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衡道丨直播】頭頸病理體系課第一期筆記——涎腺腫瘤概述和基本形態(tài)學識別(附下期直播預告)

 微信用戶yhd9fr 2023-03-17 發(fā)布于山東

涎腺腫瘤是由涎腺上皮組織發(fā)生的惡性腫瘤,來源于大涎腺、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也可來源于小涎腺(多見于腭腺),即任何有涎腺的部位都可發(fā)。在口腔頜面腫瘤中涎腺腫瘤發(fā)生的比例較高,為常見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生涎腺腫瘤。占所有頭頸部惡性腫瘤的1% ~ 5%。病理分類有黏液表皮樣癌、乳突狀囊腺癌、腺泡細胞癌、腺樣囊性癌、腺癌、鱗癌和未分化癌等,類型十分復雜。

衡道醫(yī)學新媒體特別邀請到了紹興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魏建國醫(yī)生為大家?guī)怼?/span>頭頸部涎腺腫瘤臨床病理診斷體系化課程”,幫助大家深入學習頭頸部涎腺腫瘤的病理診斷內(nèi)容。

系列第二講直播時間為2023年3月22日19:00-20:00。在直播課程結(jié)束后,我們會進行在線答疑環(huán)節(jié),屆時大家可以把問題發(fā)送到評論區(qū)(也可以提前將問題發(fā)給衡道小助手),魏教授將會為大家答疑解惑。

每節(jié)直播課程結(jié)束后,我們會將直播的主要內(nèi)容記錄成摘要筆記并發(fā)布,以供大家隨時查閱學習(第一期筆記見下文)。



第二講預告



直播主題:多形性腺瘤及CA ex-PA診斷中需注意的問題

直播時間:2023年3月22日  19:00-20:00

直播入口

方式一:電腦觀看鏈接:https:///live/watch/ob8dex8o

方式二:視頻號觀看

方式三:方二維碼觀看



課程安排



本系列課程共分12講:

圖片



第一講筆記



感謝由安風仙醫(yī)生提供的第一期課程摘要筆記 ~

圖片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病理科醫(yī)生 安風仙

 涎腺腫瘤簡介

    涎腺腫瘤類型多,發(fā)病率相對低,組織結(jié)構(gòu)多樣,細胞形態(tài)多變,具有顯著的異質(zhì)性和重疊性,對我們病理診斷工作帶來諸多困擾。在學習各種腫瘤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下正常的涎腺組織學。

    正常涎腺分為三對大涎腺以及分布在口腔內(nèi)的小唾液腺(腭、舌、唇、頰及口底),其它(喉、鼻腔等)。小涎腺是漿黏液腺或以黏液腺為主,取決于其部位。鼻腔、喉和支氣管的漿黏液腺雖然不能產(chǎn)生唾液,但是組織學上和小涎腺相似。

    圖片
    圖片

    三大涎腺的解剖模式圖。引用AFIP5

    圖片

    引用北京大學口腔組織與病理學(第2版)

    圖片
    圖片

    涎腺導管示意圖

    腺泡和導管系統(tǒng)是一種雙層結(jié)構(gòu),由腔面型細胞(腺泡和導管細胞)和腔外型細胞(肌上皮和基底細胞)兩部分細胞組成。

    圖片

    腫瘤組織在細胞形態(tài)和組織結(jié)構(gòu)上,都與其來源的正常組織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涎腺腫瘤的起源同樣與其組織結(jié)構(gòu)密切相關(guān),詳細可見下面模式圖:

    圖片

    引用第八版口腔組織病理學

    圖片

    正常腮腺的組織學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低倍下呈小葉樣分布,可見較多的脂肪細胞;

    B.圈內(nèi)胞漿嗜酸染色的管腔是閏管還是紋狀管HE下通常不好識別(可以用免疫標記)

    C.含有豐富酶原顆粒的漿液性腺泡;較大的胞漿嗜酸染色的導管為紋狀管(分泌管)

    黏液腺的組織學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低倍下小葉樣分布;

    B.導管為雙層上皮,腔面細胞呈柱狀,具有分泌的功能;外層細胞呈立方或扁平狀;小葉內(nèi)也可見葉間導管

    C.高倍鏡下可以更清楚的觀察到腔面細胞呈柱狀,非腔面細胞呈立方或扁平樣

    圖片

    嗜酸性化生通常在腫瘤邊緣出現(xiàn),也可以是一種增齡性改變。

    涎腺腫瘤細胞類型對應的相關(guān)免疫組化
    腔面型上皮細胞通常表達低分子量CK、CEA、EMA。
    肌上皮和基底細胞表達高分子量CK和基底細胞標志物(p40/p63)。
    肌上皮標志物(SMA,calponin,GFAP,CD10,S100,SOX10)在有肌上皮分化(但
    不是基底分化)的細胞中不同程度的表達。
    CD117通常在正常導管-腺泡細胞中呈陰性或弱陽性,但有趣的是,在各
    種類型的涎腺腫瘤的腔面型細胞中通常呈強陽性。
    正常的閏管免疫表型一致性表達CK7和溶菌酶,局灶性表達ER,但S100始
    終呈陰性。而閏管性病變一致性表達CK7,絕大多數(shù)表達S100蛋白,局灶
    性表達ER和溶菌酶。

    圖片

    引用腫瘤診斷病理學第5版

    圖片

    引用第八版口腔組織病理學

    常用的免疫標記物的表達模式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A.SOX10在漿液性腺泡和閏管中(腔面細胞和非腔面細胞)表達,但在紋狀管中不表達

    B.SOX10在黏液性腺泡周圍及所屬的導管系統(tǒng)中低表達(散在陽性)

    C.SOX10在正常黏液腺的排泄管中出現(xiàn)異常表達

    Take home message about SOX10

    1.在正常的唾液腺中,SOX10的表達僅限于腺泡細胞和閏管(包括管腔細胞和外腔細胞)。

    2.SOX10陽性腫瘤包括腺泡細胞癌、分泌性癌、微分泌腺癌、腺樣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肌上皮瘤、肌上皮癌和多形性腺瘤。

    3.SOX10陰性腫瘤包括唾液導管癌、MEC、嗜酸細胞癌、嗜酸細胞瘤、Warthin瘤和玻璃樣變透明細胞癌。

    4.S100蛋白和sox10陽性的MEC病例存在CRTC3- MAML2融合。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DOG1在正常漿液性腺泡細胞內(nèi)呈線條樣表達模式

    在導管中不表達:A-D紋狀管不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SMA在漿液性腺泡周圍肌上皮細胞中表達,在紋狀管不表達;

    Actin在漿液性腺泡周圍肌上皮細胞中表達,在紋狀管不表達;

    Calopnin在黏液性腺泡周圍肌上皮細胞中表達,小葉間導管周圍不表達;

    紋管狀管、排泄管的導管中沒有肌上皮細胞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P63是基底細胞的標記物,在腺泡、小葉內(nèi)及小葉間導管周圍均有表達。

    P40在排泄管周圍染色更強

    CK5/6在腺泡和導管周圍都有表達,尤其是在大的導管周圍可見基底細胞的聚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CK8/18的表達在腺泡中稍微弱一些,在導管中表達更強。

    CK7的表達模式也是腺泡弱,導管強

    CK20在腺泡的導管中均不表達

    AE1/AE3一個很好用的標記物,導管強陽性;腺泡表達較弱,在腺泡腔緣陽性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EMA這個標記物也很好用,理論上講不管是正常的漿液性上皮、黏液性上皮還是導管上皮都陽性表達;但是有時候在正常導管上皮中表達,在腺泡上皮中不表達或弱表達。

    A.示漿液性腺泡上皮及導管都表達

    B.示導管上皮陽性表達,漿液性腺泡不表達

    C.示導管上皮陽性表達,漿液性腺泡弱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E

    S100是一種向肌上皮分化的免疫標記物,通常在漿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及閏管的周圍肌上皮表達;基底細胞分化中不表達,排泄管周圍為基底細胞不表達S100;但是有時候在正常涎腺組織S100也會出現(xiàn)異常表達,也可以理解一部分MEC出現(xiàn)S100表達的現(xiàn)象。

    A-E示正常腺泡周圍S100表達;圖4示正常黏液腺排泄管異常表達S100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E

    CD117在正常腺泡陰性或局灶弱陽性表達,但有時候又會出現(xiàn)彌漫陽性

    A.示CD117局灶弱陽;

    B.示CD177彌漫陽性

    C.MUC5AC通常標記黏液細胞,在正常的腺泡腔面也可以表達,呈顆粒狀染色

    D-E.AB-PAS在正常漿液性腺泡內(nèi)染色,酶原顆粒呈玫紅色

    下面通過簡單的病例學習免疫組化的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當看到這樣的腫瘤組織圖像的時候,我們會怎么考慮呢?有透亮的細胞,有小的囊腔形成,會不會是黏液表皮樣癌?是否有黏液細胞呢?我們可以做免疫染色或特殊染色來證實。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MUC5AC在囊腔部位細胞陽性表達

    B.散在的胞漿陽性的細胞為黏液細胞,中間型的細胞呈顆粒狀染色

    C.DOG1通常在腺泡細胞癌中表達,但是如果看到這樣的異常表達我們怎么考慮呢?應該綜合分析。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CK8/18染色模式:囊腔面的腺上皮及黏液細胞表達,其他的細胞未表達,說明腫瘤有兩類細胞

    B.CK7染色強陽的為腺上皮,染色弱的為肌上皮或向基底細胞分化的細胞

    C.AB-PAS 黏液細胞染色陽性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Vim這個標記物不常用,可以標記肌上皮細胞

    B.GATA3示在正常腺泡和各級導管中強弱不等表達,因此在腫瘤陽性表達并不能判斷腫瘤起源。

    C.示在腺泡及導管中不表達。

    GATA3在唾液腺高級別癌中常用,比如唾液腺導管癌,高級別黏液表皮樣癌。

    Take home message about GATA3

    GATA3是鋅指轉(zhuǎn)錄因子GATA家族中的一員,可調(diào)節(jié)各種組織和細胞類型的正常發(fā)育,包括乳腺、t淋巴細胞、腎臟、神經(jīng)和皮膚等。

    GATA3免疫組化染色正被用作診斷乳腺和尿路上皮癌的實用工具,特別是當這些腫瘤表現(xiàn)為遠處轉(zhuǎn)移或分化較差,無法與其他腫瘤類型區(qū)分時。

    在良性唾液腺組織腺泡和導管中也呈弱陽性。

    GATA3在大多數(shù)唾液腺腫瘤中都可以表達,但在唾液導管癌和分泌癌彌慢表達。

    GATA3-乳腺和尿路上皮癌的標記物在唾液腺腫瘤中也相對常見

    GATA3陽性的癌包括哪些?

    全面的臨床病史最有助于鑒別原發(fā)性疾病和轉(zhuǎn)移性疾病。  

    圖片

    圖片

    黏液細胞+表皮樣細胞+中間型細胞=黏液表皮樣癌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A.嗜酸細胞腫瘤;

    B.顆粒性胞漿,箭頭所示核分裂象;

    C.局灶黏液細胞;

    D.低倍鏡下腫瘤邊界不清楚,縱觀全局診斷嗜酸細胞亞型黏液表皮樣癌。

     病例分析


    病例一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低倍鏡下箭頭所示為腫瘤;可見囊腔形成,嗜酸性的腫瘤細胞,未見明顯黏液細胞,考慮什么腫瘤?

    年輕患者常見的腫瘤是黏液表皮樣癌、腺泡細胞癌、分泌性癌

    初步診斷思路鑒別這三種疾病,需免疫組化 12 項(p63、p40、S100、SMA、SOX10、CK、EMA、AR、GATA3、DOG1、Mammaglobin、ki67)及特殊染色AB-PAS1項協(xié)助診斷或手術(shù)切除進一步評估。

    穿刺組織免疫組化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E

    A.SOX10在腫瘤組織中表達較弱,部分不表達

    B.DOG1陽性

    C.SMA陰性

    D.S100陰性

    E.AE1/AE3和EMA均陽性

    看到以上免疫組化表達,DOG1陽性,或許我們會考慮是不是腺泡細胞癌?接著看下面的免疫標記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B.P40和P63大部分腫瘤細胞陽性

    C.AB-PAS黏液細胞陽性

    圖片
    圖片

    回過來再看HE,我們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黏液細胞,形態(tài)學需要仔細反復的觀察,結(jié)合年齡及免疫組化,診斷黏液表皮樣癌。

    病例二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D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E

    F

    G

    H

    A.低倍鏡下腫瘤邊界不清,有實性區(qū),有囊腔形成。

    B.腫瘤細胞部分胞漿透明、部分嗜酸染色,間質(zhì)玻璃樣變,部分監(jiān)事富裕細胞

    C.較多的囊腔形成,但是未見明確黏液細胞

    D-G.可見明顯的雙層結(jié)構(gòu)

    H.見明確的黏液細胞

    黏液表皮樣癌通常無雙層結(jié)構(gòu),但是又見到明確的黏液細胞,是不是黏液表皮樣癌呢?

    看下免疫組化的表達模式:

    圖片
    圖片
    圖片

    P63腺上皮陰性,周圍細胞彌漫陽性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SOX10腺上皮陽性,周圍細胞陰性(SOX10在黏液表皮樣癌中通常不表達,偶有異常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S100表達模式與SOX10相同

    圖片
    圖片

    間質(zhì)表達SMA和calponin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CK7和AE1/AE3染色有強,也有弱,強的是腺上皮,弱的是肌上皮,也可以證實有兩種細胞分化。

    “右側(cè)腮腺”結(jié)合形態(tài)學和目前免疫組化結(jié)果,支持診斷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癌的成分為黏液表皮樣癌(中級別)。

    備注:

    如有條件建議行MAML2和EWSR1分子檢測助診斷。

    IHC:腺上皮表達 CK7、AE1/AE3、S100和SOX10,其余上皮表達P63、P53、CK7、AE1/AE3;

    間質(zhì)梭形細胞表達SMA、Calponin和部分表達S100,提示肌上皮分化;

    部分細胞表達CylinD1和BCL2;CD117(-),AR(-);

    特殊染色結(jié)果:AB-PAS(+)

    閏管腺瘤和增生(Intercalated duct adenoma(IDA)and hyperplasia(IDH)) 

    IDA是由雙層導管上皮構(gòu)成的良性增生,具有正常閏管的細胞學外和免疫表型。IDA是閏管病變和閏管增生譜系的一部分。IDH和IDA均表現(xiàn)為小導管增生,胞漿嗜酸性至嗜雙色性,細胞核小溫和。

    免疫組織化學肌上皮標記物可以清楚的顯示肌上皮細胞的存在,但在常規(guī)HE切片上通常不明顯。導管細胞顯示CK7彌漫陽性,溶菌酶和雌激素受體局灶陽性,大多數(shù)病例S100蛋白彌漫陽性。病變內(nèi)可見腺泡細胞。

    IDA與閏管增生的鑒別點在于是否有包膜存在,或者邊界是否清楚。閏管病變往往很小,并且經(jīng)常在切除其他病變時偶然發(fā)現(xiàn),但IDA通??梢赃_到引起臨床關(guān)注的大小。

    閏管病變可能是基底細胞腺瘤/腺癌、上皮-肌上皮癌等唾液腺腫瘤的前驅(qū)病變。

    圖片

    A.一致的小管構(gòu)成單一結(jié)節(jié)                  

    B.也可以多結(jié)節(jié)生長

    C.小管結(jié)構(gòu),但肌上皮并不明顯,通過免疫標記可以證實肌上皮的存在

    D. 雙層小管結(jié)構(gòu),透明的肌上皮細胞,箭頭所示正常的漿液性腺泡

    圖片

    A.腫瘤具有厚的包膜

    B.左側(cè)為基底細胞腺瘤,右側(cè)為閏管增生

    C.左側(cè)為基底細胞腺瘤,右側(cè)為閏管增生

    圖片

    A. 左下為基底細胞腺瘤,右上為閏管增生

    B. 圖A閏管增生的放大

    C. 圖A基底細胞腺瘤的放大

    圖片

    A和B為閏管腺瘤,B圖可以看到周圍的肌上皮

    C單向性細胞構(gòu)成的紋狀管腺瘤

    D紋狀管腺瘤周圍也可以有少量肌上皮表達(此標記為SMA)

    部分閏管病變可能是基底細胞腺瘤/腺癌、上皮-肌上皮癌等唾液腺腫瘤的前驅(qū)病變。

    部分與非腫瘤相關(guān)的病例提示,IDL可能是反應性病變,而非腫瘤性病變。

     紋狀管腺瘤(SDA)

    紋狀管腺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由導管組成,內(nèi)襯單層細胞,細胞學外觀與正常紋狀管相似,胞質(zhì)嗜酸性和細胞膜突出,周邊無肌上皮細胞或基底細胞。

    腫瘤被包裹并由緊密排列的導管組成,幾乎沒有間質(zhì)成分。

    免疫組化絕大多數(shù)表達S100蛋白、SOX10、CK7和CK5/6,不表達SMA,p63染色可顯示單個細胞陽性。不表達TTF-1和TG。

    主要鑒別診斷包括嗜酸細胞瘤(S100-)、閏管腺瘤、基底細胞腺瘤和小管腺瘤、低級別非特指腺癌。

    缺乏雙層、嗜堿性細胞質(zhì)和基底膜樣間質(zhì)易將紋狀管腺瘤與基底細胞腺瘤鑒別開來。

    小管腺瘤顯示出串珠狀的細胞吻合索和水腫性間質(zhì),而紋狀管腺瘤則缺乏這種模式。

    與紋狀管腺瘤相比,嗜酸細胞瘤的細胞表現(xiàn)出更顯著的嗜酸性細胞質(zhì),同時形成的導管更少,實體細胞島更多。

    閏管腺瘤免疫表型顯示小管周肌上皮層,易與紋狀管腺瘤鑒別。

    圖片
    圖片
    圖片

    A

    B

    C

    A.密集排列的小管(左側(cè)),還可以形成微囊結(jié)構(gòu)(右側(cè))

    B.管腔內(nèi)出血,像血管瘤樣改變

    C.導管類似正常的紋狀管,管腔內(nèi)可見類似膠質(zhì)的分泌物

    圖片

    A. SDA由嗜酸性細胞組成的一致的小管密集排列構(gòu)成,間質(zhì)非常少

    B. 小管可以出現(xiàn)背靠背現(xiàn)象,幾乎無間質(zhì)

    C. 部分小管可以擴展,類似甲狀腺濾泡,腔內(nèi)可見類似甲狀腺膠質(zhì)的分泌物,少量纖維化間質(zhì)

    D. 間質(zhì)水腫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直播回放



    主題涎腺腫瘤概述和基本形態(tài)學識別

    觀看路徑進入“衡道研習社”--“病理診斷體系課程”--點擊“頭頸部涎腺腫瘤臨床病理診斷體系化課程

    觀看方式:

    電腦登陸觀看:

    https://edu-pc./#/video/528

    圖片

    圖片



    講者介紹



    圖片

    圖片

    魏建國

    紹興市人民醫(yī)院 病理科 副主任醫(yī)師

    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十三屆心血管學組委員

    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病理專業(yè)委員會骨與軟組織腫瘤協(xié)作組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第1/2屆病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婦科組委員
    浙江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病理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

    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
    浙江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靶向及細胞治療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
    紹興市抗癌協(xié)會腫瘤病理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 副主任委員
    紹興市醫(yī)學會病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秘書

    《中華病理學雜志》第十二屆通訊編委

    《國際婦科病理學雜志》(中文版)青年編委
    《腫瘤學雜志》中青年編委
    參與編寫編譯專業(yè)書籍10余部,副主譯1部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110余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