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買了這么多年,這些名詞的意思你真的搞懂了嗎?? 一、阿爾法 在當代金融領域,阿爾法代表的最普遍的意思是超額回報。 先來看看阿爾法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 阿爾法系數(shù)=投資的實際回報率—市場無風險利率—貝塔系數(shù)X市場回報 舉個例子:一個投資滬深300的基金,2016年的實際收益率為9%,那么它的阿爾法系數(shù)=9%-1.5%-1X5.6%=1.9 這個阿爾法系數(shù)在計算時,市場無風險利率是以中國一年期定存利率為標準,默認貝塔是1,5.6%是滬深300在2015年的漲幅。 如果阿爾法大于0,則說明這只基金還可以,阿爾法小于零,買這個基金還不如銀行定存。 其實如果股市跌的一塌糊涂,阿爾法及時很高,收益率也是負的。但是并不代表這只基金不好,阿爾法越高,這個基金相對于銀行存款來說就越適合投資。 二、夏普比率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個指標是一個比值。簡單的說,夏普比率就是衡量基金每承擔一份風險獲得多少收益的指標。 夏普比率的數(shù)值是越大越好,但是本身沒有啥意義。一般都是用來跟其他基金做比較的,比如兩個同樣的股票型基金,2015年年內的收益都是13%,則夏普比率越大越好 夏普比率的計算公式: 其中E(Rp):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Rf:無風險利率,σp:投資組合的標準差。 舉個例子:假如國債的回報是3%,而你的預期回報是15%,你的投資組合的標準偏差是6%。 那么夏普比率=5%-3%,可以得出12%(代表你超出無風險投資的回報),再用12%/6%=2,代表投資者風險每增長1%,換來的是2%的多余收益。 三、貝塔 貝塔系數(shù)相對比較重要。一般來說,貝塔系數(shù)就是考核基金凈值和大盤指數(shù)的關系。 從數(shù)學上來說,整個金融市場的貝塔值為1。 如果貝塔系數(shù)為1,那么基金基本就跟市場共同進退。如果貝塔系數(shù)為1.5,市場上漲10%,基金上漲15%,市場下跌10%,基金跌15%。 因此貝塔越高,也被認為系統(tǒng)風險更高。 四、R平方 跟阿爾法和貝塔相關的一個指標還有R平方。R平方反映的是業(yè)績基準的變動對基金表現(xiàn)的影響,影響程度以0~100計算。 比如,R平方值等于35,即35%的基金回報可歸因于業(yè)績基準的變動。 還有呀,R平方也用來確定阿爾法系數(shù)和貝塔系數(shù)的準確性。一般來說R平方越高,阿爾法系數(shù)和貝塔系數(shù)就越可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