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藏,人道顯,人道對應(yīng)天道,人德合天道,天人合一心,道心融人心,道德合天下,人心有道德,無私有大愛,世界必大同。 ![]() 前言 心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品德高尚的人不會為了自私的心去做任何善事,做了當沒做,不留功與名,隨機而行,事過則忘,不住于心。 個人讀后感悟和觀察 人有沒有德,真是不能看表面現(xiàn)象,也不能一概而論沒品德的人,所以人要懂得愛和理解,不能腦子發(fā)熱就負面的給予定義評判,人言可畏,莫以自我邪念之心,惡毒之言去傷害別人。
?與小伙伴分享他做的事或者新玩具。小孩子不認為做這事跑去分享是關(guān)乎做人有沒有德這觀念的,所以在赤子之心這里不能下定論有沒有德,但換成大人,似乎人的觀念就不一樣了,因為對象就是大人,都是個人,因境轉(zhuǎn)心,因人而異。
![]() 同樣一個人做了好事,自己很開心,去和別人說自己做了這件事、并且會被人的觀念說無德、有賣弄、高調(diào)之嫌,但心是清明的,傳達只是為了啟發(fā)別人,讓大家學習如何做人做事,心卻不為所動,明知無德,不求功與贊賞,不論德行如何,那么也是一個高品德之人。
![]() 道之心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釋義:自然的規(guī)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德合無疆,含宏光大,品物咸享”。意思是大地深厚且載育著萬物,它的功德廣闊無窮。它蘊藏著弘德、光明、遠大的功能,使萬物都能順利地成長。 厚德載物:大地是厚重的可以承載萬物。(厚:厚重;載:承載) 德合無疆:與萬物共享德行,大地是沒有疆界的。(德:德行;合:共有、相互配合) 含弘光大:大地無所不包,無所不有。蘊藏美好,自然光大。(含:無所不包;弘:無所不有;光:無所不著;大:無所不被) 品物咸享:萬物皆是亨通的、順利的。(品物:萬物;咸:一切,皆;享:通達、順利)《周易·坤》 補充 ![]() ?禮儀 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禮儀是在一切美德之上加上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人的尊重與好感。一個人的禮儀,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禮儀的目的與作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nèi)犴槪谷藗兊臍赓|(zhì)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禮貌 禮貌經(jīng)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禮貌是人類和平共處的金鑰匙。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 八禮 儀表之禮,包括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fā)型自然、儀態(tài)大方。 餐飲之禮,包括講究衛(wèi)生、愛惜糧食、節(jié)儉用餐、食相文雅、不大聲喧嘩。 言談之禮,包括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包括尊敬師長、友愛伙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包括遵守交規(guī)、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是指在觀看文藝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場合,遵守秩序、愛護環(huán)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就是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是指講究文明禮儀,做到按規(guī)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四儀'指入學儀式(7歲)、成長儀式(10歲)、青春儀式(14歲)、成人儀式(18歲) 脾氣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fā)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好好說話,說好話是和諧社會的基礎(chǔ)。家庭矛盾,社會矛盾,很多都是源于不會說話,說狠話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謙讓 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它是一種適合大家的素養(yǎng),更是一種修養(yǎng),我們都應(yīng)該學習孔融讓梨的謙讓精神,讓這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代代相傳…… ![]() 修行到最后就是自然之道;沒有修的概念,那是心性已經(jīng)在很高的基礎(chǔ)之上才能這樣說;舉手投足都是高標準,嚴要求,一思一念都是合道的,已經(jīng)與“道”融為一體了,不用刻意為之,而不是小我發(fā)出的念是為私的,行事說話之前首先考慮的是別人,而不是目中無人,自己怎么開心怎么來,全然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如果不談修行,只談做人,起碼也要做個讓人舒服的人、給別人溫暖的人,而不是四處放火,到處招惹是非,用語言和行為去傷害別人、攻擊別人。有人會說: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刀子嘴真是豆腐心嗎?可能有人還會說:我大大咧咧,沒想那么多,你可知會有人因為你的一句話導致離婚,導致想不開輕生,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后果,這些因果你可曾想過!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大家都懂,生活中盡量不要管別人的閑事,人家好與壞沒影響你生活,把注意放在自己身上,這樣才能家庭和諧、社會和諧、減少不必要矛盾和紛爭。任何的語言和行為背后都有無法掩蓋的私心,不用狡辯,生活中還需仔細覺察,這就是修行。當你成為規(guī)律、合于道、合于整體意識修煉也就走到了終點,這個時候你再談自然,不然為時尚早。帶著私心雜念做什么都不純正。其實冥想也是要求思維的靜止,也是尋求與內(nèi)在高維合一資源通道的一種方式。去執(zhí)著的方法有很多種,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 ![]() 縱覽天下多數(shù)人有違天道,各種缺德,自私自利,天道即人道,卻都背道而馳,乃自毀之舉!《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闭J為“天道”的特點在于減少有余而補給不足,而“人道”則反之。 老子的“人狂必有禍,天狂必有雨”也很受用”。 特別喜歡孔子的一段話:“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人不容我,是我無能; 我不容人,是我無量; 人不助我,是我無為,我不助人,是我無善”。這是我的“座右銘”,在生活中時常對照,覺察自己的不足,分享出來共勉之! 今晚0時10分開啟玄境天之門集體冥想 ![]() |
|
來自: 衆(zhòng)妙之門 > 《揚升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