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01/ 如果問你孫悟空長什么樣,大部分中國人大腦中都是一個樣子:金箍棒、虎皮裙、火眼金睛...... 真實的孫悟空不存在,吳承恩心中的大圣是什么樣子也不重要。大部分中國人都主動或被動看過幾遍央視六小齡童版的《西游記》后,一說孫悟空就想到86版電視劇的樣子。 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已經(jīng)“填滿”了大部分人的大腦,具體什么樣倒是不重要了! 這是視頻的作用:將你的大腦“填滿”,不用你再去想象和思考。 春節(jié)回農(nóng)村老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不少年輕人都愛玩快手而且玩的很熟練,后來聽小孩說他們班小朋友不少刷抖音。 認識不少40+的人經(jīng)常喜歡聽喜馬拉雅,開車的時候、做飯的時候聽,以便補充知識..... 任正非說他有時候也會刷抖音,我也覺得快手、抖音上的東西挺有意思的,看起來也會欲罷不能,更不用說缺乏自制能力的小孩。 雖然認為這個東西有意思,好玩,但得承認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效率低下,浪費時間,對于個人長進效率太低! 世間萬物,蕓蕓眾生,本很復雜。 雖然高手也喜歡看抖音,但他們一定具備了較高抽象思考的能力。通過抽象思考的能力,高手能做到“大道至簡”,用幾個字或者詞描述。 信息洪流將每個普通人淹沒,但高手卻如魚得水樂在其中。 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具備了高度抽象能力,將一本書抽象成幾句話,將一篇文章抽象成幾個詞。 同時,他還將這些話和這些詞與他大腦里的其他話、其他詞關(guān)聯(lián)起來,放到一個“網(wǎng)”中,就再也忘不掉。 因為具備高度抽象能力,高手雖然干的事情多、學習的知識多,但在他們腦袋里卻比普通人還要簡單清爽。 /02/ 這是一個段子,估計是人們編出來的: 中央電視臺的美女記者在大西北采訪,一個十幾歲就不上學放羊的孩子: 也許女記者心里會疑惑: 為什么這些處在人生最美好年代的孩子,這些本該青春期的孩子,眼里完全沒有同齡人該思考的愛情、財富、社會貢獻?他難道不向往美麗的愛情,不希望實現(xiàn)財務自由,難道就不希望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 這個孩子如果愿意將自己的心里話跟這位女記者說的話,估計要讓這記者失望了:因為在放羊的孩子語言(概念)體系里,可能根本沒有愛情、財富、價值這樣的詞。 這樣的詞太抽象了,他們不懂是什么意思,也不感興趣。 他們對能看到、感覺到的東西更感興趣:錢是紅紅綠綠的人民幣??梢再I吃的喝的,可以建房起屋,可以作聘禮。只有這樣才有人愿意跟自己結(jié)婚;媳婦是一個女人就行,高矮胖瘦、漂亮與否這些其實都不重要,只要能夠生孩子。而孩子可以傳宗接代。 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抽象事物、是否能夠?qū)⒆约旱慕?jīng)驗和體會抽象成語言文字是受教育程度的一個簡單測量標準。 抽象思考的水平,也是高手與新手區(qū)別的關(guān)鍵指標。 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習算術(shù)的時候都要用教具:用小棒、手指頭腳趾頭來輔助理解。 到小學高年級老師就要求孩子們總結(jié)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初中就開始學習代數(shù)幾何物理,這些就更加抽象。 隨著升入高中,大部分課程內(nèi)容都已經(jīng)是抽象的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成績就開始分化,許多不能適應這種抽象層面訓練的,就去讀技校,這里相比大學要更加具象:車銑刨磨、零件部件都能看到能摸到。 所謂的愛情、財富、抱負、治國平天下這些都屬于抽象內(nèi)容,沒有讀過很多書、沒有一定概念能力的孩子其實欠缺這方面的理解能力。 即便同樣大學畢業(yè)的人,抽象能力也有差別。在《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里面職場人的五個層次:探索、新手、勝任、高手和專家,其中核心的一點也是抽象思維能力的持續(xù)提升。 理解具象的內(nèi)容更加簡單容易,而對抽象內(nèi)容的理解則要困難和復雜很多。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大學畢業(yè)了,也很難完整的讀完一本書,卻可以看很多電視、電影,因為圖像比文字要更加具象。 反過來說,這也是為什么在某種程度上,讓孩子閱讀書籍比看電視更好、更能幫助他們提升的原因: 閱讀的過程可以鍛煉他們的抽象能力、想象能力,而看畫面的時候會將你的大腦鋪滿,較少需要抽象和想象。 /03/ ![]() 人類有了思維,不僅僅可以搞清楚那些可以看到、聽到、聞到(感知)的事物,也可以認識那些可能永遠不可見的事物及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譬如光速是每秒30萬公里,我們沒有人有機會見到這樣運動的物體,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光這個事物本質(zhì)屬性的理解。 思維是認識活動的高級階段,也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特征。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否解決困難復雜的問題、能否進行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跟人的思維發(fā)展水平關(guān)系很大。 按照信息論的觀點,思維是一種大腦對于輸入(信息)與大腦內(nèi)既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處理的心智過程,這個過程里面涉及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和概括等、判斷與推理活動。 所以,思維是以已有知識為基礎(chǔ)的,如果你沒有相關(guān)的知識,即便思維能力再強,也很難得出客觀的結(jié)果來。 /04/ 行動指南 知道了上面的道理,你該如何去做呢? 從個人學習和成長的角度:現(xiàn)象繁雜世界復雜,只有具備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夠具備抓住事物本質(zhì)的能力。 但抽象思維的能力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持續(xù)不斷的去訓練:這種訓練要求你更多地去閱讀書籍、論文、文件而不是聽評書看視頻。從學習和能力提升的效率上講,要去讀那些嚴肅的概括性的內(nèi)容而不是簡化版、案例版、故事版。 從服務用戶的角度:不是你有什么,而是用戶需要什么;不能用你的語言,而是他們自己的語言傳遞你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這一點對于做市場的人、做客戶服務的人極端重要,你的產(chǎn)品和服務再好,如果用戶看不懂、聽不明白,那就等于零。 所以今天視頻、語音、圖像的應用越來越火。 更進一步說,不僅是市場人客服人,管理者、技術(shù)人員、研究人員都要考慮用戶能理解的方式去表達和溝通,要主動去做從抽象到具象的工作,讓更多的人理解。(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lián)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