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要泡開,人要想開 看過不少“茶友”“茶博士”們的品茶言論,說實話,絕對的三高:高論!高深!高明!那不是一般人能看懂、品出、喝下的。 無論哪家品茶,都無需太在意,品茶全靠自己,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茶要泡開,人要想開,否者,喝茶也累,哈哈。 今天收到店家發(fā)來的三個茶樣,說是幫忙品一下,給點意見。咱小老百姓,喝茶喜歡實實在在的,既然答應(yīng)了店家的邀請,也算是來交作業(yè)吧。 先來這款“易武丁家寨-2023年古樹” 來的是散茶,茶的枝條較長,多是完整的茶尖芽和前端的一枝一葉;新茶,因此顯毫;量少,聞不出什么味道,但干爽;色灰褐,賣相還是不錯的。 類似這樣長枝條的茶,建議選用大開口的紫砂壺或者蓋碗來泡,免得硬擠入小口壺內(nèi)時,茶葉斷或者碎了,泡出來就不是原來的口味了。 我用的是扁平大口的潮州手工拉絲壺,此壺隨我也有近25年時間了,使用保存完美,平常以泡單樅為主,拿來試生普茶也很合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壺只泡一種茶的,所以,別對泡過各種茶的壺帶偏見,它們會給你帶來更具人間煙火的味道。 先來看看湯色 下面是洗茶后的第二道茶色,可以看出,90度左右的水,泡6秒左右出來的湯色,黃清水淡,這是新茶普遍的湯色。有些人喜歡濃郁一點的色澤,就多泡幾秒,但久泡損口味,這是老茶客們最忌諱的。 我覺得這個色澤就很正常,說明茶確實是新的,加工制作的工藝手法也是準(zhǔn)確的。泡過之后的茶葉,從枝條的形態(tài)、顏色上,也證實了我的判斷。 僅僅靠茶的形態(tài)、茶色,并不能評價這款茶的品質(zhì)如何,但對于賞心悅目而言,它算比較悅目了。 最后重點還是口感 易武茶被眾多茶友茶客茶博士們譽為“茶后”,都是說它柔和、細(xì)膩,但我認(rèn)為這應(yīng)該是說易武熟茶吧,反正對于易武生茶,我試過所謂2006年的、也試過2010年野生什么的以及不少其它朋友處收藏的,試過之后從來不這么認(rèn)為。 這款“易武丁家寨-2023年古樹”,口味上,首先是與我品過的易武茶同出一脈,起碼先被我認(rèn)可是“易武”出品; 其次,易武生茶并不柔和,這款也一樣,聞起來是一種揉過后的草青味,有人喜歡有人棄的那種,哈哈,對我還能接受; 再者,入口平淡的甜潤中帶著些苦(但沒有野生的澀酸),入喉也算平滑(也就是不難受),香氣不夠持久;甘味不多,要多喝幾杯后,才能體會到甘味。 相對年份久一點的易武生茶,一是色澤淡很多,二是苦味突出,三是茶香不夠持久(也就是泡4次以上就開始沒茶味飄出來了)。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易武的生茶,切記不要放太多,一般5-6克的味道就比較適合,太多易苦。 茶的酸甜苦澀 人生有酸甜苦辣,品茶也是酸甜苦澀。 總體來說這款丁家寨生茶,跟其他易武茶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也沒有什么獨特的優(yōu)勢。喜歡易武生茶的茶友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新茶價格適當(dāng),可以入些存一存。 品茶要選對時間,這款茶,個人建議不要在上午和晚間品,我建議是午餐后以及下午上班后一小時這段時間品比較好。千萬不要理解成助“消食”哈,這個時間段基本是在午未這兩個時辰段,也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口味不怕苦,也利于提神聚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