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糖尿病人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合理用藥、減少過度用藥的目標,我們在復旦大學內分泌糖尿病研究所所長胡仁明教授的代謝性炎癥綜合征理論指導下,通過腸道菌群重建與科學運動干預,對糖尿病病人進行干預,取得很好臨床效果。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個最近案例,一個13年病史、62歲的病人,在僅僅兩周干預,就實現血糖平穩(wěn)達標,血壓達標,效果顯著。 一、病人基本情況 病人宋某,廣西人,62歲,糖尿病13年,通過口服藥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病人還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高血壓等癥狀。 二、干預用藥情況 早餐服二甲雙胍緩釋片,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各一顆,中午阿卡波糖一顆,晚飯是二甲雙胍,瑞格列奈各一顆 三、干預前血糖情況 血糖控制不佳,特別是餐后血糖經常超標,空腹有時超標。 四、干預方法 病人兩周前開始采用腸道菌群重建與運動干預療法,通過在家接受遠程指導,調控生活方式,攝入充足膳食纖維與益生元,主要內容如下: 1、服用植物提取物,減少腸道菌群; 2、服用黃連素,殺滅有害菌; 3、攝入專用菌群調節(jié)劑,補充充足膳食纖維與益生元,促進有益菌生長; 4、素食兩周,減少有害菌生長; 5、堅持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 6、合理用藥。 五、兩周干預效果 1、減少用藥,二甲雙胍調減。 2、血糖達標,數據非常合理、穩(wěn)定。 3、血壓達標 六、病人非常滿意 病人依從性非常好,對干預效果非常滿意。 七、效果分析 1、2型糖尿病是一種炎癥性疾病 復旦大學內分泌糖尿病研究所所長胡仁明教授提出,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肥胖等疾病本質上是一類疾病,都是炎癥引起,根本原因在于巨噬細胞激化,如果控制好炎癥,可以穩(wěn)定血糖,減少用藥,甚至逆轉治愈糖尿病。 2、腸道菌群紊亂是炎癥重要來源 國內外很多研究證明,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有害物質入血,是引起慢性炎癥重要原因,也是危害血糖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通過激活巨噬細胞,引起胰島功能低下與胰島素抵抗等危害。 3、膳食纖維與有氧運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 眾多研究發(fā)現,膳食纖維、益生元與有氧運動等等可以改善腸道菌群,減少炎癥,穩(wěn)定血糖。 4、巨噬細胞激化可能與高血壓有關 美國研究發(fā)現,高血壓的發(fā)生與巨噬細胞吞噬內皮素能力有關。通過腸道菌群重建,改善巨噬細胞功能,可能是改善血壓的原因。 因此,患者的血壓、血糖改善,可能是通過菌群重建與運動,調整生活方式,改善了體內炎癥,調整巨噬細胞功能的復合作用,核心在于降低炎癥。 |
|
來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糖及并發(fā)癥防、治要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