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茶,并不代表我要懂茶。 這是一位不愿意學(xué)習(xí)簡單茶知識的茶友的“反抗”。 接收到這個信息的那一刻,突然靈光一閃,興許,這也是一部分茶友的心聲呢? 本著不勉強,不強求的方針,且讓我們來摸擬一下,如果一個愛喝茶的人,又不懂茶,在未來的喝茶之路上,會遇上怎樣的挑戰(zhàn)。 不懂茶的挑戰(zhàn)一:買茶 場景:某茶葉店 內(nèi)容:買茶 客(進門,四處打量):老板,我想要買最貴的獅峰龍井。 店家:有的客官,我家不但有獅峰龍井,還有梅塢龍井,獅梅龍虎的龍井我家都有,還有蕭山的龍井,貨齊全著呢。 客:那每種龍井泡一杯給我喝喝看,喝中了再買。 店家:好的嘞。 拿出杯子擺成一排,再分別從幾個透明玻璃罐子里拿出茶葉,各抓取一小撮,投進杯中,提起開水壺,往茶葉上沖入沸水。 須臾,茶葉沉入杯底。 店家向茶客做了個請的動作,示意這些茶都可以試喝了。 客一一試喝。 客:這個濃了一點,這個淡了一點,這個香氣可以,這個最好。這個多少錢? 客指著的是最后一杯茶。那是蕭山龍井。 店家(眉花眼笑):哎呀,這位客人,你真是懂茶識貨的行家呀。喝茶多少年啦? 客(謙虛):才喝半年不到。 店家(夸張):那真是有天賦啊,才喝半年就有這樣的成就,再喝半年,就是老茶鬼了。我也不敢在你面前說謊,這就是正宗的獅峰龍井,還是頭采的,一斤五位數(shù)。 舉起五個指頭。 客(假怒):這么貴?!隔壁的頭采獅峰龍井才只要一千八。你說個實價吧,我也是懂茶的。 店家(裝作驚慌狀):哎喲,這壓價太狠了,那我就賣一千七吧,比隔壁少一百塊,你買五斤怎么樣,反正都要喝的咯,多買多合算。 客(暗爽):可以,成交。 于是蕭山龍井就當(dāng)成了獅峰龍井,以高于其它蕭山龍井兩倍的價格,被這位不懂茶的茶友,買走了。 蕭山跟西湖地界,距離幾十公里,能賣上這個價錢,真真是睡著了都要笑醒的。 不懂茶的挑戰(zhàn)二:泡茶 場景:自己家的茶桌 內(nèi)容:沖泡頂尖紅茶《金駿眉》 客(發(fā)語音):老板,你家的金駿眉怎么沒幾片芽頭,葉子好多啊? 店家(發(fā)語音):我家的金駿眉是桐木高山茶,山上冷,芽頭小著呢。別看它小,香得很。 客(發(fā)語音):那怎么泡呢? 店家(發(fā)語音):好茶隨便怎么泡都好喝,家里如果有茶壺就用茶壺來泡,80度的溫水,泡了超極香甜的,你喝過還會再來。 客(開始燒水,洗壺,準備泡茶):茶葉一次放多少合適呢? 店家(發(fā)語音):隨便抓一撮就行的,好茶不講究,放多放少都好喝的。 茶客于是抓了半壺進去。 把水燒開后,放涼,涼成溫水,再倒進茶壺里,悶一小會兒,倒出來,湯色都變紅了。 端起來喝一口,味道十分地厚重,甚至有點澀口,但因為極為刺激舌面,于是茶客感覺很舒爽。 他把喝茶的感受發(fā)給了店家,得到店家的高度評價。 于是他就這樣子泡金駿眉,泡了大半年。 直到有一天,出差去了武夷山,遇到了一位桐木的紅茶店主,親自在他店里喝了金駿眉,看了他們用蓋碗沖泡,泡前秤重量,蓋碗與投茶量之間有明確的比例,沸水燒開直接泡茶,且泡出來的金駿眉茶湯清柔絲滑卻花香柔馥,與自己泡的呆凝澀重有云泥之別,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些年,都泡錯了金駿眉,也喝錯了金駿眉。 惜哉,嘆哉。 不懂茶的挑戰(zhàn)三:喝茶 場景:自己家的茶桌 內(nèi)容:喝白毫銀針茶湯 客(用沸水沖泡了一蓋碗白毫銀針):咦,怎么有點淡? 再喝了一沖,放慢了出湯速度,湯色變黃了一些,再喝。 客(贊賞):嗯,這樣好多了。 第三沖,繼續(xù)放慢了出湯速度,湯色更黃了,泡出來的茶湯更濃了。 客(大加贊嘆):哇,味道濃郁,霸氣側(cè)漏,真好喝。喝得舌頭麻麻的,口感真好。 幾天之后,客去一個大茶企的線下體驗中心喝茶。 拿著自己的白毫銀針,去跟別人斗茶。 因他的茶是高山純正的白毫銀針,還是數(shù)十年的老茶樹所出,自然是贏麻了。 但不開心的依舊是他。 因為,別人泡白毫銀針,用的手法跟他是完全不一樣的。 人家就是快出水,前六沖都沒有坐杯。 且,人家可以從那清盈的湯水中,喝到毫香,喝到花香,喝到高山韻致,喝到各種層次的香氣與滋味,但他不能。 他只能從坐杯悶泡的湯水中,依靠那濃郁的麻澀感,刺激舌頭,從而生成濃郁的酣醉感,以此來蕩氣回腸。 最緊要是,一起斗茶的五六款白毫銀針,他喝起來都是同一個味道,分不出差別。 但零售價卻實實在在地,差了五六倍。 尤其人家還會用舌頭頂,吸,啜,掂,攪,把茶湯的正面反面里面外面都喝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他那里,就一個喝。 還是牛飲。 真真羞愧極了。 【后記】 喝茶是不是就一定要懂茶? 當(dāng)然要。 如果不懂,可能一直買到假茶。 那要懂到何種程度呢? 自然是能簡單地識別茶葉的品質(zhì)好壞便可。 至少能分得清好與壞,優(yōu)與劣,分得清大致的產(chǎn)區(qū)與工藝。 否則,拿正山的錢買外山的茶,拿白毫銀針的錢買月光白,那真真是要冤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