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調(diào)查顯示,20%的小學生有偏科現(xiàn)象,而到了初高中出現(xiàn)偏科的學生占到70%。 偏科就像是學習上的一種疾病,要想藥到病除,必須要對癥下藥。面對偏科,很多學生會選擇逃避或者放棄,這樣的處理方法不會讓自己成績提高,反而會導致成績越來越差。 那么,對于偏科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有哪些,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 01 誤導學生的性別差異論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2009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詹妮特·莫茲(Janet Mertz)及其同事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追尋一個問題的答案:女生真的不如男生擅長數(shù)學嗎?他們總結(jié)了各國在數(shù)學上的表現(xiàn)之后發(fā)現(xiàn),有一些國家是不存在數(shù)學上的性別差異的——無論是在普通人群中還是數(shù)學特長生中,這些國家也是那些兩性平等做得最好的國家。 學習并沒有性別因素,只是社會輿論如此,學生也用這樣的理由自我安慰。 解決辦法 家長在糾正孩子偏科傾向時,要有全局觀念,遵循“揚長補短”的原則,重視孩子全面發(fā)展。 一方面鼓勵孩子進一步加強優(yōu)勢學科,通過這門課來讓他認識到,自己有學好其他課程的能力,進而逐漸提高對其他科目的興趣; 也可以從把學習優(yōu)勢學科的心得,運用到其他學科上,尋找突破點,糾正偏科; 另一方面,家長要正視與肯定孩子在弱勢科目上的點滴進步(如課堂發(fā)言,讀書筆記等),引導孩子主動去接觸弱勢學科,加強對弱勢學科的學習。必要時,要自己對孩子進行輔導或者請家教。不過補課一周2-3次為宜,補習的科目也不要超過兩門。 02 不喜歡老師 導致偏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不喜歡任課老師。生活中,面對不喜歡的人,我們避而遠之,學習也一樣。討厭上課的老師,也會對相應(yīng)的科目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 在厭惡的情緒引導下,老師批評就是針對,老師上課就是束縛,老師布置作業(yè)就是給自己增加壓力,連老師對自己好都是別有用心。從厭惡老師到厭惡與老師有關(guān)的一切,很多學生就在這條路上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 所以孩子上課其實是“認”老師的,一個知識面廣,講課條理清楚、風趣幽默的老師更容易受同學喜歡,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高漲。 解決辦法 家長首先要跟孩子說清楚偏科的危害,很可能會讓學習功虧一簣,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因為跟老師賭氣而放棄某一科的學習,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然后試圖讓孩子換位思考,站在老師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老師,消除對老師抗拒的心理。 在做好孩子工作以后,也不要忘了跟老師溝通,找出孩子偏科的原因,并給予幫助和鼓勵。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通情達理的,積極采納家長們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并幫助孩子早日解決問題。
03 逃避學習的心理成因 “我愛國,所以我不學英語”,這句玩笑話流傳在各個英語不好的學生中流傳,學生把類似的話當成自己的擋箭牌,堂而皇之地放棄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在最需要提高弱項的時候?qū)θ蹴検煲暉o睹,看到身邊同學拿到高分才追悔莫及。 讀書無用論也被很多學生當成借口。
類似的想法讓部分偏科同學心安理得。殊不知韓寒已經(jīng)后悔當年沒有好好學習,比爾蓋茨的才華和家庭足夠支撐他的雄心,而你的那位同學也有過人的本事才能達成這樣的成就。 這世上的幸運兒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都很普通,跟著別人喊著“讀書無用”的人,很大程度上會成為無用的人。 還有的學生逃避學習任務(wù)是因為青春期的叛逆。和父母不和,父母要求好好學的科目就偏偏不好好學??床黄鹉澄煌瑢W,他學的好的科目我就視而不見。諸如此類的想法有百害而無一利,即使自己贏了,也不過是一地雞毛。 解決辦法 幫助孩子調(diào)整心態(tài),不要找理由開脫,直面問題。找到偏科的原因,共同制定補缺計劃,提高成績。 在這里,家長千萬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產(chǎn)生對偏科的認同心理。打死也不要講“數(shù)學這門課就是不好學,當年我就是學不懂”、“語文就是不好學”等等這類話。這樣不會讓孩子感同身受的,而是在給他的不努力找借口。 當孩子出現(xiàn)偏科了,希望各位家長不要過度的焦慮,立刻就去給孩子報班,補課等等,而是適時的引導和溝通,或者運用一些好的小方法,都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但一定記住,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給孩子貼負面標簽,要積極的鼓勵孩子戰(zhàn)勝弱科,不斷挑戰(zhàn),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更上一層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