘤中的相關性和危險性。包括膠質母細胞瘤在內的癌癥具有一定的“彈性”,部分是因為環(huán)境中的資源,其能利用機體天然的防御機制來保護癌細胞,而通過確定癌細胞如何與健康細胞相互作用來得以生存,研究人員就有望設計出新型療法,從而阻斷癌癥生長或對療法產生耐受性。 揭示膠質母細胞瘤如何利用來自健康細胞的線粒體來得以生長和生存? 圖片來源:Nature Cancer (2023). DOI:10.1038/s43018-023-00556-5. 研究人員調查了膠質母細胞瘤(一種最常見且最具致死性的原發(fā)性腦癌)中的線粒體轉移機制,線粒體是正常細胞中的必要細胞器,其作為細胞的“發(fā)電站”在諸如細胞死亡等信號轉導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每個細胞中都有數千個線粒體,細胞之間線粒體的轉移是一種目前已經被解釋的細胞間相互作用的一種新興形式。線粒體對于癌細胞也是必不可少的,化療和放療都會靶向作用線粒體從而摧毀腫瘤。此前研究結果表明,線粒體轉移同樣也發(fā)生在機體諸如中風等其它神經性疾病中,但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開展的研究旨在闡明線粒體轉移對疾病的發(fā)生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其是如何發(fā)生的。 當癌細胞接受線粒體時,其就會影響其產生能量的過程,在膠質母細胞瘤中,這就會增強癌癥干細胞的特性,包括自我更新和致瘤性等。癌癥和癌癥療法并不存在于真空中,研究人員不僅要單獨治療和研究腫瘤,而是利用一種多樣化的生態(tài)系統,而對這一通路后期深入的研究也能幫助識別出治療人類膠質母細胞瘤的新型策略,但對于理解其它類型的癌癥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和潛力。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揭示了宿主-腫瘤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能驅動癌細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同時也為科學家們開發(fā)新型治療性策略提供新的機會。(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Watson, D.C., Bayik, D., Storevik, S. et al. GAP43-dependent mitochondria transfer from astrocytes enhances glioblastoma tumorigenicity. Nat Cancer (2023). doi:10.1038/s43018-023-0055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