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肥肉不健康、少吃動物油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原因就是我們從各種渠道獲得的健康信息表明動物油里都是飽和脂肪酸,是“三高”的罪魁禍首,今天露露就要為動物油辯解一下。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脂肪酸是一條由碳、氫、氧構(gòu)成碳碳相連碳鏈,碳原子有四個連接鍵,除了碳碳相連外,還連接著氫原子,端部有氧原子。碳碳鏈中有氫原子的稱為飽和酸,失去氫形成碳碳雙鍵的稱為不飽和酸。
動物、植物都屬于生物,既然是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質(zhì)。有生命就能制造飽和脂肪酸,就是說所有生物體中都有飽和脂肪酸的存在。植物制造脂肪是通過二氧化碳、水和氧氣制造的,動物則是通過攝取植物或動物體內(nèi)的糖、脂肪、蛋白質(zhì)制造或轉(zhuǎn)化成飽和脂肪。動物和植物體內(nèi)都有一種酶,這種酶叫△9脫氫酶,主要作用就是去飽和,就是將飽和脂肪酸脫氫,變成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說,所有的動物、植物體內(nèi)除了飽和脂肪酸外,也都存在不飽和脂肪酸。除了上面說的△9脫氫酶外,動植物體內(nèi)還存在成千上萬的酶,也就是說,動植物的體內(nèi)還有各種各樣的脂肪酸,只是各種脂肪酸存在的數(shù)量不同罷了。
下面以豬油(未提煉)為例,看各種脂肪酸的比例: 飽和脂肪酸含量如下:月桂酸1.1%、棕櫚酸22.5%、硬脂酸18.6%,共計42.2%。其中硬脂酸沒有升高膽固醇的作用。實際對膽固醇有升高作用的只有月桂酸和棕櫚酸,共計23.6%; 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如下:油酸45.3%;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如下:亞油酸6.9%,亞麻酸2.9%; 其他脂肪酸合計2.7%。 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豬油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是油酸,因硬脂酸可轉(zhuǎn)化成油酸,如果將其合并計算,單不飽和脂肪酸可達60%以上。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是想告訴大家,在所有的生物體內(nèi),都存在飽和脂肪,也存在不飽和脂肪。動物脂肪中含量最多的是不飽和脂肪酸,并不是飽和脂肪酸。只是動物脂肪與植物油相比,它的飽和脂肪含量高一些;而植物油中并非都是不飽和脂肪酸,也含有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量沒有動物脂肪中高。因此,說所有動物油都是飽和脂肪酸的說法是不對的。 我們在平時的飲食中無需刻意避開動物油,同時植物油也要有節(jié)制地食用,任何一種油脂攝入過多都會造成肥胖和疾病,只是我們一般見到的胖人都愛吃肥肉,就造成了動物油導致肥胖和“三高”的錯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