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葉大叔PPT分享 和朋友聊天,他發(fā)給我一張秋葉老師某個分享的PPT,讓我茅塞頓開,終于找到了自己和牛人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差距的根本原因。 其實有時候我們是在焦慮的情況下學習的,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越學習越焦慮。 為什么呢?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模式。那些學過的知識沒消化到我們的頭腦里,那堂課、那個知識點,只在那個特定的時刻給我們瞬間的啟發(fā),而后就是模糊的記憶。 那么怎么能更好的提高我們的學習力呢?怎么才能讓我們的學習更高質(zhì)量呢?我想秋葉大叔講的這7種學習模式會幫助我們更好的提高學習力。 首先對于學習,我理解的是:學和習兩個部分。 學,就是腦袋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有啟發(fā),有思考,有所感所得。 習,即是把學到的知識加以練習、實踐。 秋葉大叔說:高質(zhì)量輸出是最好的輸入。 那么我覺得一切不以高質(zhì)量輸出為目的的學習都是偽學習。 輸出我們都會,那么何為高質(zhì)量的輸出呢?秋葉大叔一共分享了7種高質(zhì)量輸出的學習模式。 1、寫筆記。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很多人都有寫筆記的習慣,但是寫筆記的方式不盡相同。 有的人用備忘錄寫筆記,有的人用印象筆記,或其他筆記軟件寫筆記,還有人用最普通的方式寫筆記,那就是拿出紙和筆寫筆記。 在這里秋葉大叔特別提醒我們一定要用最普通的紙筆記錄的方式去寫筆記,那么,為什么要用紙筆去寫呢? 001,用電腦或手機做筆記時,內(nèi)容大多是直接復制的,缺乏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手寫的人在寫筆記時不得不同時對內(nèi)容進行比電腦輸入更深入的思考,這是打字的人做不到的。 002,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書寫學習記憶的人,大腦中的布洛卡區(qū)更活躍,而使用電腦鍵盤則不會帶來這樣的鍛煉大腦作用。 003,書寫時候觸摸紙筆的感覺會刺激和強化大腦感覺運動區(qū)域的「運動記憶」,這一過程又會促進文字的視覺識別。 所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近兩年很火的筆記形式,很多人也越來越喜歡做思維導圖。 因為在做思維導圖的時候我們的邏輯更清晰,也便于我們進一步的回顧并梳理我們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重復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但是思維導圖只是梳理我們所學知識的一個工具而已,我們可以在記完筆記以后去做一遍思維導圖,把思路捋清楚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3、思考筆記 思考筆記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記錄想法、發(fā)表文章、和一些朋友做相關知識的討論等等。 其實很多人都有在社交平臺發(fā)布文章的習慣,也有很多人會在各種平臺上發(fā)表自己所學知識的一些精華內(nèi)容以及思考。 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并沒有那么多充足的時間去做長文輸出,那可以選擇做思考筆記,這是比前三種學習模式更進一步的學習,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回顧總結能力。 4、對外分享 對外分享,也就是和別人分享你的所得。 可以在微課平臺上開通一個自己的直播間,然后放鏈接給朋友或者其他想聽的人,或者直接建微信群,把學過的知識用你自己的方式內(nèi)化出來講給別人。 5、內(nèi)化實踐 比如學到一個時間管理的方法,那我們可以根據(jù)這個方法給自己的日程做恰當?shù)陌才?。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我們想不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個就是內(nèi)化實踐。 6、輸出成文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我理解的輸出成文是寫復盤文。 也就是把學習過程中做到的成績,遇到的困難,解決的辦法,做一個整體的評估。 有人說過,沒有復盤,哪來翻盤。 6.1、復盤的3大內(nèi)容 (1)現(xiàn)在情況如何 我們要了解事情的進展。 請注意,我們要反饋客觀事實,而不是主觀解釋。 (2)當初怎么決定 要搞清楚3個主要問題。 怎么制定目標,有沒有聽取別人意見,并達成共識呢? 為達成目標,我們采取哪些措施? 執(zhí)行的效果如何? 這是對決策過程的回溯和探究。 (3)審視思考前提 這部分主要考慮我們的動機是否符合事物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成功或失敗的根源是什么。 對“前提”復盤,是為了確保我們的理解和認知是無誤的。 作者說,動機要純粹,不但要“公義”,更要“正義”。 否則,終究會受到懲罰。 6.2、復盤的8大步驟 (1)回顧目標 (2)結果對比 (3)敘述過程 (4)自我剖析 (5)眾人設問 (6)總結規(guī)律 (7)案例佐證 (8)復盤歸檔(輸出文章) 復盤得來的知識、經(jīng)驗和規(guī)律,如果不及時整理成書面的材料,那將是我們對學習最大的浪費。 7、課程設計 教是最好的學。 當我們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可以內(nèi)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里,然后實操,用課程呈現(xiàn)給人們的時候?qū)⑹俏覀儗τ谧陨碇R管理的一次迭代。 把自己放到老師的角色中,會全方位無死角的去規(guī)劃課程,細分知識板塊,同時通俗易懂的傳達出知識原本的內(nèi)容,這將是一次最深刻也是最聚效用的過程。 以上就是我看到秋葉大叔分享的PPT內(nèi)化成文的筆記,也是第三種學習模式,思考筆記。 以上7種學習模式可以選擇自己適用的去執(zhí)行,不要看過就算了,要知道現(xiàn)在大部分大學生聽課都不帶紙筆,大部分人更是連1都沒做到,別提其他幾種了。 所以,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動起來。不管是腦袋,嘴巴還是手。只有動起來才有可能。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