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方廣寺 寺為南岳最幽之佳境,四周修竹茂密,流水潺湲;鳥鳴喈喈,花香陣陣,置身其間,恍如生活在眾香國里,俗慮全消。寺側(cè)有“二賢祠”,蓋紀念南宋朱熹、張栻二先哲也。瞻仰遺址,不勝景行之至。中間兩聯(lián),皆一時之紀實之語,非泛言也。 扶杖重游方廣巔,不堪回首話前緣。 恨無才氣如三杰,那有風流繼二賢? 荒寺一僧談劫數(shù),清泉十里響潺湲。 曳裾不向權(quán)門去,自展蠻箋寫輞川。 賦蓮花峰 張栻 敬夫 玉井峰頭十丈蓮①,天寒日暮更清妍。 不須重詠洛神賦②,便可同賡③云錦篇④。 注釋 ①玉井峰頭十丈蓮:指蓮花諸峰環(huán)拱如井,又如蓮花盛開 在玉井之中。玉井蓮:古代傳說中華山峰頂玉井所產(chǎn)之 蓮。唐韓愈《古意》詩:“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 藕如船?!卞X仲聯(lián)集釋引韓醇曰:“《華山記》云:'山頂 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曰華山?!庇忠绞?舉注:“古樂府《捉溺歌》:'華陰山頭百丈井,下有泉 水徹骨冷。’”宋蘇軾《和陶飲酒》之九:“不如玉井蓮, 結(jié)根天池泥?!薄端疂G傳》第五十九回:“傍人遙指,云 池深內(nèi)藕如船;故老傳聞,玉井水中花十丈?!?nbsp; ②《洛神賦》: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的浪漫主義名 篇。洛神:洛水女神,傳為古帝伏羲氏之女宓(fú)妃 在洛水淹死后所化。 ③賡:連續(xù),繼續(xù)。 ④云錦篇:精美的詩篇。 和元晦詠雪 張栻 敬夫 兀坐竹輿穿澗壑,仰看石徑接煙霞。時閑故 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瓊玉花。 海上初還至南岳寄方廣首座① 釋洪覺范 天風吹笑落人間,白發(fā)新從死地還②。 往事暗驚 如昨夢,此生重復見名山。 倦禪想見崔嵬③坐,知法 應拋放縱閑。 初嚼芳鮮動詩思,一篇先寄倩君刪④。 注釋 ①首座:位居上座的僧人。 ②白發(fā)新從死地還:北宋政和元年(1111),丞相張商英、 節(jié)度使郭天信等因故獲罪,惠洪(洪覺范)禪師也因與 之交往密切而受牽連,遭流放海南瓊崖之處罰。政和三 年(1113),遇大赦,惠洪得以從海南北歸。 ③崔嵬:高大,高聳。 ④倩君刪:請你斧正。倩:請。 游方廣 顧璘 東橋 古木陰陰一徑微,寒溪十里帶殘暉。僧飯汲泉和雪煮,客堂明燭見云飛。田開白石①分千疊, 山擁青屏匝四維②。行盡衡峰多佛宇,無如此地好 歸依③。 注釋 ①田開白石:在巖石間開辟梯田。 ②四維:古代“禮、義、廉、恥”稱“四維”。此處指四 面八方。 ③歸依:歸順依附。又指佛教的皈依,即進入佛門成為佛 教徒所舉行的儀式。 又出方廣 顧璘 東橋 一宿霞門①便出山,泉聲雪色送余還。 金書② 向荷君王寵,石髓③難醫(yī)俗士顏。 洞府④逍遙塵土 外,冠裳⑤慚愧去留間。 武皇亦說捐妻子⑥,何事 吾人大作慳⑦。 注釋 ①霞門:指道家。此處指方廣寺。 ②金書向荷君王寵:佛教向來受到帝王的推崇。金書:用 金簡刻寫或金泥書寫的文字,亦指道教或佛教之經(jīng)典。 荷:承受,承蒙。 ③石髓:即石鐘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藥。 ④洞府: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⑤冠裳:官服,也指官職或官吏。 ⑥武皇亦說捐妻子:指梁武帝蕭衍崇信佛教,幾次舍身。 捐妻子:拋妻別子,遁入空門。捐:舍棄,拋棄。 ⑦慳(qi?。睿盒?,吝嗇。此處指留戀塵世的一切。 方廣寺次晦庵南軒二先生韻 鄒守益 東廓 石梁擊壤對青蓮①,月映疏林色更妍。驚起洞 龍五日雨②,山僧解誦白駒篇③。 飛泉日夜作龍吟,夢里疑聞廣樂④音。欲譜觀 瀾⑤翻古調(diào),宮商⑥歷亂眇難尋。 小醉山杯⑦同此夜,更深洞口白云還。開門月 下云舒卷,闔辟⑧乾坤一笑間。 洞口歸云隱薜蘿⑨,坐臨飛瀑起高歌。蓮花峰 下春如許,合與蓮坪寄一窩⑩。 四合煙云接大清瑏瑡,泉聲更挾迅雷聲。山前晴雨皆奇景,憎愛何勞更吝情! ①團欒:團聚。指朱、張等人歡聚于南岳衡山。 霜月次擇之韻 朱 熹 元晦 蓮花峰頂雪晴天,虛閣①霜清絕縷煙。 明發(fā)② 定知花簌簌③,如今且看竹娟娟④。 注釋 ①虛閣:面向虛空的樓閣。 ②明發(fā):黎明,平明。 ③簌簌:簇簇,叢叢。 ④娟娟:姿態(tài)柔美的樣子。 枯木次擇之韻 朱 熹 元晦 百年蟠木①老聱牙②,偃蹇③春風不肯花④。 人道心情頑似汝,不須持向我儂⑤夸。 注釋 ①蟠木:盤繞彎曲而難以制成用品的樹木。 ②聱牙:本意為文詞艱澀難讀。此處形容樹木枝干和杈丫 參差不齊的樣子。聱:話不順耳。 ③偃蹇:清高。 ④花:開花。 ⑤我儂:吳方言。我。 夜宿方廣聞長老守榮化去①敬夫感而賦詩因次其韻 朱 熹 元晦 拈椎豎拂②事非真,用力端須③日日新。 只磨 虛空打筋斗④,思君辜負百年身。 注釋 ①化去:去世。 ②拈椎豎拂:拈椎:典故出《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 佛》:“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 才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 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那個文殊?’迦葉無對?!?椎:敲打東西的器具。佛教的規(guī)矩,在說事之前,應先 擊一下椎,才能白事。與在課堂、會議上舉手發(fā)言一 樣。豎拂:高僧談禪說理時豎起拂塵,用以難倒對方。 ③端須:確實要。 ④虛空打筋斗:表示不務(wù)實。 蓮花峰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月曉風清墮白蓮①,世間無物敢爭妍。 何如今 夜風頭雪,撩得新詩續(xù)舊篇。 注釋 ①白蓮:指蓮花群峰。 方廣睡著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風簷①雪屋澹②無情,巧作寒窗靜夜聲。 倦枕 覺來聽不斷,相看渾欲③不勝清。 注釋 ①簷:同“檐”。 ②澹:恬靜、安然的樣子。 ③渾欲:簡直要。 感向子平①事 朱 熹 元晦 翩然遠岳恣游行,慨想當年向子平。我亦近 來知損益②,只將懲窒③度余生。 注釋 ①向子平:東漢高士向長,字子平,隱居不仕,子女婚嫁 之后,遂漫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終。 ②損益:得失。 ③懲窒:即懲忿窒欲,指克制憤怒,抑制嗜欲。忿:憤 怒。窒:阻塞,堵死,抑止。 殘雪未消次擇之韻 朱 熹 元晦 腳底悲風①舞凍鴉,此行真是躡蒼霞②,仰頭 若木③敷瓊?cè)~,不是人間玉樹花。 注釋 ①悲風:凄厲的寒風。 ②蒼霞:青云。 ③若木:傳說中的神木。 宿方廣寺 張 栻 敬夫 俗塵元①迥隔②,景物自天成。山近四圍碧, 自方廣過南臺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素云留青壁①,蒼霞對赤城②。我來林壑晚, 人說夜燈③明。貝葉④無心得,蒲人⑤有舊盟。咄 哉⑥寧負汝,安敢負吾生! 注釋 ①青壁:深色的崖壁。青:深綠色或黑色。 ②赤城:土石色紅、形狀如城墻的山。 ③夜燈:同后文之“神燈”“炯夜燈”。是出現(xiàn)在名山的一 種奇特的自然現(xiàn)象。 ④貝葉:貝葉棕(又名貝多樹)的葉片,經(jīng)特殊工藝制作 后,在上面刻寫經(jīng)文,用繩子穿成冊,可保存數(shù)百年之 久。貝葉經(jīng)最早出現(xiàn)在印度,后隨佛教傳入中國。 ⑤蒲人:史籍中對少數(shù)民族布朗族﹑德昂族的泛稱。即古 代的百濮。 ⑥咄哉:奇怪了。 方廣版屋① 朱 熹 元晦 秀木千章倒②,層甍③萬瓦差④。 悄無人似 玉⑤,空詠小戎詩⑥。 注釋 ①版屋:同“板屋”,用木板蓋的房屋。 ②千章倒:成百上千棵樹倒下來了。指蓋版屋使用了很多 木材。章:棵,根。 ③甍:屋脊。 ④差:依次排列。 ⑤悄無人似玉:四周一片寂靜,見不到像玉一樣溫潤、堅 毅的人。 ⑥小戎詩:《詩經(jīng)·秦風》有詩名《小戎》,描寫婦女對出 征西戎的丈夫的思念,中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 其板屋,亂我心曲”之句。小戎是周代兵車的一種。走 在前面的車叫大戎,跟在后面的叫小戎。朱熹借用《小 戎》的典故,抒發(fā)懷才不遇之感。 作者簡介:譚民政(1964—),男,湖南衡東人,從事湖湘文化與船山研究。 ①石梁擊壤對青蓮:中國上古時代有歌謠名《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 我何有哉?”贊頌自給自足的優(yōu)閑生活。擊壤是中國古 代的一項投擲游戲,其產(chǎn)生大約與狩獵有關(guān)。 ②五日雨:長時間降雨。 ③白駒篇:指《詩經(jīng)·小雅·白駒》,《毛詩序》認為是大 夫刺宣王不能留用賢者于朝廷。朱熹認為是寫“賢者之 去而不可留”。今人余冠英則認為是留客惜別。 ④廣樂:盛大之樂,多指仙樂。 ⑤欲譜觀瀾:想譜一曲豪邁的樂章。瀾:大波浪。 ⑥宮商: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泛指音樂、樂曲或音律。 ⑦山杯:以竹節(jié)、葫蘆等制作的粗陋飲器。 ⑧闔辟:閉合與開啟。 ⑨薜蘿: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 木或屋壁之上。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⑩合與蓮坪寄一窩:真想在蓮花峰下搭個窩棚住下來。 瑏瑡大(tài)清:即“太清”,指天空。“大”同“太”。 住方廣九日悠悠苦不能舍遺①以是詩 羅洪先 念庵 坐石忽忘去,買山②無后期。 不憐生是寄③, 翻以愛為悲。 門憶曾題處,松看初長時。 千山風 與月,來者自棲遲④。 注釋 ①遺(wèi):贈予。 ②買山:指賢士歸隱。 ③生是寄:生命短促,就象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 ④棲遲:留戀。 訪方廣寺大方①靜室住一日 羅洪先 念庵 一徑遠微微,深林自掩扉。結(jié)茅鄰虎穴,積 葉臥牛衣②。 苦藥朝存食③,寒藤夜獨歸。無心答 問語,誰辨萬緣④非。 注釋 ①大方:疑為和尚名。 ②牛衣:給牛御寒、遮雨的覆蓋物,指簡陋的衣物。 ③存食:積存的糧食。 ④萬緣:一切因緣。 出方廣作 羅洪先 念庵 齋心①逾一七②,經(jīng)義破三千③。黃葉石間路, 青松山下泉??陀纬瘡湍?,禪定日如年?;厥诅?鳴處,深林隔四天④。 注釋 ①齋心:祛除雜念,使心神凝寂。 ②一七:七天。 ③三千:指經(jīng)卷之多。也可指佛教的大千世界。 ④四天:四方的天空。亦可引伸為佛教的“四禪天”,即 修習禪定者達到的四重境界。 次尹洞山韻追憶朱張二先生 雪中宿此愴懷遂志詩末 羅洪先 念庵 青蓮結(jié)宇白云隈①,大士何年說法臺②。 瀑 水③峰頭堪獨往,石房松下④定誰開。深潭咒雨⑤ 龍能聽,別院⑥分齋鳥自來。立雪⑦有懷人不見, 山高歲廣⑧重遲回⑨。 注釋 ①隈:山或水彎曲的地方。 ②大士何年說法臺:方廣寺后的妙高峰上,有梁代惠海尊 者誦經(jīng)處。側(cè)后天臺峰上亦有隋代高僧智拜請《楞嚴 經(jīng)》的拜經(jīng)臺。 ③瀑水:瀑布,流瀉之水。 ④石房松下:松樹下的石房子。 ⑤咒雨:念咒祈雨。 ⑥別院:主宅院之外的同屬于一個主人的宅院。 ⑦立雪:恭敬地向老師求教的誠意。緣自“程門立雪”的 故事。本句講懷念先賢,卻不見古人。 ⑧ 山高歲廣:喻空間和時間的久遠距離。 ⑨遲回:徘徊。 題嘉會堂 湛若水 甘泉 二賢并生世,于此際嘉會。七日與朋來,唱酬固 尚在。我生何不辰①,獨立無朋輩。憶昔陽明子②, 相期將有待③。時勢倏變更,至今有遺悔。二賢祠下 樹,勿剪與勿敗。悠悠千古心,泉樾④系感慨。 注釋 ①不辰:不得其時。 ②陽明子: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明代哲學家、 思想家、軍事家。陽明子是他的別號。嘉靖初年,王陽 明曾率門生來南岳講學,衡岳士大夫從學者百余人。 ③相期將有待:相約而期待。 ④樾:路旁遮陰的樹。 泉鳴永夜清。月華侵戶冷,秋氣與云橫。曉起尋 歸路,題詩寄此情。 注釋 ①元:根本。 ②迥隔:遠遠隔絕。 和元晦后洞山口晚賦 張 栻 敬夫 石裂長藤瘦,山圍野路深。寒溪千古思,喬 木四時陰。 更得尋幽侶,何妨擁鼻吟①。笑看云出 岫,誰似此無心②。 注釋 ①擁鼻吟:《晉書·謝安傳》:“安本能為洛下書生詠,有 鼻疾,故其音濁,名流愛其詠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敩 (xiào,意同“效”)之?!鳖愃朴凇皷|施效顰”。后以 “擁鼻吟”指用雅音曼聲吟詠。 ②笑看云出岫(xiù),誰似此無心:此句借用陶淵明《歸 去來兮辭》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語 意,喻閑適自在的生活。岫:有巖穴的山。 自方廣過南臺 張 栻 敬夫 兩寺清聞磬①,群峰石作城。風生云影亂,猿 嘯月華明。香火遠公社②,江湖鷗鳥③盟。是中俱 不著,俯仰見平生。 注釋 ①磬: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 經(jīng)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 ②遠公社:晉代高僧慧遠于廬山東林寺結(jié)白蓮社,又名遠 公社。 ③鷗鳥盟:即“鷗盟”,與鷗鳥為友。指隱居江湖。鷗鳥 是一種水鳥,逍遙飛翔于水面,是古代文人追求自由閑 適人生理想的象征。 和元晦版屋 張 栻 敬夫 茸蓋非陶埴①,年深自碧差②。如何亂心曲③, 不忍誦秦詩④。 注釋 ①茸蓋非陶埴(zhí):長滿細柔青苔的屋面,并不是陶瓦 蓋成。茸:細毛。陶埴:燒制磚瓦。埴:粘土。 ②碧差(cī):青綠色而層次分明。差:依次排列。 ③心曲:指內(nèi)心深處或心事。 ④秦詩:指《詩經(jīng)·秦風·小戎》,中有“言念君子,溫 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之句。本句意為:為了 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我不愿慷慨悲歌。 方廣道中半嶺少憩 張 栻 敬夫 半嶺籃輿①少駐肩②,眼中已覺渺云煙。上頭 更盡無窮境,非是人間別有天。 注釋 ①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著行走,類似后世的轎子。 ②少駐肩:停下腳步,卸下籃輿,稍事休息。少:稍稍, 稍微。 道中景物甚勝吟賞不暇因復作此 張 栻 敬夫 支筇①石壁聽溪聲,卻看云山萬疊新。總是詩 情吟不徹②,一時分付與吾人。 注釋 ①支筇(qiónɡ):柱著竹杖。筇:一種竹子,實心,節(jié)高, 可以做手杖。 ②不徹:不盡,不完。 崖邊積雪取食清甚賦此 張 栻 敬夫 陰崖積雪射寒光,入齒清甘得味嘗。應是山 神知客意,故將瓊液沃詩腸。 和元晦雪壓竹韻 張 栻 敬夫 山行景物總清奇,知費山翁幾許詩。雪急風 號聯(lián)騎日,月明霜凈倚闌時。 和元晦懷定叟戲作 張 栻 敬夫 路入青山小作程①,每逢佳處憶吾人②。山林 朝市③休關(guān)念④,認取臨深履?、萆怼?/p> 方廣道中半嶺小憩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不用洪崖①遠拍肩,相將一笑俯寒煙②。向來 活計③蓬蒿底,浪說④江湖極目天⑤。 注釋 ①洪崖:傳說中的仙人名。晉郭璞《游仙詩》:“左挹浮丘 袖,右拍洪崖肩?!?②俯寒煙:從半山俯視山谷里的霧靄。 ③活計:工夫,或宗教徒修行的功課。 ④浪說:別說。 ⑤極目天:視力所能達到的天空最高最遠處。 道中景物甚勝吟賞不暇敬夫有詩因次其韻 朱 熹 元晦 穿林踏雪覓鐘聲,景物逢迎步步新。隨處留 情隨處樂,未妨聊作苦吟人。 崖邊積雪取食清甚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落葉疏林射日光,誰分殘雪許同嘗。平生愿 學程夫子①,恍憶當年洗俗腸②。 注釋 ①程夫子:程顥(1032—1085),北宋人,字伯淳,世稱 明道先生。宋代大儒、理學家、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 稱“二程”。封“先賢”,配祀孔廟。 ②洗俗腸:程顥《長嘯巖中得冰以石敲餐甚佳》:“車倦人 煩渴思長,巖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塵勞久,乞與云 膏洗俗腸。”云膏:道家指雨露?;蛑覆?。 后洞雪壓竹枝橫道 朱 熹 元晦 石灘①聯(lián)騎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詩。后洞今 朝逢折竹,卻思聯(lián)騎②石灘時。 注釋 ①石灘:疑為今湘鄉(xiāng)市梅橋鎮(zhèn)水潭村之石塘鋪。 ②聯(lián)騎:并乘。 方廣奉懷定叟① 朱 熹 元晦 偶來石稟峰頭寺,忽憶畫船齋里人。城市山 林雖一致,不知何處是真身②。 注釋 ①定叟:張枃(jìn)(1140—1197),字定叟,張栻堂弟。 曾任煥章閣學士、知襄陽府;徽猷閣學士、知建康府, 復命還襄陽;寶文閣學士、知平江府,未行,改知建康 府;龍圖閣學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進端明殿學 士,復知建康府等。 ②真身:本來面目。 方廣圣燈①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神燈照夜惟聞?wù)f,皓月當空不用尋。個②里忘言真所得,便應從此正人心。 注釋 ①圣燈:又名“佛燈”“神燈”,是出現(xiàn)在名山的一種奇特 的亮光。 ②個:這。 羅漢果①次敬夫韻 朱 熹 元晦 目勞足倦登喬岳②,吻燥腸枯到上方③。從遣 山僧煮羅漢,未妨分我一杯湯。 注釋 ①羅漢果:此處指羅漢芋,即魔芋。 ②喬岳:本指泰山,后泛指高山,此處指南岳衡山。 ③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內(nèi)室。此處借指佛寺,即方廣寺。 壁間古畫精絕未聞有賞音者 朱 熹 元晦 老木樛枝①入太陰②,蒼崖寒水斷追尋。千年 粉壁塵埃底,誰識良工獨苦心。 注釋 ①樛(jiū)枝:向下彎曲的樹枝。樛:向下彎曲的樹木。 ②太陰:常指月亮,或極盛的陰氣。 泉聲次林擇之韻 朱 熹 元晦 空巖寒水自悲吟,遙夜何人為賞音。此日團 欒①都聽得,他年離索試追尋。 寄方廣寺朱張精舍 蔡汝南① 白石 秋風吹夢到名山,卻在千峰萬壑間。緣寄薜 蘿思久結(jié),身嬰②符竹③迥④難攀。并游先覺⑤曾投 跡,趺坐⑥禪僧自閉關(guān)。偶上江樓見蒼翠,分明猶 許眼光閑。 注釋 ①蔡汝南(1516—1565):字子目,號白石,湖州德清人。 明嘉靖年間進士。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衡州,官至 南京工部右侍郎。 ②嬰:觸,纏繞。 ③符竹:漢時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師,左與郡國。凡發(fā)兵 用銅虎符,其余征調(diào)用竹使符。后因以“符竹”指郡守 職權(quán)。此處指公務(wù)纏身。 ④迥:遙遠。 ⑤先覺:事先認識覺察的人;覺悟早于常人的人。 ⑥趺(fū)坐:盤腿端坐。全稱是結(jié)跏趺坐,是僧人坐禪 入定的姿勢。 宿方廣 駱堯知① □□ 夙駕②初登岳,從師幾杖③新。槲香④薄日色, 溪溜⑤聽天鈞⑥。采藥云迷路⑦,攀林月在身。哲 人應識我,不是浪游人。 注釋 ①駱堯知:字君舉,樂昌縣人,湛甘泉弟子,曾于明嘉靖 二十三年(1544)隨湛訪南岳。此名之后所缺兩字疑為 “君舉”。 ②夙駕:清早駕車出發(fā)。夙:早。 ③幾杖:坐幾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為敬老之物, 亦用以借指老人。 ④槲(hú)香:槲樹的清香。槲:落葉喬木或灌木,木材 堅硬。葉可喂柞蠶,樹皮可做染料,果實可入藥。 ⑤溪溜:溪水滑流的聲音。溜:滑行。 ⑥天鈞:指鈞天廣樂,神話中的一種天界音樂。此處指 天籟。 ⑦采藥云迷路:采藥人在云霧中迷失了去路。南朝謝靈運 《巖下贊》有“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之句。 二賢祠同訥溪和念庵韻 劉 陽 三峰 石閣云分住,嵩堂①月每期。不緣閑榻戀,因憶古人悲。千載憐真緒②,百年虛壯時。莫為分手 計,已惜對床③遲。 注釋 ①嵩堂:高大寬敞的殿堂。 ②真緒:精妙的理論和思想。 ③對床:兩人對床而臥。喻相聚的歡樂。 留紫云方丈 劉 陽 三峰 雪久琴生潤,云來戶且扃①。澗緣龍氣紫,峰 作藕花②青。石畔收蒟蒻③,松根斸④茯苓⑤。山中 留客住,渾不世間營⑥。 注釋 ①扃(jiōnɡ):從外面關(guān)門的閂、鉤等。此句指云氣涌來, 暫且將門關(guān)上。 ②藕花:蓮花。 ③蒟蒻(jǔruò):即魔芋,可入藥,也可作食品。 ④斸(zhú):挖、砍。 ⑤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 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 ⑥營:謀求。指對世俗利益的追求。 次念庵太史韻 陳慶□① 西塘 登山殊不厭,只恐負幽期②。一入諸天寂,能 忘萬劫③悲。澗深石涌處,松老鶴來時。竊憶高賢 遠,因憐躡履④遲。 注釋 ①陳慶□:《南岳二賢祠志》作“陳慶”。陳慶,字履旋, 江西永豐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官至山東按 察使、廣西左布政使、太常寺卿。 ②幽期:隱逸之期約。 ③萬劫:佛教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一個過程為一劫,萬 劫就是萬世的意思。 ④躡履:趿拉著鞋,表示心情迫切、步履匆匆。 方廣次韻 王希賢 西溪 到來不擬有佳山,鐘磬迎云紫翠間。因記十 年曾眺賞①,還期八月可躋攀。崖云多事仍①作程:立法度,做準則。 ②吾人:此人,指定叟。按:本句“佳處”,四庫本《南 岳倡酬集》作“佳趣”。 ③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名利之場或塵世。按:四庫本 《南岳倡酬集》作“城市”。 ④關(guān)念:關(guān)心掛念。 ⑤臨深履?。好媾R深淵,腳踩薄冰。比喻小心謹慎,惟恐 有失。 方廣圣燈 張 栻 敬夫 陰壑①傳聞炯夜燈②,幾人高閣費追尋。山間 光景抵常③事,堪笑塵寰萬種心④。 注釋 ①陰壑:幽深、背陽的山谷。 ②炯夜燈:照亮夜間的神燈。炯:光明,明亮。 ③抵常:平常。 ④萬種心:諸多欲念和思慮。 賦羅漢果 張 栻 敬夫 黃實累累本自芳,西湖名字著諸方①。里稱勝 母②吾嘗避,珍重山僧自煮湯。 注釋 ①諸方:各個地方。 ②勝母:古地名?!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臣聞盛飾 入朝者不以利污義,砥厲名號者不以欲傷行,故縣名勝 母而曾子不入,邑號朝歌而墨子回車?!彼抉R貞索隱: “《淮南子》及《鹽鐵論》并云里名勝母,曾子不入,蓋 以名不順故也?!?/p> 和元晦詠畫壁 張 栻 敬夫 松杉夾路自清陰,溪水有源誰復尋。忽見畫 圖開四壁,悠然端①亦慰予心。 注釋 ①端:確實。 和擇之賦泉聲 張 栻 敬夫 試問今宵澗底聲,何如三嘆有余音①!堂中衲 子②還知否,月白風清底處③尋? 注釋 ①三嘆有余音:指音樂的美妙。語出《禮記·樂記》:“清 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nbsp; ②衲子:僧人。 ③底處:何處。 和擇之賦霜月 張 栻 敬夫 月華明潔好霜天,遙指層城①幾暮煙。妙意此 時誰與寄,美人湘水隔娟娟②。 注釋 ①層城:高山之巔。 ②美人湘水隔娟娟:典出杜甫《寄韓諫議》:“美人娟娟隔 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以美人隱喻賢能之士,抒發(fā) 了懷才不遇的情緒。娟娟:姿態(tài)柔美的樣子。 和擇之賦枯木 張 栻 敬夫 陰崖虎豹露須牙,元①是枯槎②著蘚花③。不 向明堂④支萬祀⑤,玄冬⑥苦節(jié)未須夸。 注釋 ①元:原來。 ②枯槎:老樹的枝杈。 ③蘚花:苔蘚開的花,或指苔蘚如花。 ④明堂: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 祀、慶賞、選士、養(yǎng)老、教學等大典,都在此舉行。 ⑤萬祀:萬代。祀:世,代。 ⑥玄冬:“玄”為黑色,古代以四方為四季之位,北方冬 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別稱“玄冬”。 聞方廣長老化去有作 張 栻 敬夫 夜入精藍①意自真,上方②一笑正清新。山僧 忽復隨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注釋 ①精藍:佛寺或僧舍。精,精舍;藍,阿蘭若,佛寺。 ②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內(nèi)室。 次朱張二先生韻 蔣 信① 道林 題品從人謾擬蓮②,中天秀色謝佳妍③。角 巾④晚對蒼煙里,不記蓮翁愛樂篇⑤。 注釋 ①蔣信(1483—1559):字卿實,號道林,人稱正學先生。 明代中晚期著名心學家、教育家。常德人。嘉靖進士。 授戶部主事,轉(zhuǎn)兵部員外郎,后任四川僉事,升貴州提 學副使。初從王守仁游,后師事湛若水,兩次隨湛游南 岳。曾到石鼓書院講學。其學重踐履,不事虛談。認為 “宇宙只是一氣”,“凡言命、言道、言誠、言極、言仁, 皆指氣而言”。著有《桃岡日錄》。 ②題品從人謾擬蓮:品評這座峰,按照他人的看法,順勢 將之比作蓮花。題品:品評。謾:輕謾。此處作隨意、 順勢解。擬:比擬。 ③佳妍:壯美,壯麗。 ④角巾:方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借指隱 士或布衣。 ⑤蓮翁愛樂篇:指周敦頤作《愛蓮說》。 次東廓 蔣 信 道林 鞭鶴①同誰出薜蘿,石泉云外和予歌②。太清 清處堪同住,不用青錢③買竹窩④。 注釋 ①鞭鶴:猶言跨鶴、騎鶴。道教認為得道后能騎鶴飛升。 此處指超凡脫俗的風骨神采。 ②和(hè)予歌:響應我的詠唱。和:回應他人的詩歌, 如和詩一首。 ③青錢:古代貨幣,為銅、鉛、錫合金所制。 ④竹窩:簡陋的住處。 次石泉 蔣 信 道林 嘉會堂高圍石林①,泉分卓錫下云森②。拈將 圣訓③君同領(lǐng),落盡燈花④夜幾深。末徑可憐空語 佛⑤,多年卻恐未知心。如今獨喜石泉子,肯為疏 狂和不禁⑥。 注釋 ①圍石林:指嘉會堂后高處石壁環(huán)繞。 ②泉分卓錫下云森:泉水就像從錫杖擊開的巖石中飛流直 下,注入森森云氣之中。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 出所用。法師云游時皆隨身執(zhí)持錫杖,掛單某處,稱 “住錫”或“卓錫”。云森:云氣森森。 ③圣訓:圣人的教導,指儒家相傳的訓諭。 ④落盡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 一朵閃亮的小花。 ⑤語佛:談經(jīng)論佛。 ⑥不禁:沒有禁忌。 佛地前有古器因擬林上人種蓮有作 陳大綸① 豹谷 諸峰覽下來,愛此方廣好。青蓮天雨花②,大 地云根③抱。繇旬④高四百,人間跡如掃⑤。移種 古佛地,堪為證果⑥笑。永結(jié)無心⑦盟,坐忘天 地老。 注釋 ①陳大綸:舒城人,嘉靖年間任福州、韶州知府。 ②雨花:佛教故事說,佛祖說法,諸天降花,滿空而下。 ③云根:深山云起之處。 ④繇旬:梵文yojana的音譯,是古印度計程單位。一繇旬 的長度,我國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說。 ⑤如掃:好像被人掃過一樣。比喻十分徹底,一點不剩。 ⑥證果:佛教語,指證入果位。即以正智契合真理,進入 佛、菩薩、聲聞、緣覺等境界。 ⑦無心:佛教語,指解脫邪念的真心。 二賢次韻 高 簡 太鶴 明月一輪擔滿肩,高秋此夕盡飛煙。穿林冉冉蓮花下,獨立祠前別有天。 方 廣 歐陽繼 □□ 信宿留方廣,秋容別市城。高風寒葉墜,新 月夜堂明。蟲韻①偏依石,螢飛卻近楹②。與僧談 夢幻,真覺愧浮名。 注釋 ①蟲韻:蟲鳴的韻律。 ②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⑨初看若木懸:大風吹得樹木彎斜,就像懸掛在崖壁上。 ⑩洪川:大河,此處指湘江。也可指山下的平野。 瑏瑡法筵:指講經(jīng)說法者的座席,引申為講說佛法的集會。 瑏瑢桑下寧三宿:佛教語“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 也”,其意思是說:僧人不得在同一棵桑樹下接連住宿 三個夜晚,免得時日既久而生留戀之情。此句反其意而 用之,喻擋不住衡山的魅力。 瑏瑣源: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瑏瑤武陵舷:武陵漁夫停在桃花源洞口的船。舷:船的左右 兩側(cè),此處代指船。 二賢祠次韻 周贊春 下山復踵①踏前肩,勢便乘高破霧煙。趨至蓮 花峰頂坐,旋開遍地井中天。 注釋 ①復踵:走在后面的人的腳跟。踵:腳后跟。 方 廣 楊 鶴 修齡 千巖萬壑竅玲瓏,云氣乘噓①能混蒙②。若向 名山搜地脈③,六根④何處不靈通。山中歸臥武陵 春⑤,倦鳥閑云自在身。靜里閉門惟打睡⑥,起時 還作灌園人⑦。 注釋 ①噓:慢慢地吐氣,呵氣。 ②混蒙:模糊、不分明貌。 ③地脈:風水學的用詞。此處指山水勝景。 ④六根:又作六情。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 覺器官或認識能力。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 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 ⑤武陵春:語出東晉陶潛《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 人捕魚為業(yè)?!庇魇劳馓以匆话愕纳骄由?。 ⑥打睡:打瞌睡,睡覺。 ⑦灌園人:出自《莊子·天地篇》所說的漢陰丈人“抱甕 灌園”的故事,比喻安于簡陋的淳樸生活。 宿凝然方丈 楊 鶴 修齡 今夕眠何處?眾山作人語①。八月潮聲枕上 三峽倒天池。丹鼎④銀為冶,龍頭雪作維⑤。從來 堪洗衲,即此濯纓宜⑥。 注釋 ①李燾(1544—1625):字若林,號斗野,廣東河源縣人。 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官至云南巡撫。萬歷八年 (1580),李燾任衡州府知府。曾填修南岳廟后的接龍 橋,后人于岳廟左側(cè)建李公祠紀念他。。 ②一泓:清水一片或一道。 ③宿海:大海。宿:大的。 ④丹鼎:古代道士煉丹用的爐鼎。道教中以煉金丹求仙為 主的各道派通稱丹鼎派,又稱“金丹道教”,早期理論 著作《周易參同契》,被該派奉為萬古丹經(jīng)王。 ⑤龍頭雪作維:聳立的峰頂就像用雪堆成。龍頭:龍形頂 端,此處指大山之巔。維:保持。 ⑥即此濯纓宜:《孟子·離婁》中有《孺子歌》:“滄浪之 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p> 次張孝廉無名方廣同宿見贈之作 岳和聲 行盡七千里,山中才見君。岳開蓮作寺,人 散咳為云①。劍喜雌雄合②,星占吳越③分。不緣 清夜坐,自性得聞聞④。 注釋 ①咳為云:山中霧氣濃重,好像咳嗽呼出的熱氣凝成的 煙云。 ②劍喜雌雄合:相傳春秋時吳人干將、莫邪夫婦鑄二劍, 雄號干將,雌號莫邪。干將進雄劍于吳王而自藏雌劍。 雌劍時悲鳴,憶其雄。這就是有名的“雌雄劍”。 ③吳越:春秋吳國、越國的并稱。因吳越兩國時相攻伐, 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④自性得聞聞:佛教經(jīng)典《楞嚴經(jīng)》第六卷中有經(jīng)文: “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毙允侵肝覀冏约旱恼嫘?、 內(nèi)在的本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就是六根的根 性。要透過看到的東西,再用耳聞來得其本質(zhì)。 岳儀部①過山齋夜談 張 博 無名 世外逃喧地,林開識使君。言尋南岳勝,更 踏萬山云。瀹茗②留趺坐③,高談入夜分。何緣調(diào) 流水,得向靜中聞! 注釋 ①岳儀部:指岳和聲。儀部:明初禮部所屬四部之一,亦 用為對禮部主事及郎中的別稱。 偶來何見去何聞②,耳畔清泉眼畔云。山色有 情能戀客,竹門將別卻憐君。瘦筇③又逐孤鴻遠, 浪跡如還落葉紛。塵土無心留姓字,碧紗休護壁 間文。 注釋 ①趙貞吉(1507—1576):號大洲,四川內(nèi)江人。嘉靖十 四年(1535)進士,授翰林編修。官至禮部尚書、文淵 閣大學士。 ②偶來何見去何聞:語出《世說新語·簡傲》:“鐘士季精 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鐘要于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 康方大樹下鍛,向子期為佐鼓排,康楊槌不輟。傍若無 人,移時不交一言。鐘起去??翟唬汉嗡劧鴣??何所 見而去?鐘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③瘦筇:指手杖。筇竹,節(jié)高桿細,故稱“瘦筇”。 再游方廣 陳惟順① 南崖 泉流百折澗,云擁萬重山?;⒑痫L生地,烏 啼月滿關(guān)。蕙蘭吹嶺氣,杖屨失愁顏。天縱山人② 興,葛巾③任往還。 注釋 ①陳惟順:字南崖,明代攸縣人。官至光祿丞。嘗隨湛甘 泉至廣南受學。著有《尚書問》、《南崖摘稿》。 ②山人:一般指隱士,常作古代學者士人的雅號。也可用 于自謙,意指山野之人。 ③葛巾:以葛布制成的頭巾。此處指戴頭巾的人。 游方廣 尹 臺 洞山 衡岳峰陰萬翠隈,幽林危剎①倚天臺。水搖樹 色煙中落,山作瑤蓮②石上開。終夜星河朱宿③拱, 高秋云霧黑潭④來。欲辭簪紱⑤隨猿鶴⑥,留語老 僧待客回。 注釋 ①危剎:高聳的寺宇。此處指方廣寺,其右后為天臺峰。 剎是梵語“剎多羅”的簡稱,指佛寺。 ②瑤蓮:瑤池的蓮花?,幊厥莻髡f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③朱宿:指朱雀,又名朱鳥,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 宿的總稱。宿:星座。 巒氣亦沉。僧來穿鳥道①,香發(fā)出松林。坐聽清泉 瀉,何煩絲竹②音。 注釋 ①鳥道:只有鳥才能飛越的路,比喻狹窄陡峻的山間 小道。 ②絲竹:弦樂器與竹管樂器的總稱,亦泛指音樂。 游方廣 郭都賢① 天門 見所見而去②,問予何太忙。度云聞石語,吸 露帶甌香③。衲洗靈泉水,灰飛古道場。蓮花從火 現(xiàn),佛法應重光。 注釋 ①郭都賢:字天門,湖南益陽人。明天啟二年(1622)進 士,崇禎十二年(1639)督學江西。明亡后落發(fā)為僧, 號頑石,又號些庵和尚。博學強記,工詩文,書法瘦 硬,善繪畫,寫松、蘭、竹尤妙。 ②見所見而去:典出《世說新語·簡傲》:鐘會先前不認 識名士嵇康,便邀請當時一些才德出眾人士一起去尋 訪。碰上嵇康正在大樹下打鐵,見鐘會一行前來,繼續(xù) 揮動鐵槌,過了好一會也不和鐘會說一句話。鐘會起身 要走,嵇康才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 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③甌香:指寺中香爐里飄出的香氣。甌:器皿,指杯或 小盆。 洗衲池 郭都賢 天門 萬壑千峰翠靄遮,上方旁擁碧蓮花。塵夫不解無生法①,洗衲池邊自吃茶②。 注釋 ①無生法:佛教語。即無生法忍,或簡稱無生忍,是“無 生無滅法忍”的簡略。意為領(lǐng)會“一切法不生不滅”之 理,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中道實相上不動不退。 ②自吃茶:出自唐代趙州(今屬河北省趙縣)從諗和尚 “吃茶去”的禪宗公案?!吨冈落洝罚河猩节w州從諗禪 師處,僧曰:“新近曾到此間么?”曰:“曾到?!睅熢唬?“吃茶去?!庇謫柹唬骸安辉健!睅熢唬骸俺圆?去?!焙笤褐鲉栐唬骸盀樯趺丛揭苍瞥圆枞?,不曾到也 云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p> 方廣 對月瀉②滋珠蕊③,紫霧晴分④潤玉林⑤。長向藤蘿看虎 伏,忽乘風雨聽龍吟。青蓮玉井華峰⑥上,安得驂 鸞⑦一往尋? 注釋 ①黃廷用(1499—1566):字汝行,號少村,晚年又號四 素居士,福建莆田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進士,嘉 靖三十三年(1554)調(diào)任衡州通判。官至光祿寺卿、工 部右侍郎。有《少村漫稿》傳世。 ②銀濤夜瀉:月華如流水從夜空傾瀉而下。銀濤:比喻月 光照耀。 ③珠蕊:珍珠般的花朵。 ④紫霧晴分:紫色的霧靄被陽光分散開來。 ⑤玉林:玉石之林。指參差不齊的石山。 ⑥華峰:指蓮花峰。亦可解作華山。 ⑦驂鸞(cān?。欤酲ⅲ睿汗糯赶扇笋{馭鸞鳥云游。驂:駕在 車前兩側(cè)的馬。 宿方廣題朱張二先生祠 曾朝節(jié) 直齋 復峰①危岳極攀緣,忽到靈山有洞天。一自西 方開白社②,遂令東土涌青蓮。周羅③花瓣應為供, 清凈天香總似禪。徹夜雨聲眠不得,誰知幽響過 流泉。 注釋 ①復峰:層巒疊嶂。 ②白社:白蓮社的省稱。 ③周羅:環(huán)繞排列。 偕從兄汝禹暨伍學父歐用卿周振南同游方廣 鄒德溥① 泗山 萬山盤翠隱琳宮②,挈侶尋幽興不窮。曲磴千 層枯木里,飛泉百道亂巖中。香臺③漠漠生虛白④, 仙梵⑤微微入遠空。欲問真如⑥無一字,覺來步步 是玄同⑦。 注釋 ①鄒德溥:字汝光,江西安福人,鄒守益之孫。萬歷十一 年(1583)進士,入翰林任編修,因參與修《職方志》, 遷司經(jīng)局洗馬,輔導太子。所薦人才不少成為公卿名 臣,人稱其有伯樂之才識。他撰寫的《易會》收入《四 庫全書》。王船山的父親王朝聘曾從學于鄒德溥。 ②琳宮: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此處指方廣寺。 ③香臺:燒香之臺。佛殿的別稱。 斜日疏林曉色青,鳥驚殘夢墜寒聲。橋頭坐 看云歸洞②,感動經(jīng)營(動我平生)邱壑③情。 注釋 ①石梁橋:在方廣寺前澗水上。 ②洞:大山的幽深廣闊處。 ③邱壑:深山與幽壑。多借指隱者所居。 方廣奉和東廓 張 術(shù) 秋泉 萬里無云渺太清①,鳳簫②何處奏天聲。游人 到此渾忘卻,吸露餐霞③物外情④。 注釋 ①太清:天空。又指天道。 ②鳳簫:即排簫。以竹為之,參差如鳳翼,故名。 ③吸露餐霞:吸飲露水,餐食日霞。指超塵脫俗的仙家 生活。 ④物外情:超出世俗生活之外的情愫。 疾風甚雨修祀南岳時乃大霽天映山青 因得復往蓮花峰奉禮朱張二夫子 毛紹綸 鶴汀 鐘傳方廣蓮花下,云壑行回徑路長。千載高 賢游賞地,蕭森草樹又斜陽①。 注釋 ①蕭森草樹又斜陽:喻世事滄桑。辛棄疾《永遇樂·京口 北固亭懷古》:“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p> 方廣寺謁晦庵南軒祠柬諸同志① 張居正 叔大 兩賢異鄉(xiāng)域②,千里還相求。只為戀徒侶③, 能忘路阻修④。我行躡遺跡,仰見祠屋幽。高山近 可仰,嘉會亦綢繆⑤。俯首念疇昔,戚戚懷殷憂⑥。 影自相沉。以我倚松意,知師洗衲心。聲光融萬 物,不獨在長林①。 注釋 ①長林:幽深的樹林。 方廣路 譚元春 友夏 真幽難測識①,古路自多驚②。深綠搖靈魄, 空青蓋眾聲③。山登如水泛④,地暗雜天明。曲直 度千劫⑤,高低分一泓⑥。鹿禽人共道,花草樹同 生。如此十余里,難言有限情。窈冥常是夜⑦,奇 奧曉而晴。梵火⑧濃陰里,何僧不可清! 注釋 ①測識:推測知悉。 ②驚:出人意料。 ③空青蓋眾聲:青色的天空掩蔽了塵世的各種聲音。 ④山登如水泛:在攀登的過程中,隨著高度的增加,周圍 的山峰隨之下降,就像被漫漲的水逐漸淹沒。 ⑤千劫:千難萬險。劫:災難,此處指山路的艱險。 ⑥一泓:清水一道或一片。此處指山間的一片清水或一道 泉流區(qū)分了地勢高下。 ⑦窈冥常是夜:陰暗的樹林里常常如同黑夜。窈冥: 陰暗。 ⑧梵火:指佛寺的香火。 出方廣 譚元春 友夏 溶溶水木澹①多思②,長嘆聲如良友離。素蝶 黃花春盡日,暗泉深樹雨來時。將橫石上過馴 鹿③,欲濕橋邊立子規(guī)④。去住飄然吾夙昔⑤,白 云生滿下山遲。 注釋 ①澹(dàn):恬靜、安然的樣子。 ②多思:濃濃的思念。 ③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唯一的種類。雌雄皆 有角,角的分枝繁復。 ④子規(guī):杜鵑鳥的別名,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 夜鳴,聲音凄切。 ⑤夙昔:昔時,往日。 游方廣寺 茅瑞徵 五芝 窮幽覓古寺,峰繞薜蘿深。奇壑煙全鎖,晴 ④颼猬力狉(pī):靈巧的刺猬和壯實的豹貓。颼:形容箭 離弦的聲音,此處表示行動迅捷。猬:刺猬。狉:本作 豾,即豹貓,別名山貍、野貓、貍子、貍貓、麻貍、銅 錢貓、石虎等,是體型較小的食肉類動物。 ⑤冬花雪紫,春果澗落:冬日的花兒在雪地上映出紫色, 春天的果子無人采摘掉落在山澗里。 ⑥無云晴荈(chuǎn),帶泉香藥:晴空下清爽的茶葉樹, 泉水旁芳香的芍藥花。荈:采摘時間較晚的茶,泛 指茶。 一石或傳,千峰不寶①。自非寒河,白云腐 草②。前自二賢③,后有湛張④。大雅千古,不廢 嗜菖⑤。纂序記第十一。 注釋 ①一石或傳,千峰不寶:一塊普通的石頭可能因為承載著 人文歷史而被重視,而眾多的山峰卻因為沒有故事而不 被關(guān)注。 ②自非寒河,白云腐草:倘若沒有譚元春等人的記載,有 的史實就會像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腐草一樣,了無蹤 跡。自非:倘若不是。寒河:譚元春(1586—1637), 字友夏,號寒河。腐草:腐敗的野草?!兑葜軙r訓 解》:“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被蛞杂鞅拔?。 ③二賢:指朱熹和張栻。 ④湛張:指湛甘泉和張居正。 ⑤嗜菖:喜歡吃菖蒲根,喻指愛好沒有價值的東西。嗜: 愛好,喜歡?!俄n非子·難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 蒲葅,非正味也,而二賢尚之,所味不必美?!?或存其人①,或惜其群②。寧我抱罪,不俾墜 聞③??嘁鞲叱?,雅道今昔④。青山勞勞⑤,閱人 無極⑥。刪詩第十二。 注釋 ①存其人:記錄他的生平事跡。存:保留,留下。 ②惜其群:重視曾經(jīng)在此游賞和居留的集體。 ③寧我抱罪,不俾墜聞:寧肯讓我來承擔責任,不能丟失 所見所聞。抱罪:對自己的錯誤心懷愧疚;負疚。 俾:使。 ④雅道今昔:風雅的傳統(tǒng)古今傳承。雅道:指創(chuàng)作和欣賞 詩﹑書﹑畫等風雅之事。 ⑤勞勞:遼闊,遙遠。此處“勞”為“遼”之假借。 ⑥無極:無窮無盡。 與岳患難①,唯岳知余②。殘夢③不忘,我報 靈墟④。始以宸章⑤,迄于韻藻⑥。天地閉塞,文 之歸老⑦。作總序第十三。 ①恒沙:即“恒河沙數(shù)”,喻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樣,無法 計算。形容數(shù)量很多。恒河:南亞的大河。 ②簪紱:冠簪和纓帶。古代官員服飾。亦用以喻顯貴、 仕宦。 ③簡編:書籍,著作。此處指史冊。 ④糟啜:即“哺糟啜醨(lí)”,指吃酒糟,喝薄酒,追求 一醉。亦比喻屈志從俗,隨波逐流。 ⑤追亡:追趕逃亡者。秦末,楚漢相爭,韓信棄楚歸漢, 未被重用而逃,漢相蕭何賞識韓才,親自把韓信追回 來,并勸說劉邦委以重任,拜為大將。事見《史記·淮 陰侯列傳》。 ⑥跂攻:從岔路口把韓信追回來的功勞。跂:通“歧”。 分叉。攻:通“功”。 ⑦疏斯何若粺:糙米哪里比得上精糧。疏:糙米。斯: 這。何若:何如,哪里比得上?;煟壕?。典出《詩· 大雅·召旻》:“彼疏斯粺,胡不自替?”比喻小人得志, 賢士得不到重視。 ⑧梵宮:梵天的宮殿。此處指佛寺的鐘鼓和誦經(jīng)之聲。 冒雨游方廣中道喜晴 堵胤錫 仲緘 危磴垂蘿人徑少,盤蹊①覓路鳥聲呼。滿頭薄 霧通天氣,一背②初晴負畫圖。萬壑中開云樹暗, 四山層簇雨連孤③。千年澗里潺潺水,流到人間聽 有無④。 注釋 ①盤蹊:盤旋曲折的小路。蹊:小路。 ②一背:滿背。 ③雨連孤:蒙蒙細雨把孤立的山頭都連接起來。 ④有無:指流水的時斷時續(xù)、若有若無,并由此受到哲思 的啟迪。有無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近似于自然 和社會永恒的規(guī)律。 登方廣 周大啟① 芝田 曲曲層層側(cè)徑通,寺尖插出翠微②中。山情似 我擎拳拱③,我意窮山劈面逢④?;ㄓ臧胩祀S澗 落⑤,衲云千縷到身空⑥。閑行多少添忙趣⑦,揀 得懸崖印腳蹤⑧。 注釋 ①周大啟:明末官吏。曾任杭州知府、湖廣學政。 ②翠微:青翠的山色。 山之悅目,唯人自遇。靚歆①巖石,聊寄晨 暮。至其蜿蜒,有歸有奔②。尋支測奇③,游者之 門④。作形勝第四。 注釋 ①靚歆:靜雅歡喜。靚:通“靜”,幽靜。歆:欣喜。 ②有歸有奔:山勢有的像掉頭返回,有的像奔跑開去。 ③尋支測奇:溯源探勝。支:山脈的分支。測:觀察。 ④游者之門:作游人的向?qū)?。門:途徑。 尊者坐石①,其下臨池②。洲雪鴻蹤③,師自 不知。寄慨后來,誰可欣對。松皴鑊紫④,映此蔥 薆⑤。志古跡第五。 注釋 ①尊者坐石:惠海尊者坐過的石頭。指補衲石。 ②池:指洗衲池。 ③洲雪鴻蹤:洲原雪地上的鴻雁爪印。意同“雪泥鴻爪”。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 ④松皴(cūn)鑊(huò)紫:樹皮干裂的老松和變?yōu)樽仙?的大鍋。皴:表皮干裂。鑊:古代的大鍋。 ⑤映此蔥薆(ài):襯托著漫山青翠的草木。薆:草木 茂盛。 奇人孤坐,有萬夫想①。奇山僻居,百峰精 往②。我觀此峰,雅稱為蓮。南北東西,莖葉田 田③。作附麗④第六。 注釋 ①有萬夫想:有統(tǒng)率千軍萬馬的志向。 ②百峰精往:群峰歸赴向往。精:精神,靈魂。往:向, 朝著。 ③田田:形容荷葉相連的樣子。古樂府《江南曲》中有 “蓮葉何田田”的句子。 ④附麗:附著,依附。 在宋中葉,天步已艱①。孰俾哲人,于此投 閑②。捫蘿對歌,不改其度③。后來余子,誰實能 悟④!作名游第七。 注釋 ①在宋中葉,天步已艱:北宋中葉以后,朝政日益萎靡, 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最后導致王朝的滅亡。 ②孰俾哲人,于此投閑:是誰讓才智卓越的人在這里清閑 無為呢?孰:誰。俾:使。哲人:指朱熹、張栻等。投 閑:置身于清閑境地。 ③捫蘿對歌,不改其度:既吟詩作賦,縱情山水,又掌握 限度,避免玩物喪志。朱熹在《南岳游山后記》中說: ②郡:指衡陽市。衡陽歷史上曾設(shè)郡,明代為衡州府。 ③邑:舊指縣。此處指衡山縣,含今之衡山縣、衡東縣和 南岳區(qū)。 ④上湘:湘鄉(xiāng)縣。含今湘鄉(xiāng)市、雙峰縣、婁底市婁星區(qū)全 境及漣源市一部分。 ⑤中湘:湘潭縣。含今湘潭縣、株洲縣、韶山市。 ⑥地從岳而去者:從岳市(今南岳鎮(zhèn))前往蓮花峰的。 ⑦從函口發(fā)者:從函口出發(fā)前往蓮花峰的。函口:在今衡 陽縣嶁岣鄉(xiāng)神皇村,現(xiàn)稱環(huán)口,是古時衡州府前往南岳 后山路上的中點。 ⑧縈:回旋環(huán)繞。此處指沿著。 ⑨一宿河:即易俗河,今涓水。 ⑩二道稍夷:從函口來和從涓水來兩條路比較平坦。夷: 平坦。 瑏瑡顧游者從峻級者多略二道:但是游人多數(shù)走陡峭的路, 而不走兩條比較平坦的路(因為多數(shù)人是先到南岳廟再 到方廣寺)。顧:但是。 瑏瑢墳聚:隆起會合。 瑏瑣顯于乾道:朱熹、張栻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同游方 廣之后,蓮花峰名聲大振。 瑏瑤湮隔:埋沒和與外界隔絕。 瑏瑥正、嘉間:明朝正德、嘉靖年間。 瑏瑦搜微洗邈:尋找細小而遙遠的歷史遺跡。 瑏瑧令徽:美好的。 瑏瑨洎(jì):及,到。 瑏瑩則茲山之明滅升降系于一日:蓮花峰的顯隱和盛衰決定 于此時。指此次修志的重要性。 夫峰裔①于岳,其有志也,與岳存亡。乃舊長 茲山者②,吏率俗③。又正、嘉間侈尚④排比,不 得記敘遺法⑤。如海南鄧公⑥修全志,屬者非人, 以故不馴雅⑦。而安成、宛陵別編翰墨⑧,亦殉時 流⑨,又簡略不及林泉之勝。烈廟⑩初,峰志毀。 壬午瑏瑡十二月,郡譙樓瑏瑢火,全志又毀。議者乃歸 之序志之咎瑏瑣,不以流散漶漫瑏瑤為惜。則后起者之 不可仍襲茍簡瑏瑥以增陋,而不知所休戒瑏瑦,其亦明 矣。癸未瑏瑧十月,予自郡西八十里逢寇鉤索瑏瑨,草 莽枝瑏瑩,奔命于峰之下。趾泥頭霧瑐瑠,嚙菜燒葉, 而心翕然瑐瑡喜之。甲申瑐瑢春,出自峰下,心不能忘, 無歲弗至。碣石流瀨瑐瑣,得盡拾其古茜瑐瑤幽翠之跡。 自期瑐瑥茲山與往賢之流攬瑐瑦者,幾有遇焉瑐瑧,而不 我去瑐瑨。乃窮山址,溯名寓瑐瑩,省裸焫瑑瑠,簡物 類瑑瑡,采遺音瑑瑢,推衲宿瑑瑣,上斷南宋,下止于今, 且嘉山僧之不以離亂而廢好事瑑瑤,編櫛次序,作志 十二卷,為言二萬二千七百六十有奇瑑瑥,庶俾瑑瑦將 82瑐瑤茜:茜草,多年生草本。莖方形,有逆刺。葉四枚,輪 生,長卵形或長心臟形,有葉柄?;ㄐ。S白色。果 實球形,熟果黑色,可食。根可制染料和入藥。 瑐瑥自期:自認為。 瑐瑦流攬:亦作“流覽”,周流觀覽。 瑐瑧幾有遇焉:有幾個人能與這里的山水美景產(chǎn)生知遇之 感呢? 瑐瑨不我去:即“不去我”,意為蓮花峰與我不離不棄。去: 拋棄,舍棄。 瑐瑩名寓:居住和寄居此地的知名人士。 瑑瑠祼焫(ɡuàn?。颍酲埃汗糯漓攵Y儀“祼鬯(chànɡ)焫蕭” 的簡稱。祼:酌酒灌地以祭。鬯:古代祭祀用的酒,用 郁金草釀黑黍而成。焫蕭:焚燒艾蒿。 瑑瑡物類:物的同類,同類。 瑑瑢遺音:不絕之余音。形容音樂或詩歌極其美好。此處指 名人賢士在蓮花峰下留下的詩文和事跡。 瑑瑣衲宿:老僧。 瑑瑤山僧之不以離亂而廢好事:指方廣寺的和尚在亂世中保 留了先賢的詩文。 瑑瑥為言二萬二千七百六十有奇:共計二萬二千七百六十多 字。奇:零頭數(shù)。 瑑瑦庶俾將來增美有級:希望能為后來者進一步完善打下基 礎(chǔ)。庶:表示希望發(fā)生或出現(xiàn)某事。俾:使。級:量 詞,用于臺階、樓梯。 瑑瑧簡撰:擇要編輯。 瑑瑨渺意繕之:盡微薄的心力來編輯整理??槪壕庝浳募?瑑瑩屬:儕輩。指同一類人。 瑒瑠殘節(jié):殘缺的篇章。節(jié):由整體分成的部分,這里指文 章的片段或章節(jié)。 瑒瑡徇:炫耀,夸示。 瑒瑢艾(yì):通“刈”。刈割,斬除。 瑒瑣其不遑已:不屑一顧。遑:閑暇。 瑒瑤蔑:目受傷而不明。 瑒瑥如山斯埤(pí):就像山的逐漸增高。斯:這,這個。 埤:增加。 瑒瑦功或?qū)こ撸撼尚б苍S不那么顯著。古代八尺為尋。 瑒瑧何辭:如何評價。辭:同“詞”,言辭,話語。 神祖烝孝①,壽母錫經(jīng)②。匪梵斯唄③,春曉 雷霆。我欽王言④,火不敢壞⑤。配禹九鼎⑥,輯 南荒怪⑦。恭述敕諭第一。 注釋 ①神祖烝孝:皇上懷著拳拳孝心。神祖:神話傳說中最早 出現(xiàn)的神,或指創(chuàng)世神。此處指明神宗朱翊鈞(1563— 1620)。烝:美,美好。 ②壽母錫經(jīng):慈圣皇太后賞賜佛經(jīng)。錫:賞賜。壽母:長 壽的母親,此處指神宗的生母慈圣皇太后。 92容量單位。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qū),一區(qū)等于一斗六 升。但是從本聯(lián)的意思來看,“鑿破尋山路”的“劈空” 之石,不是小石,而是巨石。卷,當通“全”。 ④竹戶:竹編的門。 ⑤幽人:幽隱之人,隱士。此處指作者。 ⑥毒舌:不吉利的話語。 ⑦殺運:厄運?!皻ⅰ蓖吧贰保孕诺娜酥竷瓷?。 ⑧英雄箸:出自《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 雄的故事。 ⑨買山:喻賢士歸隱。 ⑩山鬼:山神。 瑏瑡水火:水深火熱,喻災難、艱險。 瑏瑢定力:佛家有“戒、定、慧”三學。而三學中,“定” 又為佛法之中樞,廣義的定不單指禪定,定學的修持意 在培養(yǎng)人之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堅固,如凈水無 波,不隨物流,不為境轉(zhuǎn),坦蕩無私,不被假象所迷 惑,不為名利而動心。 瑏瑣天步:天之行步。指時運、國運、天體星象的運轉(zhuǎn)等。 瑏瑤蘧(qú)然:驚喜,驚覺。 方廣山房賦贈周芝田先生 劉明遇 浣松 湘岳絕頂祝融峰,七十二峰最巃嵸①。溪巖洞 瀑濺空翠,春山春澗百花濃。我訪名山周四大②, 西極少華東泰岱。楚岳山靈新交游,收拾云霞滿 衿帶。中有紫光浮嶙峋③,萬谷桃李放深春。步云 趨霧叩金英④,是乃東壁圖書林⑤,南和丹繒之真 人⑥。有人駐杖在方廣,崖深煙霧生蓬幌⑦。平 章⑧梅柳⑨增顏色,鳥戛瑏瑠笙簧瑏瑡眾山響。山僧采蕨 供伊蒲瑏瑢,春茗壓醐百寶望瑏瑣。氣吐精靈蛇龍窟, 宅噴鮫珠瑏瑤口口口。明眼選佛瑏瑥方廣殿,佛子瑏瑦短 長絲絲見。洞庭千里奔歸湖,百川萬壑開生面。 千中掄瑏瑧得補天手瑏瑨,撐扶日月還霄漢。掀翻劫 運瑏瑩如反掌,長夜漫漫明星爛。 注釋 ①巃嵸(lónɡzōnɡ):山勢高峻貌。 ②四大:佛教術(shù)語,指地、水、火、風,為四種構(gòu)成物質(zhì) 的基本元素。又名四界、四大種。此處應指五岳中的其 他四岳。 ③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④金英:金屬之精華。此處指用精致書匣裝放的佛教 典籍。 ⑤東壁圖書林:寺院藏書處。唐代名臣張說曾作《恩制賜 食于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東壁圖書府,西園 翰墨林?!睎|壁:星名,二十八宿有壁宿,主管文章。 注釋 ①與岳患難:居留南岳蓮花峰下的日子,是王夫之為實現(xiàn) 報效國家的抱負而遭遇憂患和災難的時期。 ②唯岳知余:只有南岳明白我的內(nèi)心。 ③殘夢:復興明室江山之夢。 ④靈墟:神圣的國土。 ⑤宸章:皇帝所作的詩文。此處指明神宗的諭敕。 ⑥韻藻:有韻律的詞語。此處指詩篇。 ⑦天地閉塞,文之歸老:在這個艱難的時世里,以文史詞 章來寄托懷抱,以至終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