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華埠走過百年 2012年,美國芝加哥南唐人街將走入第一百個年頭。近日,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簡稱華博會)舉行了“2012年唐人街百年展序幕”餐會并宣布,華博會將開展一系列慶?;顒?,包括歷史文物圖片展、講座、教育專題及開放華博會展示廳,講述美國中部地區(qū)的中國移民的故事。南唐人街的百年慶典活動將從2011年9月一直延續(xù)到2012年12月。 華人走向世界的歷史可謂久遠。環(huán)顧世界,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唐人街為數(shù)不少。始建于19世紀中葉的美國紐約曼哈頓唐人街算得上是全球最有名的唐人街之一;加拿大溫哥華唐人街是北美地區(qū)第二大華人聚居區(qū),被稱為“華人北美百年奮斗史的活化石”;始建于1854年維多利亞“淘金熱”時期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唐人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也是西方世界所有城市中最長的一條唐人街…… 一路走來酸甜苦辣 唐人街的歷史飽含滄桑。以北美為例,19世紀后半期,因為美國跨洲鐵路的修建和淘金潮的興起,大批華人從中國漂洋過海而來,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然而,異國他鄉(xiāng),舉目無親,語言隔閡,前途迷茫,他們只能彼此依靠,在熟悉的鄉(xiāng)音中尋找家的溫暖。這便形成了唐人街的雛形。 更糟糕的是來自當?shù)厣鐣臒o情排斥。1882年美國排華法案出爐,無數(shù)華工的妻兒無法來美國團聚。同一時期,加拿大的反華浪潮也在高漲:1885年,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通過新華人移民法,從1886年1月開始,對華人移民征收50加元的人頭稅;1923年,聯(lián)邦政府通過排華法案,把華人拒在國門之外。辱罵聲中、店鋪燃燒的熊熊烈火中,華人只能擁著彼此哭泣。唐人街見證了這一切的殘酷。 世事總有滄海桑田的變化。在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努力下,唐人街逐漸繁華。華人的地位也慢慢得到了承認。1943年,美國廢除排華法案。1947年,加拿大廢除排華法案。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正式就人頭稅和排華法案表示“毫無保留的道歉”。 如今的唐人街,是華人在海外的落腳點,是華人實現(xiàn)華麗夢想的起點,是華人向世界展示自己文化的窗口。在這里,可以看到傳統(tǒng)的建筑、吃到家鄉(xiāng)的味道、聽到熟悉的音律、看到親切的面孔。在這里,因為漂泊異鄉(xiāng)而疲憊的心靈可以得到慰藉。在這里,深入骨髓的文化烙印可以得到呵護。無論是倫敦還是悉尼的唐人街,總是人頭攢動,其原因并不難理解。 處處皆可是唐人街 多年來,歷史悠久的唐人街有種趨勢:華人想方設(shè)法沖出唐人街,以此作為融入主流社會的起點。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華人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曾經(jīng),因為歧視的存在,很多華裔父母都鼓勵孩子選擇醫(yī)生等技術(shù)人才作為他們的發(fā)展目標,因為他們認為,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同時可以避開很多不公平對待。不過,近些年,隨著華人權(quán)利意識的覺醒,各國政壇開始出現(xiàn)華人的身影。其實,換個角度看,新生代華人離開了唐人街并不意味著唐人街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是意味著處處皆可是唐人街。 唐人街依然是眾多與中國相關(guān)的活動的舉辦場所。比如,4月初,“紀念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友誼賽”在紐約唐人街舉行。4月中,由美國東西海岸旅游相關(guān)業(yè)者組成的“美中旅游協(xié)會”正式落址紐約唐人街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中心街區(qū)“勿街”。更不用提春節(jié)期間的舞龍舞獅、大紅燈籠、彩妝游行,清明期間的祭祖風俗,中秋期間的月餅飄香等傳統(tǒng)節(jié)目。 唐人街除了是華人的聚居地之外,還是一種民族象征,一種文化符號。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唐人街不會消失,而是在新的背景下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張紅) (責任編輯:郭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