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衛(wèi)組織喊你“換鹽”了,4個好處顯而易見近年來相關部門對于減鹽的相關宣傳做得很到位,大家都意識到了鹽分攝入過量會帶來很多的健康問題。但做菜的時候鹽放少了是真的沒味道,這種情況或可改變思路,換一種鹽就好了! 2025年1月,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的《低鈉代鹽制品使用指南》內指出,使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可減少高鈉攝入引發(fā)的多種健康風險。 低鈉鹽是指以氯化鉀代替部分氯化鈉的食鹽產品,一般低鈉鹽內的氯化鈉比例僅有75%左右,再加上25%左右的氯化鉀,而普通食鹽的氯化鈉比例可達到95%。在調整了之后,既能保留咸味還可以補充鉀元素,符合高血壓患者需要低鈉高鉀的飲食要求。 不少研究都發(fā)現(xiàn),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可以帶來多種好處。 1、降低死亡風險 《中國循環(huán)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把所有餐館、食堂、食品生產企業(yè)以及普通家庭使用的普通食鹽換成低鈉鹽,我國或可減少10%以上的死亡。按照我2020年14.12億人口、死亡率7.07%,粗略算下約可減少100萬人的死亡。 2、降低血壓 食用低鈉鹽可增加身體的鉀攝入,同時減少鈉攝入,可起到雙重降壓的目的?!睹绹t(yī)學會》雜志上發(fā)布的由武漢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進行的研究指出,使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可讓收縮壓平均霞姐2.05mmHg。 3、降低中風風險 《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的研究指出,使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可顯著降低高風險人群的中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具體來看,可讓中風復發(fā)風險下降14%、死亡風險下降12%。 4、補充鉀元素 鉀可以拮抗鈉的升壓作用,還能一定程度改善神經肌肉功能。世衛(wèi)組織推薦的每日鉀攝入量為3.5g,通過食用低鈉鹽可彌補國人鉀攝入不足的問題。 二、低鈉鹽:4類人適合,3類人慎吃低鈉鹽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健康的選擇,尤其是這幾類人群,食用低鈉鹽安全易行,還能節(jié)省不少醫(yī)療支出。 高血壓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食用低鈉鹽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同時減少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發(fā)生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腦卒中、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病史以及10年內心血管風險估計>1-%的人群,食用低鈉鹽可顯著減少風險。 中老年人:食用低鈉鹽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事件,且不會增加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 血壓正常的普通人:這類人群食用低鈉鹽也能一定程度降低血壓,預防高血壓發(fā)生。 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孫俊提醒,健康人改吃低鈉鹽有助于控制血壓,但部分人群則需謹慎食用。 腎功能不全的人:低鈉鹽內的鉀元素含量較高,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鉀能力較差,食用后容易讓鉀元素在體內蓄積,導致高鉀血癥發(fā)生。 低血壓的人:鈉具有升壓的作用,本身血壓偏低的患者盲目食用低鈉鹽容易讓血壓進一步下降,引起頭暈、頭疼以及暈厥等癥狀出現(xiàn)。 服用保鉀利尿劑的人:一些在服用保鉀利尿劑的患者,也要避免食用低鈉鹽,因藥物會減少鉀排泄,會增加高鉀血癥的風險。 三、這5類你經常吃的食物,竟是“隱形鹽大戶”此前,《柳葉刀》一項全球性的大規(guī)模研究指出,高鹽飲食在2017年造成了全球約300萬人的死亡。而我國因高鹽飲食造成的死亡人數具全球首位,每年約有165萬人死于高鹽飲食。 因此,控制鹽分攝入是每個人都需要引起重視的,現(xiàn)在很多人也都知道不能吃太多鹽、不能吃太咸,但在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吃起來不咸,卻是名副其實的“含鹽大戶”,盡量要少吃。 1、調味品/各種醬料 如味精、雞精、老抽、生抽、魚露、豆瓣醬、甜面醬等,都含有豐富的鈉元素,在添加這些調味品之后要減少鹽的添加。 2、加工肉制品 如咸肉、臘肉、午餐肉、咸鴨蛋、火腿腸以及松花蛋等,100g火腿內的含鹽量約2.5g,每日攝入200g即可達到每日的推薦食鹽攝入量。 3、加工主食制品 掛面、面包以及方便面的面餅等,都含鈉量不低。100g掛面的鈉含量高達3g,日常食用一定要控制攝入量。 4、果脯蜜餞 如話梅、西梅等,吃起來酸酸甜甜的,但內里的鹽分比例卻非常高,吃個幾顆基本就能達到每日的食鹽推薦攝入量。 5、各種零食 如牛肉干、薯片、薯條、膨化食品等,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鹽分。 鹽是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之一,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攝入量,過量攝入會帶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
|
來自: 文瀾閣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