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武俠小說還是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六扇門”這個神秘的組織。 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六扇門”究竟神秘在哪里? ![]() 01 — 基本含義 “六扇門”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特定的指代。 明、清: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元: 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唐、宋: 大理寺、刑部、御史臺; 漢: 廷尉、御史中丞、司隸校尉。 總而言之,“六扇門”是三法司衙門的合稱,相當于咱們今天的公檢法。 ![]() 02 — 名稱由來 在中國古代,稱政權機構的辦事場所,也就是官署為“衙門”。 這就涉及到建筑學的知識了,古代衙門的主體建筑通常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軸線排列,從南向北依次為照壁、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 ![]() 大門也稱“頭門”,“頭門”并非普通門洞,而是一座帶有屋頂?shù)慕ㄖ铩?/p> 這種屋宇式大門是中國建筑的一大顯著特點,其形制受到法律與禮制的嚴格約束: 無論州縣規(guī)模大小,大門皆只能為三開間,即: 兩根柱子之間的橫向空間為一間,一間對應兩扇門,四根柱子構成三間,總計六扇門,故而得名 “六扇門”。 ![]() 03 — 民間傳說 在民間傳說中,“六扇門” 乃是捕快體系中的特殊旁支。 他們通常接手江湖幫派爭斗以及長期為官府通緝的要犯,并且與各大門派有著相當深厚的交情。 在朝廷與江湖之中,均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唐貞觀年間,刑部為徹底解決隋末農(nóng)民起義的殘余勢力以及各地綠林豪強,特意建立了 “六扇門” 秘密訓練基地,訓練那些新銳少年,并命名為 “鷹犬”。 這也是“鷹犬”一詞的最初來源。 ![]() 明朝萬歷年間,也存在類似的神秘組織, “六扇門” 在查辦魏忠賢的斗爭中表現(xiàn)很出色,但是也隨著明朝的滅亡而最終消失。 ![]() “六扇門” 的人因其獨特的社會地位與工作內容,使得其辦案風格充滿神秘性。 他們一方面作為朝廷之官,需接受正統(tǒng)朝廷制度的約束;另一方面又要直接與黑道的江湖人士打交道,故而必須熟悉江湖規(guī)矩。 正因為如此,他們進可入衙門,出可入江湖,既是衙門中的江湖人物,又是江湖中的衙門掌門,在江湖上擁有極大的權力。 說白了,黑白兩道通吃! ![]() 04 — 進出規(guī)矩 進入 “大門”,沿著中軸線上磚鋪的甬道前行,繞過屏墻,便來到第二道大門 “儀門”。 此門之所以被稱為 “儀門”,是因為進入此門之人應當儀表堂堂,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規(guī)矩。 中間這兩扇門只有大老爺和貴客到來時,或者審理重大案件時方可通行,平時不開。 東邊的兩扇門,又稱“人門”或“生門”,平日里是各種閑散雜人辦差來回走動的通道。 西邊的這兩扇門,又稱“鬼門”或“死門”,通常只有犯人才能通過。 可見,為官和犯案中間就隔著一扇門! ![]() 05 — 以史為鑒 現(xiàn)如今,我們依然能夠從現(xiàn)代機構中看到過去機構的影子,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 在歷朝歷代的衙門中當差,成佛成魔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心若偏一分,便會淪為魔;心若正一寸,則可成為佛。 為官者當以公正之心行使權力,堅守道德底線,才能在仕途上走得更遠,成為百姓敬仰的好官! ![]() 寫到這兒,特別想寫上這段話,和您共勉: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 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來源:穿越的師爺。版權屬于原作者,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