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功效 葉金朝 花椒是中國特有的香料,位列調(diào)料“十三香”之首。無論紅燒、鹵味、小菜、四川泡菜、雞鴨魚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也可粗磨成粉和鹽拌勻為椒鹽,供蘸食用。除各種肉類的腥氣;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蟲;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 1.治牙痛 將花椒6克,陳醋100毫升加水煎煮,再去掉花椒,喝入口中含漱。 2.治蛀牙 將川椒9克于燒酒30毫升中浸泡10天,然后濾過去渣,用棉球蘸藥酒,塞蛀孔內(nèi)可止痛。 3.治打呼嚕 花椒5-10粒,每晚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透后服下(花椒不服下),連服5天,對打呼嚕有效。 4.治風(fēng)寒咳嗽 梨、花椒、冰糖:梨一個,洗凈,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后,放20粒花椒,2粒冰糖,把梨上部拼對好,放入碗里,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兒可分二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對治療風(fēng)寒咳嗽效果非常明顯。 5.治胃炎 椒紅(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脹悶。 6.治腹痛 將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加水煎服,每日兩次。 7.治痢疾 將花椒9-12克,紅糖15-20克加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8.治蛔蟲性腸梗阻 用麻油100-200克,置鍋中煎熬,投入花椒15-20克,呈微焦即撈出棄去,待花椒油微溫時一次服完。 9.治膽道蛔蟲病 用文火微炒30克花椒,9克烏梅,每日2-3次;或?qū)⒒ń?-12克研成細粉,雞蛋1-2個,用植物油炒熟后服用,每日2-3次。 10. 治療蟯蟲病 花椒1兩,加水2市斤,煮沸40-50分鐘,過濾。取微溫濾液25~30毫升行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續(xù)3-次。治療108例小兒蟯蟲病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糞檢3次蟲卵皆為陰性。 11治痔瘡 花椒1把,裝入小布袋中,扎口,用開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熱氣熏洗患處,待水溫降到不燙,再行坐浴。全過程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 12. 治腎病性浮腫腹水 椒目60克,炒后研細,車前子、草勞子等分共研細,棗肉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13.回乳 取花椒6克,加水400毫升,浸泡后煎水煮濃縮成200毫升,再加紅糖30-60克,于斷乳當(dāng)天趁熱一次飲下,每日1次,約1-3天可回乳。 14治婦女陰癢 將花椒、蛇床子各50克,藜蘆25克,陳茶一撮,炒過的鹽100克加水煎煮,微溫熏洗患處。 15治受寒痛經(jīng) 將花椒9-12克,生姜18-24克,大棗10-20枚加水300毫升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溫服?;蛴没ń?0克,胡椒3克,二味共研細粉,用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眼,外用傷濕止痛膏封閉,每日1次,此法最適宜于寒凝氣滯之痛經(jīng)。 16治腰腿痛 將花椒50克,小茴香20克混合后上鍋炒,再研成粉末,每日兩次,每次3克,用溫水服用?;蚧ń?0克壓碎,鮮姜10片,蔥白6棵切碎,三種混在一起,裝在包布內(nèi),將藥袋上放一熱水袋,熱敷30至40分鐘,每日2次。 17治雞眼 取花椒3-5粒,大蒜一頭,蔥白10厘米長,共搗爛如泥,涂于衛(wèi)生紙上,敷于患處,膠布固定,24小時取下,一般用藥1-2次即愈。 18.神經(jīng)性皮炎 取鮮花椒葉適量,放入冷水中煮沸,洗敷患處,每次30分鐘左右,水涼可加溫后再洗,每日2-3次,至痊愈,再鞏固1-2天防復(fù)發(fā),整個過程大約需4-5天。 19. 治腳癬 將花椒20克,食鹽5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然后以文火煎15分鐘,倒入洗腳盆熏蒸雙腳。至水溫稍降可再加一兩次溫,接著泡洗25分鐘左右。最后將腳用溫水洗凈。每晚睡前泡一次腳。3日為一個療程,每一個療程更換一次花椒和鹽水,可止癢消炎。 20.治禿頂 取適量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數(shù)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時,用干凈的軟布蘸此酒液搽抹頭皮,每天數(shù)次。若再配以姜汁洗頭,效果更好。 花椒性熱,容易上火的朋友應(yīng)該少吃,孕婦多食會損傷胎氣,哺乳期的媽媽更應(yīng)少吃,因為花椒有回乳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導(dǎo)致斷乳。孕婦、虛火旺者忌食。
花椒可以治這8種病![]() ![]() 花椒除了麻,還可以止痛治病,后一點可能很多人還不清楚。花椒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濕疹皮膚瘙癢……具體來說,花椒可以治以下8種病。 1.治腹痛:將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加水煎服,每日兩次。 2.治牙痛:將花椒6克,陳醋100毫升加水煎煮,再去掉花椒,喝入口中含漱。 3.治頑癬:將川椒(去籽)25克,紫皮大蒜100克研成泥,揉搓患處,每日1~2次,效果較好。 4.治受寒痛經(jīng):將花椒9~12克,生姜18~24克,大棗10~20枚加水300毫升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5.治老年人病后腰酸腿軟:將花椒50克,小茴香20克混合后上鍋炒,再研成粉末,每日兩次,每次3克,用溫水服用。 6.治蛔蟲性腸梗阻:用麻油100~200克,置鍋中煎熬,投入花椒15~20克,呈微焦即撈出棄去,待花椒油微溫時一次服完。 7.治膽道蛔蟲?。河梦幕鹞⒊?0克花椒,9克烏梅,每日2~3次;或?qū)⒒ń?~12克研成細粉,雞蛋1~2個,用植物油炒熟后服用,每日2~3次。 8.治腳癬:將花椒20克,食鹽5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然后以文火煎15分鐘,倒入洗腳盆熏蒸雙腳。至水溫稍降可再加一兩次溫,接著泡洗25分鐘左右。最后將腳用溫水洗凈。每晚睡前泡一次腳。3日為一個療程,每一個療程更換一次花椒和鹽水,可止癢消炎。
花椒的藥用價值——原補過頭濕氣重,花椒入菜可化解
![]()
原補過頭濕氣重,花椒入菜可化解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雖然外界環(huán)境可能不那么潮濕了,很多人還是需要花椒來調(diào)理一下,因為我們體內(nèi)的濕氣重了。 炒菜的時候,先不要放油,在鍋里放幾?;ń罚_小火,把花椒干焙一下。等花椒的香味出來了,再放油,依然是小火,把花椒稍微炸一下。然后,用漏勺把花椒撈出來。留下油,再開大火炒菜。這樣炒出來的菜,吃不出麻味,又比平常的做法增添了香味。 對于北方的朋友來說,要想用花椒去濕氣,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用花椒水來泡腳。 方法也很簡單:你就拿一塊棉布或者紗布包上一包花椒,大約是跟自己腳掌差不多大的一包,用棉繩系好口,放在鍋里煮開30分鐘就可以用來泡腳了。這個花椒包可以反復(fù)煮好幾遍,因為花椒那個味兒煮好多次還會有,所以這是挺經(jīng)濟的一個方法。 用花椒水泡腳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通經(jīng)絡(luò)。這是源自花椒的第二大作用——通氣?;ń吠獾淖饔煤軓姟?/font> 你要是覺得一口氣憋住了,胸悶或者是氣不順,可以嚼幾?;ń讽橅槡狻?/font> 不少人有這樣的經(jīng)驗:肚子受涼以后,會感覺肚子里邊有氣在涌動,有的人隨后還會腹瀉,或者是感覺腹痛。受涼感到肚子里有脹氣的時候,就可以吃點兒花椒。如果還覺得 肚子痛或是腹瀉了,可以取7粒花椒,加一碗水煮幾分鐘,放點兒紅糖,喝下去。 花椒適當(dāng)?shù)爻允峭獾?,吃多了卻會閉氣。因為花椒有麻味,會麻痹咽喉部位的神經(jīng),所以,我們用花椒時要有一個限度,吃的時候就以7粒為限,不要超過7粒,超過7粒以上它就是閉氣的了。 源自宮廷的婦科圣方:花椒茶 宋人有詩自憐:椒酒難醫(yī)百病身。那時候的人喜歡用花椒酒來避邪祛病,如果是病到了連花椒酒都不能醫(yī)的地步,就只能嘆息自己無藥可救了。 花椒酒是把花椒泡在白酒里制成的,可以散風(fēng)寒、祛風(fēng)濕、化淤通絡(luò),它還有一個好處:含在嘴里能緩解牙痛。 如果在姜棗茶里加上幾?;ń芬黄鹬?,那就是花椒姜棗茶,它祛寒濕的效果更強,還能止腹痛。 花椒姜棗茶適合下焦寒濕重的人來喝,比如女性宮寒(白帶多而清稀、長期痛經(jīng))、男性腎寒,還有腸胃虛寒、慢性腹瀉的人,可以常喝。當(dāng)你受涼腹痛的時候,特別是女性經(jīng)期沾涼水以后腹痛的,也可以喝花椒姜棗茶來緩解。 花椒是調(diào)理婦科問題的常用食材,不僅可以內(nèi)用,也可以外用。用花椒煮水熏洗,不僅能祛寒濕,還有殺菌止癢的作用,可調(diào)理婦科部位的炎癥。你可以把煮好的花椒水放在一個盆里,先利用水的蒸汽熏蒸一下,然后再泡洗。 雖然花椒可以幫助女性祛寒濕,但是要注意:如果產(chǎn)婦是用母乳喂養(yǎng)寶寶,不能吃花椒,花椒有回奶的作用。孕婦也最好少吃花椒。 花椒
【別名】香椒、大花椒、椒目
【炮制】 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雜質(zhì)。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歸脾、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蛔蟲癥;外治濕疹瘙癢。 【用法用量】 3~6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辭典》:花椒
【出處】《日用本草》 【藥理作用】所含牻牛兒醇,小劑量能抑制大鼠的自發(fā)活動。對離體兔小腸,低濃度時作用不恒定。有時有輕度但較久的運動亢進,大劑量則抑制腸運動。給大鼠口服后,能抑制胃腸運動(食糜的通過速度減慢),對大腸運動則影響不大。接近致死量時則有瀉下作用。小量口服,對大鼠有輕度利尿作用;但大量可抑制排泄。給兔靜脈注射可發(fā)生迅速而顯著的降壓作用。對大鼠口服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4.8克/公斤,兔靜脈注射則為50毫克/公斤。動物死亡皆由于呼吸麻痹。死后解剖,呼吸道有牻牛兒醇特有的香氣,且有多量血性滲出液,肺及支氣管有許多出血斑,因此死亡原因乃由于呼吸極度困難所致。牻牛兒醇對豚鼠蛔蟲有驅(qū)蟲作用。另據(jù)報道,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在家兔角膜之表面麻醉,效力較地卡因稍弱;在豚鼠之浸潤麻醉中,效力強于普魯卡因。應(yīng)該指出,日本所產(chǎn)花椒,實為山椒,我國不產(chǎn);其中含中樞麻痹成分,又能興奮延髓,產(chǎn)生痙攣。 【炮制】除去果柄及種子(椒目)。置鍋內(nèi)炒至發(fā)響、油出,取出,放涼。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蜀椒,須去目及閉口者,不用其椒子。先須酒拌令濕,蒸,從巳至午,放冷,密蓋,四畔無氣后取出,便入磁器中,勿令傷風(fēng)。" ②《本草衍義》:"蜀椒須微炒,使汗出,又須去附紅黃殼。去殼之法,先微炒,乘熱入竹筒中,以梗舂之,播取紅,如未盡,更揀、更舂,以盡為度。凡用椒須如此。" 【性味】辛,溫,有毒。 ①《本經(jīng)》:"味辛,溫。" ②《別錄》:"生溫,熱寒,有毒。""太熱,有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有小毒。" 【歸經(jīng)】入脾、肺、腎經(jīng)。 ①《綱目》:"手、足太陰,右腎命門氣分。" ②《本草經(jīng)疏》:"入手、足太陰,兼入手厥陰經(jīng)。" ③《本草新編》:"入心、脾經(jīng)。" ④《長沙藥解》:"入足陽明胃、足厥陰肝、足少陰腎、足太陰脾。"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魚腥毒。治積食停飲,心腹冷痛,嘔吐,噫呃,咳嗽氣逆,風(fēng)寒濕痹,泄瀉,痢疾,疝痛,齒痛,蛔蟲病,蟯蟲病,陰癢,瘡疥。 ①《本經(jīng)》:"主風(fēng)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發(fā),明目。""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 ②《別錄》:"療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產(chǎn)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臟。""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fēng)汗不出,心腹留飲,宿食,腸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風(fēng)邪瘕結(jié),水腫,黃疸,殺蟲魚毒。開腠理,通血脈,堅齒發(fā),調(diào)關(guān)節(jié),耐寒暑,可作膏藥。" ③《藥性論》:"治惡風(fēng),遍身四肢頑痹,口齒浮腫搖動;主女人月閉不通,治產(chǎn)后惡血痢,多年痢,主生發(fā),療腹中冷痛。""治頭風(fēng)下淚,腰腳不遂,虛損留結(jié),破血,下諸石水,腹內(nèi)冷而痛,除齒痛。" ④《食療本草》:"滅瘢,下乳汁。" ⑤《日華子本草》:"破癥結(jié),開胃,治天行時氣溫疾,產(chǎn)后宿血,治心腹氣,壯陽,療陰汗,暖腰膝,縮小便。" ⑥《綱目》:"散寒除濕,解郁結(jié),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蛔蟲,止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浸洗。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杏仁為之使。畏款冬。""惡栝樓、防葵。畏雌黃。" ②《別錄》:"多食令人乏氣,口閉者殺人。" ③《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氣失明。’ ④《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風(fēng)。" ⑤《本草經(jīng)疏》:"肺胃素有火熱,或咳嗽生痰,或嘈雜醋心,嘔吐酸水,或大腸積熱下血,咸不宜用;凡泄瀉由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虛冷者忌之;陰痿腳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門火衰虛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藥用;咳逆非風(fēng)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氣自病者不宜用;水腫黃疸因于脾虛而無風(fēng)濕邪氣者不宜用;一切陰虛陽盛,火熱上沖,頭目腫痛,齒浮,口瘡,衄血,耳聾,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證,法所咸忌。" ⑥《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火墮胎。" 【附方】 ①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現(xiàn)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兩,人參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膠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dāng)一日食糜,溫覆之。(《金匱要略》大建中湯) ②治冷蟲心痛:川椒四兩。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壽域神方》) ③治呃噫不止:川椒四兩。炒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九,醋湯下。(《秘傳經(jīng)驗方》) ④治夏傷濕冷,泄瀉不止:川椒一兩(去目并閉口者,慢火炒香熟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兩。上為細末,粳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無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川椒丸) ⑤治飧泄:蒼術(shù)二兩,川椒一兩(去口。炒)。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溫水下。惡痢久不愈者,彌佳。如小兒病,丸如黍米大。(《普濟方》椒術(shù)丸) ⑥治齒痛:蜀椒醋煎含之。(《食療本草》) ⑦治齒疼:川椒一兩(去目),搗羅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燒令熱,于所痛處咬之。(《圣惠方》) ⑧治傷寒嘔血,繼而齒縫皆流血不止:開口川椒四十九粒,用醋同煎,臨熟入白礬少許,漱口含在口中,少頃吐出,再啜漱而含。(《仁齋直指方》) ⑨治寒濕腳氣: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腳。(《婦人良方》) ⑩治腎風(fēng)囊癢: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陰囊而臥。(《仁齋直指方》) ⑾治婦人陰癢不可忍,非以熱湯抱洗有不能已者:花椒、吳萸、蛇床各一兩,藜蘆五錢,陳茶一撮,燒鹽二兩。水煎熏洗。(《醫(yī)級》椒茱湯) ⑿治手腳心風(fēng)毒腫:生(花)椒末、鹽末等分。以醋和敷。(《補缺肘后方》) ⒀治久患口瘡:蜀椒去閉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飯壓下,重者可再服,以瘥為度。(《食療本草》) ⒁治頭上白禿:花椒末,豬脂調(diào)敷。(《普濟方》) ⒂治手足皴裂:(花)椒四合,水煮之,去滓。漬之半食頃,出令燥,須臾復(fù)浸,干涂羊、豬髓腦。(《僧深集方》) ⒃治漆瘡:漢椒湯洗之。(《譚氏小兒方》) ⒄治元藏傷憊,耳聾目睹:蜀椒(去目及閉口者,暴干搗羅取紅秤一斤,再搗為末),生地黃七斤(肥嫩者)。上二味,先將地黃攙絞自然汁,銅器中煎至一升許,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圣濟總錄》椒紅丸) ⒅治好食生茶:(花)椒末不限多少,以糊丸如梧子大,茶下十丸。(《勝金方》) 【臨床應(yīng)用】 ①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用麻油2~4兩,置鍋中煎熬,投入花椒3~4錢,至微焦即撈出棄去;待花椒油微溫時1次服完。治療8例兒童患者,均于服藥后15~30分鐘腹痛停止,隨后排便,有的同時排出蛔蟲。如梗阻時間過長,中毒癥狀明顯,有腸壞死或有闌尾蛔蟲可能者,則不宜服用。 ②治療血吸蟲病 試用于早、中期血吸蟲病,對改善癥狀有一定作用,服藥后食欲增加,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用法:花椒炒研成粉裝膠囊,成人每天5克,分3次服。20~25天為一療程。 ③治療蟯蟲病 花椒1兩,加水2市斤,煮沸40~50分鐘,過濾。取微溫濾液25~30毫升行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續(xù)3~4次。治療108例小兒蟯蟲病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糞檢3次蟲卵皆為陰性。 ④用于止痛 取花椒果皮制成50%的注射液,痛時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共觀察266例,其中腹痛(潰瘍痛、腸痙攣、膽絞痛)246例,有效240例;肝區(qū)痛4例均有效;腰痛3例,有效2例;其它疼痛(頭痛、心絞痛等)13例。有效5例。266例中疼癌完全緩解者186例,部分緩解者68例,無效12例。注射后一般10~15分鐘疼痛緩解,可持續(xù)2~4小時。治程中未見副作用。 ⑤用于回乳 花椒2~5錢,加水400~500毫升,浸泡后煎煮濃縮成250毫升,然后加入紅糖(白糖效果不佳)1~2兩,于斷奶當(dāng)天趁熱1次服下,日服1次,約1~3次即可回乳。絕大多數(shù)于服藥后6小時乳汁即顯著減少,第2天乳脹消失或脹痛緩解。 【備注】此外,同屬植物香椒子的干燥果皮,亦作花椒使用。習(xí)稱"青花椒",其果實多為2~3個小蓇葖果集生于一果柄上,只有一個蓇葖果的較少;直徑3~4毫米,頂端開裂,具短小的喙尖。外果皮表面草綠色至黃綠色,少有暗綠色,有細皺紋,油腺呈深色點狀,不甚隆起。內(nèi)果皮灰白色,常與外果皮分離,兩層果皮都向內(nèi)反卷。殘留的種子黑色,光亮,卵圓形。氣香,味麻辣。 主產(chǎn)于遼寧、江蘇、河北等地。 各地所產(chǎn)的土花椒,主要為同屬植物野花椒(參見"野花椒葉"條)、竹葉椒(參見"竹葉椒葉"條)、勒欓(參見"鷹不泊"條)、柄果花椒(參見"麻口皮子藥"條)等的果皮,亦作花椒之代用品。 【出處】出自《日用本草》。
1.《子計然》: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隴西天水,細者善。 2.陶弘景:秦椒今從西來,形似椒而大,色黃黑,味亦頗有椒氣,或呼為大椒。蜀椒,出蜀郡北部,人家種之,皮肉厚,腹里白,氣味濃。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出,謂為汗椒,令有勢力。椒目冷利去水,別入藥,不得相雜。 3.《藥對》:蜀椒,得鹽味佳。可收水銀。中其毒者,涼水、麻仁漿解之。 4.《唐本草》 【別名】檓、大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陸撥、漢椒、點椒。 【來源】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的果皮。 采收和儲藏:培育2-3年,9-10月果實成熟,選睛天,剪下果穗,攤開晾曬,待果實開裂,果皮與種子分開后,曬干。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1.1.對實驗性胃潰瘍的影響:花椒水提物5和10g/kg均有顯著抗小鼠水浸應(yīng)激性潰瘍形成作用,而醚提物僅有抑制傾向?;ń匪嵛?0g/kg有顯著抑制吲哚美辛加乙醇引起的小鼠潰瘍形成,但抑制率(22%)不高。花椒醚提物3.0ml/kg顯著抑制大鼠鹽酸性潰瘍形成(P<0.01)?;ń匪嵛?g/kg可明顯抑制大鼠結(jié)扎幽門性潰瘍的形成。 1.2.對四氯化碳誘發(fā)急性肝損害大鼠血清GPT和GOT的影響花椒水提物5.0g/kg能對抗四氯化碳升高GPT的作用(P<0.05=,且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但對GOT升高無對抗作用。 1.3.對藥物性小鼠腹瀉的影響:花椒醚提物3.O和6.0ml/kg可對抗蓖麻油所致的小鼠腹瀉,作用不僅出現(xiàn)快,而且持久。其中3.0ml/kg組還能使腹瀉發(fā)生推遲2小時(對照組1.2小時的發(fā)生率為5/12和11/12,花椒醚提物3.0ml/kg組分別為0/12和5/12,P值均為<0.05)?;ń匪嵛?或10g/kg有對抗小鼠番瀉葉所致腹瀉作用,作用產(chǎn)生緩慢,但持久(P<0.05)。4.對小鼠墨汁胃腸推進運動的影響小鼠灌胃花椒水提物10g/kg可明顯抑制胃腸推進運動,P<0.05。 2.對實驗性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統(tǒng)的影響:采用電刺激大鼠動脈血管壁所致實驗性體內(nèi)血栓形成,并同步測定其對凝血功能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花椒水提物10-20g/kg和花椒醚提物0.3ml/kg劑量下對大鼠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P<0.01和P<0.001=,能明顯延長實驗性血栓形成的時間,提示有預(yù)防血栓形成的作用?;ń匪嵛?0g/kg和醚提物0.15-0.3ml/kg劑量時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水提物抗凝作用強于醚提物。花椒的抗栓、抗凝作用可能與血小板功能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抗凝成分有關(guān),因花椒水提物對ADP和膠原誘導(dǎo)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別為50.4%,88.3%。本品所含的佛手柑內(nèi)酯有一定的對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和止血作用。 3.鎮(zhèn)痛作用:花椒水提物5-10g/kg和醚提物3.0-6.0ml/kg對乙酸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yīng)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水提物P均<0.05,醚提物3.0ml/kg(P<0.05),醚提物6.0ml/kg(P<0.01),其中醚提物的作用較水提物強,且呈劑量依賴性。 4.抑菌作用:本品揮發(fā)油11種皮膚癬菌和4種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其中羊毛樣小孢子菌和紅色毛癬菌最敏感,MIC低于0.1HL/ml,MFC為0.1HL/ml。實驗證實月桂氮卓酮和二甲基亞砜能促進揮發(fā)油進入真菌細胞內(nèi)加速細胞死亡。 5.驅(qū)蟲作用:花椒所含揮發(fā)油在保溫的任氏液中能使豬蛔蟲嚴重中毒。 6.其他作用:本品所含的茵芋堿有麻黃堿樣作用,但強度較弱,可升高麻醉貓血壓,增強瞬膜收縮,加強腎上腺素對血壓及子宮的作用,加強貓或兔的在位子宮收縮,抑制小腸收縮及擴張冠狀血管,提高橫紋肌張力,加強脊髓反射興奮性。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毒性】茵芋堿小鼠的LD50為150-250mg/kg。致突變研究顯示花椒對TA98菌呈陽性反應(yīng),對TA100作用較弱。 【鑒別】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花椒粉粉0.5g,加乙醇5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作供試液;另取木蘭堿,以乙醇溶解成每1ml含約1mg的溶液,作對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H-1%CMC薄層板上,用正丁醇-醋酸-水(7:1:2)展開10cm,取出,晾干,噴改良碘化鐵鉀試劑,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 【炮制】 1.除去果柄及種子(椒目),置鍋內(nèi)炒至發(fā)響、油出,取出、放涼。 2.炒制:取凈花椒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有香氣,取出放涼。 3.醋制:取花椒用微火炒熱,陸續(xù)淋醋,炒至醋盡,迅速出鍋,悶1小時,使其發(fā)汗,曬干,每花椒1kg,用黃醋120g。 4.鹽制: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響聲,噴淋鹽水炒干即得。 【性味】辛;性溫;小毒 【歸經(jīng)】脾;肺;肝;腎;心;心包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可含漱;研末調(diào)敷。 【注意】 1.孕婦慎服。 2.《本草經(jīng)集注》:杏仁為之使。畏款冬。惡枯樓、防葵。畏雌黃。 3.《名醫(yī)別錄》:多食令人乏氣,口閉者殺人。 4.《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氣失明。 5.《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風(fēng)。 6.《本草經(jīng)疏》:肺胃素有火熱,或咳嗽生痰,或嘈雜醋心,嘔吐酸水,或大腸積熱下血,咸不宜用;凡泄瀉由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虛冷者忌之;陰痿腳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門火衰虛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藥用;咳逆非風(fēng)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氣自病者不宜用;水腫黃疸因于脾虛而無風(fēng)濕邪氣者不宜用;一切陰虛陽盛,火熱上沖,頭目腫痛,齒浮,口瘡,衄血,耳聾,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證,法所咸忌。 7.《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人墮胎。 【附方】 1.蜀椒湯(《備急千金要方》),治產(chǎn)后心痛,此大寒冷所為者。2.大建中湯(《金蕢要略》),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現(xiàn)有頭足,上下痛而上可觸近。3.椒梅湯(《增補百病固春》),治蟲積腹痛,四肢冷,面白唇紅,舌淡白。4.治冷蟲心痛方(《壽域神方》):川椒四兩,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5.治飧泄丸(《普濟方》):蒼術(shù)二兩,川椒一兩,上為強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溫水下。6.治齒疼方(《圣惠方》):川椒一兩(去目),搗羅為末,以好白面丸如皂角子大,燒令熱,于所痛處咬之。7.治腎風(fēng)囊癢方(《仁齋直指》):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陰囊而臥。8.椒紅丸(《圣濟總錄》):蜀椒,生地黃,上二味,先將地黃搗絞自然汁,銅器中煎至一升許,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治元藏傷憊,耳聾目暗。 【各家論述】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風(fēng)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發(fā),明目。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 2.《名醫(yī)別錄》:療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產(chǎn)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臟。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fēng)汗不出,心腹留飲,宿食,腸僻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風(fēng)邪瘕結(jié),水腫,黃疸,殺蟲魚毒,開腠理,通血脈,堅齒發(fā),調(diào)關(guān)節(jié),耐寒暑,可作膏藥。 3.《藥性論》:治惡風(fēng),遍身四肢頑痹,口齒浮腫搖動;主女人月閉不通,治產(chǎn)后惡血痢,多年痢,主生發(fā),療腹中冷痛。治頭風(fēng)下淚,腰腳不遂,虛損留結(jié),破血,下諸石水,腹內(nèi)冷而痛,除齒痛。 4.《食療本草》:滅瘢,下乳汁。 5.《日華子本草》:破癥結(jié),開胃,治天行時氣溫疾,產(chǎn)后宿血,治心腹氣,壯陽,療陰汗,暖腰膝,縮小便。 6.《本草綱目》:散寒除濕,解郁結(jié),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蛔蟲,止泄瀉。椒,純陽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濕,治風(fēng)寒濕痹,水腫瀉?。蝗胗夷I補火,治陽衰溲數(shù),足弱,久痢諸證。一婦年七十余,病瀉五年,百藥不效,予以感應(yīng)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紅、茴香、棗肉為丸與服,遂瘳。每因怒食舉發(fā),服之即止。此除濕消食,溫脾補腎之驗也。又《上清訣》云,凡人吃飯傷飽,覺氣上沖,心胸痞悶者,以水吞生椒一、二十顆即散,取其能通三焦,引正氣,下惡氣,消宿食也。又戴原禮云,凡人嘔吐,服藥不納者,必有蛔在膈間,蛔聞藥則動,動則藥出而蛔不出,但于嘔吐藥中加炒川椒十粒,蓋蛔見椒則頭伏也。觀此,則張仲景治蛔厥,烏梅丸中用蜀椒,亦此義也。許叔微云,大凡腎氣上逆,須以川椒引之歸經(jīng)則安。 7.《本草經(jīng)疏》:蜀椒,其主邪氣咳逆,皮膚死肌,寒濕痹痛,心腹留飲宿食,腸僻下痢,黃疸水腫者,皆脾、肺二經(jīng)受病。肺出氣,主皮毛,脾運化,主肌肉,肺虛則外邪客之,為咳逆上氣,脾虛則不能運化水谷,為留飲宿食,腸僻下痢,水腫黃疸,二經(jīng)俱受風(fēng)寒濕邪,則為痛痹,或成死肌,或致傷寒溫瘧,辛溫能發(fā)汗、開腠理,則外邪從皮膚而出,辛溫能暖腸胃,散結(jié)滯,則六腑之寒冷除,腸胃得溫,則中焦治,而留飲宿食,腸僻下痢,水腫黃疸、諸證悉愈矣。其主女子字乳余疾者,亦指風(fēng)寒外侵,生冷內(nèi)停而言。泄精瘕結(jié),由下焦虛寒所致,此藥能入右腎命門,補相火元陽,則精自固而結(jié)瘕消矣。殺蟲魚毒者,以其得陽氣之正,能破一切幽暗陰毒之物也。外邪散則關(guān)節(jié)調(diào),內(nèi)病除則血脈通。 8.《本經(jīng)逢原》:秦椒,味辛氣烈,其溫中去痹,除風(fēng)邪氣,治吐逆疝瘕,下腫濕氣,皆取辛烈以散郁熱,乃從治之法也。瘡毒腹痛,冷水下一握效,其能通三焦,引正氣,下惡氣可知也。 【摘錄】《中華本草》
花椒治病的13個經(jīng)典偏方
1.治腹痛:將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加水煎服,每日兩次。
2.治痢疾:將花椒9~12克,紅糖15~20克加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3.治牙痛:將花椒6克,陳醋100毫升加水煎煮,再去掉花椒,喝入口中含漱。 4.治頑癬:將川椒(去籽)25克,紫皮大蒜100克研成泥,揉搓患處,每日1~2次,效果較好。 5.治蛀牙:將川椒9克于燒酒30毫升中浸泡10天,然后濾過去渣,用棉球蘸藥酒,塞蛀孔內(nèi)可止痛。 6.治婦女陰癢:將花椒、蛇床子各50克,藜蘆25克,陳茶一撮,炒過的鹽100克加水煎煮,微溫熏洗患處。 7.治受寒痛經(jīng):將花椒9~12克,生姜18~24克,大棗10~20枚加水300毫升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8.治老年人病后腰酸腿軟:將花椒50克,小茴香20克混合后上鍋炒,再研成粉末,每日兩次,每次3克,用溫水服用。 9.治蛔蟲性腸梗阻:用麻油100~200克,置鍋中煎熬,投入花椒15~20克,呈微焦即撈出棄去,待花椒油微溫時一次服完。 10.治膽道蛔蟲?。河梦幕鹞⒊?0克花椒,9克烏梅,每日2~3次;或?qū)⒒ń?~12克研成細粉,雞蛋1~2個,用植物油炒熟后服用,每日2~3次。 11.治雞眼:取花椒3~5粒,大蒜一頭,蔥白10厘米長,共搗爛如泥,涂于衛(wèi)生紙上,敷于患處,膠布固定,24小時取下,一般用藥1~2次即愈。 12.治神經(jīng)性皮炎:取鮮花椒葉適量,放入冷水中煮沸,洗敷患處,每次30分鐘左右,水涼可加溫后再洗,每日2~3次,至痊愈,再鞏固1~2天防復(fù)發(fā),整個過程大約需4~5天。 13.治腳癬:將花椒20克,食鹽5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然后以文火煎15分鐘,倒入洗腳盆熏蒸雙腳。至水溫稍降可再加一兩次溫,接著泡洗25分鐘左右。最后將腳用溫水洗凈。每晚睡前泡一次腳。3日為一個療程,每一個療程更換一次花椒和鹽水,可止癢消炎。 花椒的妙用竅門 一、花椒的妙用-防蟲蟻篇
1.將25~30克花椒,分成4~6份,分別放入小紗布袋中,放在米桶或米缸中間和四周,米就不會生蟲了。 2.掛面晾干透,裝入無毒塑料袋,同時放入一小布袋花椒,扎緊袋口,取用后再將袋口扎緊,一個夏季掛面不生蟲、不霉變。 3.面粉裝入缸中壓實,蓋上匕層紙,紙上放些花椒。每次取用后,仍然弄平壓實,蓋紙撒花椒。這樣面粉過一個夏季也不會生蟲變質(zhì)。 4.在廚房內(nèi)放幾十粒鮮花椒,驅(qū)除螞蟻,效果頗佳。 5.呢絨料易受蟲蛀,只要在放置呢絨料的衣箱內(nèi)撒一些花椒,即可防蟲蛀。 6.木地板防蟲@家庭裝修時在鋪木地板之前先撒上花椒可以防蟲 7.用紗布包花椒少許,放在貯藏的糧食表面,外面的蟲子不會再來,糧食里面的蟲子也會被驅(qū)除掉。 二、花椒的妙用-烹飪篇1.用油炸食物,有時沸油會從鍋里溢出,可立即放進幾?;ń?,沸油就會消下去。 2.食用的花生油、豆油、菜油等植物油,放在鍋里加熱后,再放入一些花椒,冷卻后即可增加油的香味。 3.煉好的豬油存放久了,會有一股怪味。如果在剛煉好的豬油中,放入少許花椒加以攪拌,封嚴存放,可較長時間不變味。 三、花椒的妙用-保健篇1.在胃口不佳時,食用一點花椒粉,即能開胃。 2.諸蟲入耳,取花椒油少許,滴入耳內(nèi),蟲即自出。 3.花椒、紅糖、白糖各15克,水煎服,治紅白痢疾。 4.患蛔蟲性腸梗阻,可將麻油120克置鍋內(nèi)加熱,再取無雜質(zhì)的花椒9克倒入煎熬,至微焦時?;?,待涼后濾除花椒,將花椒麻油一次頓服。服后2小時腹痛明顯減輕,不再出現(xiàn)嘔吐,半天后即可自動排蟲。 5.把花椒和鹽放在酒盅內(nèi),加溫水少許化開,連水一起扣在肚臍處,可治寒性腹痛、腹瀉。 6.開口花椒9克,溫開水吞服,可急救誤食水銀中毒,同時立即將中毒者送醫(yī)院診治。 7.鮮花椒葉一把煎水洗患處,可治禿瘡。 8.花椒9克,生姜24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治寒性痛經(jīng)。 9.花椒6克,蜂房6克,鹽少許,水煎,多次含漱,可治蟲牙痛。 10.白酒適量倒入杯中,將花椒放在酒內(nèi),用火點燃片刻,待酒呈黃色后滅火,用酒液口含,可治寒性牙痛。 11.食醋l00克,花椒10克,水煎后晾溫含漱,可治牙痛。 12.牙痛(不含齲齒),取花椒1粒,放在痛牙處咬緊,可立即止痛。 13.將花椒20克,食鹽5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然后以文火煎15分鐘,倒入洗腳盆熏蒸雙腳。至水溫稍降可再加一兩次溫,接著泡洗25分鐘左右。最后將腳用溫水洗凈。每晚睡前泡一次腳。3日為一個療程,每一個療程更換一次花椒和鹽水,可止癢消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