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二賢祠:祭祀朱熹和張栻之專祠。南宋初年,學(xué)界巨子朱熹和張栻聯(lián)袂來訪,有偕行者林用中,三人冒雪上山,一路上詩文唱和。朱熹在《蓮花峰次敬夫韻》寫道:月曉風(fēng)清墮白蓮,世間無物敢爭妍,如何今夜峰頭雪,撩得新詩續(xù)舊篇。三人游歷七天,留下了149首傳世之作.編成《南岳唱酬集》,收錄于四庫全書。
一、題二賢祠用李靜衡岳領(lǐng)唱原玉
二賢蹤跡逝如煙,峰插遙天難見巔。
葉落祠門飛碧影,苔生石壁寫青鮮。
無奇句不山中得,有好韻皆云外傳。
若許春來長住此,溪頭終日看田田。
附:李靜戊戌金秋衡岳詩會發(fā)軔在即感而賦此
七二群峰縈碧煙,踏歌遙指祝融巔。
竹溪輕曳琴聲起,霜壑濃拖楓葉鮮。
山有清音待誰悟,云開秀色賴君傳。
正逢新釀村中熟,先醉高情到菊田。
二、衡岳詩會與諸師友祭拜二賢祠
步虛來躡二賢蹤,祠在蓮花玉瓣中。
門對龍吟溪澗遠,堂開馬跡畫圖雄。
空山雪月詩囊赤,深壑行藏篝火紅。
后到千年愧吾輩,一時展拜仰長風(fēng)。
三、讀朱張《南岳唱酬集》之一
冰箋雪韻倚雲(yún)裁,一卷風(fēng)神撲面開。
筇杖放聲過絕壑,竹輿趁興向高臺。
袖兮揮舞頻呼酒,鬢也疏狂亂插梅。
當(dāng)日登峰應(yīng)有恨,玉霄沒隻鶴飛來。
四、讀朱張《南岳唱酬集》之二
眼底群峰萬仞冰,吟鞭一甩落寒星。
彌空雲(yún)氣留虛白,射宇雪光遮舊青。
瘦馬嘶風(fēng)翻鐵瓦,長龍吞日入銀屏。
聯(lián)鑣留得囊中句,遺響傳來從四溟。
五、讀朱張《南岳唱酬集》之三
八百年來望不遙,山川人物可相招。
昏黃燈火蓮花寺,的篤冰霜馬跡橋。
泉汲沙溪帶孤月,雪敲板屋到中宵。
道中馀燼如還在,我也溫他酒一瓢。
六、讀朱張《南岳唱酬集》之四疊前韻
千里關(guān)山隔夢遙,一心而往不須招。
峰巒跌宕皆成路,冰雪吱啞盡是橋。
懷酒以溫隨舊夢,得詩而醉共殘宵。
祝融峰上望天柱,又起豪情誰合瓢?
七、讀朱張《南岳唱酬集》之五二疊前韻
天地渾茫終覺遙,我于大夢又誰招。
二賢一拜春將老,萬壑千尋雲(yún)是橋。
雪屋原來只隨興,冰峰何事欲橫霄?
扶筇直到最高頂,正可凌虛學(xué)掛瓢。
八、讀朱張《南岳唱酬集》之六三疊前韻
直指孤峰路不遙,步隨飛雪只聽招。
霜崖冰窟難為路,藜杖蒼藤便作橋。
好句聯(lián)珠走奔電,高情流火化寒宵。
每于蹇促行將晚,積雪吞來當(dāng)飲瓢。
九、二賢祠前之吟者
一隊歌詩拜二賢,放開雲(yún)袖起翩躚。
風(fēng)神映在青山里,如抱銀蟾裊白蓮。
十、賀新郎
戊戌衡岳詩會與諸師友祭拜二賢祠
數(shù)瓣峰尖雪。自朱張、嘯吟而后, 耀如明月。映向蓮花深幽處,光景依然奇絕。歷歷見、山川人物。磴道盤空筇杖響,曳流云紐結(jié)成雙闕。中有瀑,瀉千疊。
潤開文脈湖湘闊。溯源來、溪山百轉(zhuǎn),唱酬相接。煙壑松崖風(fēng)鳴玉,飛聲飄過林樾。紫冥外、星光明滅。古木蒼蒼祠清壯,到廊前輕把苔痕拂。連袂句,韻還熱。
十一、題二賢祠聯(lián)
岳麓而南,遵循以道,吟鞭每想風(fēng)流,孤懷同調(diào),長袂橫空,松壑盡清音,雪踏群山存馬跡;
蓮峰之上,放達由心,塵網(wǎng)終難羈絆,鏤月成章,敲星為韻,草堂非絕唱,云開萬里起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