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醬菜的傳說 ![]() 相傳,明代天啟年間,武定州城里出現(xiàn)了一些醬園商號。后有“仙泉居”、“無香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號延續(xù)下來。 八大商號中名氣最大的要數(shù)“仙泉居”,東家是章丘來的張培景,他精通釀造工藝,后因家父病故,須守喪三年,無法經(jīng)營,只得將醬園賣給定居惠民城的老鄉(xiāng)親——張麒之名下。 張麒之的堂弟叫張麟之,在山西虹縣當縣令,他想討好康熙皇帝,讓堂兄精制醬菜,準備進貢。把想法一說,這兄弟二人不知是血緣關系還是別的原因,不謀而合??伤玫軓堶胫€算有自知之明,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怎能隨便見皇帝呢? 說來也巧,這一年,李之芳請假回家探親,張麟之一下子就想到了李之芳。他提上特制的醬菜登門拜見,果然得到了李之芳的應允,當談到興奮之時,李之芳便揮毫潑墨,題寫了“仙泉居”三個大字,可原來的“仙園居”卻成了“仙泉居”,中間換了一個字,在場的一個小縣令也不敢多嘴多舌,其實,李之芳心里很明白,是他有意改寫的,因為本人字鄴園,有犯上之嫌。武定府是省城濟南通往京都的要道,濟南稱“泉城”,“泉”字又有吉祥之意,李之芳就改寫成“仙泉居”。李之芳返京時,特選了“仙泉居”特制的醬菜作為家鄉(xiāng)特產(chǎn)送給了乾隆皇上。 從此,“仙泉居”這個老字號就創(chuàng)出來了,它的生意更加興旺, 到了雍正、乾隆時期,仙泉居醬園的產(chǎn)品多次進貢朝廷。因惠民城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醬菜”冠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