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指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稱為“肛管直腸瘺”。一般來說嬰幼兒是不會患痔瘺疾病的,但肛瘺是個例外,嬰兒肛瘺 9 0%以上發(fā)生在 1歲以下,特別是男嬰。肛瘺形成初期是以膿腫、炎癥為主,炎癥消退,瘺道逐漸形成,局部癥狀逐漸減輕。但復雜性肛瘺或有急性感染時,局部有明顯的炎癥反應,并伴有全身癥狀,常讓嬰兒啼哭不止。 嬰兒若小時患有肛瘺,切不可采用手術治療!保守治療,適當?shù)乃幬镙o助治療加以調養(yǎng),等嬰兒長大后,在能承受手術的能力下方可進行,切記!選擇正規(guī)醫(yī)院,莫盲目尋醫(yī)。 嬰兒的肛瘺,應根據(jù)肛門炎癥、膿腫、瘺道三個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治療原則: ①多數(shù)小兒肛瘺,可隨發(fā)育生長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張及時做根治手術,一旦肛瘺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歲時再手術,可行瘺道切開術或掛線治療。如在肛門兩側同時存在兩個瘺道者,應分次行瘺道切開術,若采用掛線方法,可用膠線一次收緊即可。 ②如膿腫已形成,可切開排膿,預防反復感染,由于距肛竇較近,可一次切至肛竇,可避免日后成肛瘺。 ③當肛門周圍尚未形成膿腫,僅見皮下有炎癥反應時;可采用保守治療,每日用溫開水坐浴2—3次,適當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黃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腫治療。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wǎng)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任編輯:吳金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