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風擅長祛除風寒濕,荊芥擅長驅風,麻黃擅長散風寒,薄荷擅長散風熱。四味藥聯合發(fā)力,能清除體內熱氣,緩解風熱表證,促進汗腺分泌,使邪從汗出。
這四味藥,也是治療蕁麻疹的主藥,發(fā)揮清熱解表,散風邪的作用。
很多皮膚病,看似好像表癥,實際上卻涉及五臟六腑。中醫(yī)治療這類問題,常以“表里雙解”為治療原則。 ![]() 說到表里雙解,就要提到“防風通圣散”。方子出自金元四大名醫(yī)之首的劉完素《宣明論方》,已有800余年的歷史。 全方可清表清里,清上清下。在表能疏散風寒邪氣,在里能清熱解毒,除病邪。祛邪的同時還不忘記扶正,養(yǎng)氣血。最善于治療由內蘊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癥。 防風通圣散運用表里雙解的治病思路,還結合了五個方法,分別是汗法、下法、利法、清法、養(yǎng)法。正所謂是內外兼修,面面俱到。臨床中,也是治療牛皮癬、蕁麻疹、瘙癢癥、濕疹等癥的好方子。 從“五法”治療皮膚病 方子組成: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白術、山梔、大黃(酒蒸)、芒硝、石膏、黃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 防風通圣散組方成分較多,但各司其職,功不可沒。接下來,我們就來解讀全方是如何從汗法、下法、利法、清法、養(yǎng)法治療皮膚病的。 注意:防風通圣散禁用于虛證、寒證、脾胃虛弱或兼有其他虛證而無實邪者。 參考文獻: [1]趙永昶, and 趙銘. "防風通圣散在皮膚病中的臨床應用." 西部中醫(yī)藥 6(2010). [4]佘遠遙, and 遲慧彥. "防風通圣散."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