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和我吐槽:“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大人說話了?!笨僧斘曳橛齼簳柋樾睦砝蠋?、復盤我的咨詢案例后,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扎心真相:孩子天生是渴望和父母溝通的,是我們親手焊死了這扇門! 今天含淚寫下這篇自我剖析文,這6個無數(shù)父母踩過的坑,可能你也正在做… 本文一定要認真看完,文末有豪華大福利:市場價值過萬的育兒資料包,涵蓋孕期(備孕、懷孕到分娩)、嬰幼兒期(0-3歲)、學齡前期(3-6歲)、學齡期(6-12歲)、青春期(12-18歲)、青春后(從大學開始)全系列! 一、缺乏平等尊重意識,讓孩子望而卻步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板著個臉,說話也是兇巴巴的。你想想,孩子那么小,看到我們這副模樣,心里能不害怕嗎?這一害怕,哪還敢和我們交流啊,有的孩子甚至會產(chǎn)生反抗心理。 我就見過一個家庭,那爸爸對孩子特別嚴厲,每次說話都像是在下命令。孩子想買個玩具,爸爸直接就說:“買什么買,家里那么多玩具還不夠你玩!”孩子想和小伙伴出去玩,爸爸又是一句:“就知道玩,作業(yè)寫完了嗎?”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爸爸就像老鼠見了貓,躲得遠遠的,更別說和爸爸說說心里話了。 二、過多嘮叨,讓孩子耳朵起繭 我有個朋友,就經(jīng)常跟我抱怨她兒子不愛聽她說話。她跟我說,她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叮囑孩子:“快點快點,要不就上學遲到了!”“早餐怎么也得吃點,要不上午的課頂不??!”“過馬路要小心,看著點車!”……就這么日復一日地說,孩子現(xiàn)在一聽到她說話,就捂著耳朵跑開了。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要是有人天天在我們耳邊嘮嘮叨叨,我們也會煩。孩子也是一樣,他們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想法,我們說得多了,他們不僅聽不進去,還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三、無所不問,讓孩子失去傾訴欲望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他們不會把所有事情都告訴我們。這時候我們得把孩子告訴我們的任何事情都當成禮物,好好珍惜。 我有個同事,她女兒15歲的時候,有一天回家就抽抽搭搭地哭,但是沒有告訴她原因。同事沒有一直追問,而是陪女兒坐在沙發(fā)上,摟著她。過了一會兒,女兒就不哭了,走出房間了。同事始終不知道女兒為什么哭,但她知道那一天女兒需要的不是她的提問,而是慰藉。 幾年后,母女倆談起這件事,女兒已經(jīng)記不起哭泣的原因了,但是她說她記得當時媽媽在她身邊,這對她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四、缺乏正確評價,讓孩子關閉心門 我們?nèi)豪锝?jīng)常能看到家長問:“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孩子偷偷上網(wǎng)怎么辦?”好多家長在孩子說教、訓斥、打罵都不起作用的時候,才想起來求助。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 我們總是指責、埋怨孩子,說一些負面的話,比如“你學習成績這么差,肯定不是讀書的料”“我肯定你什么都不能堅持到底”“你就從沒有做好過一件事”。我們一開口就否定了孩子,孩子能不反感嗎?他們還會愿意聽我們的話嗎?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孩子也不例外。當他們從我們這里得到的只有負面評價時,就會關閉溝通的大門。 五、傷孩子自尊心,讓孩子破罐破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這是很正常的。他們其實也有改正錯誤的想法,這時候我們應該及時鼓勵他們,給他們改正缺點的勇氣和力量。 但是有些父母不是這樣,當孩子在改正的過程中出現(xiàn)反復時,就把孩子的承諾當話柄,來刺激孩子。比如說,孩子說以后不再偷偷玩手機了,但是后來又犯了一次,父母就說:“你看你,剛說完就又犯了,你就是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 這樣的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雪上加霜。孩子不僅懶得聽我們的話,還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 六、把成績看成唯一,讓孩子壓力山大 我們有些父母把成績看成孩子的唯一。關注孩子的學習沒有錯,但是要求孩子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現(xiàn)在好多家庭,孩子的學習成了頭等大事,分數(shù)成了父母和孩子嘴邊提到最頻繁的字眼。孩子考得好,全家皆大歡喜;孩子考得不好,家里就陰云密布。 我們得知道,孩子的人生不只有學習,他們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朋友。我們不能只看重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如果你也曾在深夜看著孩子的睡顏愧疚,請和我一起做三件事: 1、把手機調(diào)成“親子勿擾模式”30分鐘 2、今天找出孩子5個沒被夸過的閃光點 3、在評論區(qū)寫下:“從今天起,我要做孩子最好的聽眾” 養(yǎng)育的本質(zhì),是讓愛聽得見。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