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庸眼瞄藝記(7) 詩的本質是預言時代 ---------海子《亞洲銅》讀后(2) 現(xiàn)在來看這首詩的第二節(jié)。 亞洲銅,亞洲銅 如果說第一節(jié),是詩人面對沉重的死亡這一話題來展開自己的沉思實踐,那么,第二節(jié)中出現(xiàn)的“愛懷疑和愛飛翔的鳥”這一意象的出現(xiàn),讓詩句出現(xiàn)了一道光,照亮了第一節(jié)由于一代接一代的死亡帶來的窒息感和虛無感,從而讓讀者從黃土地(亞洲銅)的貧瘠、屈辱和辛酸的生存背景中出來,雖然抱著懷疑的傾向,卻依舊熱愛飛翔,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堅韌的戰(zhàn)斗力。飛鳥和青草的出場,極大地消解了第一節(jié)中濃重的死亡氣息。第一節(jié)是厚重、蒼涼、悲壯,而這一節(jié)則是對民族苦難命運的隱秘反抗。黃皮膚的種族世代繁衍生息在這片黃土地上,這就是亞洲銅著力為我們塑造的詩歌意象,在這個意象中,我們感受到先輩的艱辛與死亡,也感受到懷疑與飛翔,正是這樣的詩句張力,讓我們充分領會到海子的精神世界,那就是他對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們投注的情和愛,如淹沒一切的海水。 如果想要理解這里的海水這個詩歌意象,我們必須回到海子的精神世界。海子在自殺時,身邊帶著四本書,分別是《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說選》。為了節(jié)省筆墨,我直接地說吧,這里的海水就是圣書里記載的大洪水。而這本書是構成海子精神大廈的基石。這就不難理解,很多缺乏圣書背景的人,很難理解海子。海水淹沒一切,包括下一節(jié)詩中出現(xiàn)的屈原,投江而死。海水淹沒一切,有孕育一切。這一個意象,讓詩人的筆下具有了雷霆之力。 從終極關懷到存在之境,詩人用語言、思想和心靈寫出了自身對黃土地的深度感懷。有人說,不要寫海子那樣的詩。因為這樣的感懷通過隱秘性的語言,讓讀者陷入迷宮,猜謎一樣地去捕捉詩人的心靈之語,實在是太難。我卻要說,誰如果一生能寫一首海子這樣的詩,就當?shù)闷鸱欠矁深w字?!霸姼鑼ξ覀兩脑鲅a(不得不炫耀一下自己的一個觀點:文學具有心理補償作用)發(fā)生在邊界處,在那里,內與外,現(xiàn)實與可能,經驗與想象,聽見與沉默,會同時相遇?!痹凇秱ゴ蟮脑姼枞绾胃淖兪澜纭防?,簡·郝斯菲爾德如此寫道。是的,這樣的詩,我們需要用心靈去傾聽,而傾聽的前提是沉默,把一切內心的喧囂都讓靜默下來,聽詩人如何用他的內在之眼、內在之靈來傳遞他自己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的內在之言。這并不是詩人故意在耍弄讀者、制造麻煩,而是詩人唯有用自己的隱喻說話,才能夠真正地營造自己的詩境。哈羅德·布魯姆說,囂雜的人群不能驅動詩人的想象力,開啟他的想象力的是人群中一個孤獨的人。海子,即是孤獨的那一個。而我們要讀懂他,體悟他,就得把自己變成孤獨的那一個,哪怕只是暫時的。一個在大眾喧囂中迷失自我的人,一個在努力引起大眾喧囂的人,是不可能讀懂海子的。 懷疑之鳥和飛翔之鳥的同體,本身就是具備詩歌張力的一個意象。而當青草這個意象隨之而來時,詩境也隨之更為開闊起來。詩人需要的是愛,表述的是愛,他用青草這個意象來給予被海水淹沒一切的荒涼世界以愛的撫慰和希望的種子。猶如詩歌之流從他的靈魂照耀而出,他的愛流向至高者?!澳憧赡茉趧x那間出神,忘了眼前的缺欠,陶醉于這個人類自由之堅韌與確定的隱喻中”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在《重復》這部哲學著作里的話,可能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青草這個隱喻。他像是在海水淹沒一切之后大地荒涼、死亡密布之上的一道希望之光,一簇生命之火,這是“你的主人”,對,是亞洲銅的主人,即黃土地的主人,黃土地上生存繁衍的黃種人的主人。黃土地上長滿了青草,黃土地用自己纖細的腰和手掌撐起了野花、青草?!氨娚袼劳龅牟菰?,野花一片”“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海子《九月》)我們應該這樣說,能夠讀到的字句是美妙的,更美妙的,是無法讀到的字句。要理解海子,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心靈之眼來讀出詩人沒有寫出的語句,因為它們更為美妙。 詩歌的價值不在于有多少受眾,或者取決于普羅大眾是否看得懂,而是取決于他是否寫出了深刻而持久的特征。文學作品的等級相當于精神生活的等級。一流的精神生活才能產生一流的文學作品。而偉大的詩人,是最大的心靈創(chuàng)造者,最深刻的人類觀察者,眼光最敏銳,最富于幻想,猛烈的情感爆發(fā)與理智的平衡取得了高度的統(tǒng)一。劉勰《文心雕龍》說,是以論文必徴于圣。為什么?因為精神生活的價值與文學的價值一致,要找到最高的精神生活,自然應該去找圣人來看。海子,用他抒情的筆觸,寫出了接近本質的東西,寫出了精神底層的力量,因為他抓住了經久而深刻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