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肚子會發(fā)出“咕咕”的叫聲,這種聲音被稱為腸鳴音。 
為什么腸子會咕咕叫?主要是由于肚子里的液體與氣體不斷“碰撞”發(fā)出的聲音。 這里的液體主要是指喝進去的水和消化液,正常人體每天分泌各種消化液總量達6-8L。 而氣體則主要是來自于日常進食中吞咽的空氣和腸道菌群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部分氣體。 肚子經常咕咕叫,是怎么回事? 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肚子“消停”點? 健康人的腸鳴音其實一直都有,但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內腸鳴音會出現(xiàn)4~5次,且聲音較和緩,很少會被旁人聽見。大多數情況下,能被人聽見的腸鳴音,常常是主人確實餓了。 
除了是胃提醒你餓了,如果肚子還經常咕咕叫,可能存在腸鳴音亢進。當腸鳴音超過每分鐘10次,或音調高亢,不借助聽診器也可聽到,就是腸鳴音亢進。 吞入太多氣體,或者精神緊張時,可能會出現(xiàn)腸鳴音亢進。 此外,如果腸鳴音亢進時伴隨一些癥狀,往往暗示著這幾種疾病: 排除饑餓的原因,偶爾出現(xiàn)單純性腸鳴音,不伴隨其他癥狀,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此時,胃腸道產氣過多,不能順利排出,就可能出現(xiàn)腸鳴。另外,腸部過敏或痙攣、膽道疾病及體內無法吸收乳糖時,也會出現(xiàn)腸鳴音亢進。如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就會導致飲用奶及奶制品出現(xiàn)消化吸收障礙,未分解的乳糖就會被腸道菌群發(fā)酵,從而產生脹氣。腸蠕動增強時,腸鳴音會達到每分鐘10次以上,但音調不會特別高,感覺肚子在不停地運動,可能預示著急性胃腸炎或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腸炎還會在上腹部出現(xiàn)燒灼感疼痛,感覺惡心反胃、腹瀉腹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高燒、昏迷等癥狀。消化道出血則可能會伴隨嘔血和黑便的現(xiàn)象,若出血量過多,則可出現(xiàn)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等癥狀。 如果腸鳴次數明顯增多,每分鐘可達10次以上,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出現(xiàn)叮當聲或金屬音,說明腸道排氣不暢,可能存在腸梗阻的情況。急慢性腸梗阻容易在肚臍周圍出現(xiàn)腹痛,且痛感會不斷加重,另外,還會伴隨腹脹、惡心嘔吐、無法排氣或排便等癥狀。急性腸梗阻屬于外科常見的急腹癥,病情進展迅速,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出現(xiàn)上述不適要盡早就診。
長期的腸鳴音亢進,伴其他消化道癥狀(如腹痛、排便異常等)可能是腸癌的前兆。 肚子不餓卻經常咕咕叫,竟然還暗含這么多健康風險,那是不是肚子“默默無聞”更好些呢?也不是。有時候,悄無聲息也是病。 如果腸鳴音減少,使用聽診器聽,幾分鐘才能聽見1次,則是腸道功能減弱。 腸道功能減弱,也可能是疾病征兆: 如果使用聽診器,1分鐘只聽到一次腸鳴音甚至更少,提示腸道蠕動減慢。腸鳴音減慢、腸蠕動減慢,就有可能出現(xiàn)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腸動力不足的癥狀。 這種情況多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多食用粗纖維的食物、多運動有助于增強腸蠕動,改善便秘。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如果使用聽診器持續(xù)3~5分鐘還未聽到腸鳴音,用手指輕叩或搔彈刺激腹部仍聽不到腸鳴音,稱腸鳴音消失,見于麻痹性腸梗阻或急性腹膜炎。 腹膜炎患者會出現(xiàn)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fā)熱等癥,后期可能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 
肚子如果總是“咕咕叫”,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就開始“唱歌”,容易被誤認為大胃王,也挺尷尬的。 肚子經常咕咕叫,首先需要確定自己“咕咕叫”的原因,如果是以上所說疾病引起的,要盡早前往醫(yī)院診治。 排除疾病原因后,可以通過下列方式緩解這種情況: 進食時細嚼慢咽,不要吃得太飽、太快,避免吞咽太多空氣。 少喝產氣性飲料,如可樂、蘇打水等。 少吃產氣性食物,如豆腐及豆制品、卷心菜、紅薯以及高蛋白食物等。 飯后不要立即飲水或者茶等,容易稀釋胃酸,降低消化能力。 有屁及時放:如果腸內脹氣,一定別憋著,如果不排出這些氣體的話,不僅會產生“咕咕叫”,而且其中的硫化氫、氨類、吲哚類等有害物質可能會被重吸收,對人體造成危害。 脹氣時,可以躺在床上推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頭皆可,由心窩向下推到小腹,或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推揉肚子,促進排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