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2023年上海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測試科目順利進行??荚嚱Y束后,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學科專家對綜合測試試卷進行了評析。詳見↓ 物理: 體現學科育人價值 促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化學: 立足民生 緊跟前沿 體現學科價值 上海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測試化學部分符合《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試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試卷結構保持穩(wěn)定、難度適中。整卷既延續(xù)以往的風格,又不乏突破創(chuàng)新。既結合生活實際,又緊跟學術前沿,體現學科價值。 一、融入生產生活,注重基礎知識 試題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產生活情境入手,結合自來水的生產、液化天然氣的利用、化肥與糧食的關系、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中的轉化等素材,既側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感受到化學對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價值。 二、關注學科前沿,注重科學素養(yǎng) 試題素材的選取關注我國化學科技前沿的發(fā)展和取得的成就,體現化學在科技發(fā)展中的重要性。試題以當前化學與能源交叉領域的重要課題“氫氣的制取與儲存”為背景,考查學生從宏觀、微觀的視角認識變化過程,用化學語言表征化學變化的能力;通過對固態(tài)儲氫原理的分析,考查學生提取、加工信息以及運用已有知識解釋科學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悟化學在綠色能源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試題還通過液化天然氣冷能發(fā)電的過程分析等,考查學生運用微粒觀、守恒觀、變化觀等化學觀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注重原理運用 化學實驗是進行化學科學研究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在有關物質溶解度的實驗中,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情境,既考查與溶液相關的基本概念,又讓學生分析圖表信息,選擇數據繪制圖像,進而通過圖像查找數據,體現以多重表征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方法。 在低鈉鹽原料提純的實驗中,通過運用酸、堿、鹽的相互轉化關系分析實驗過程,從定性、定量的視角認識物質變化,考查學生分析簡單綜合實驗的能力;通過完善實驗設計方案,考查學生的理解及遷移應用能力。 跨學科案例分析: 小動物,大道理,蝸牛殼里論天地 2023年跨學科案例分析題以中學地理、生命科學課程標準為依據,考查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中體現出的信息提取與處理、問題分析與質疑、結論闡釋與創(chuàng)新能力。試卷結構穩(wěn)定,立足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用好真實情境,引導科學探究 試題以《生命科學》教材中軟體動物蝸牛作為探究對象,圖文并茂地呈現了閱讀文獻、制定野外實地探究方案、拓展調查、產生猜想等相對完整的探究過程。隨著解題過程,學生經歷生活化探究實踐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試題落實了對學生科學思維方式與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還引導了學生探索自然界的奧秘,體會到科學探究的魅力。 二、基于自然事實,測評關鍵能力 發(fā)生在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蘊含著生命科學與地理的規(guī)律與道理。試題基于蝸牛與其生存環(huán)境相適應的事實,圍繞蝸牛采樣點的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以及制訂出行單時對目的地、出行時間、攜帶器材的選擇等方面設置了若干問題。試題考查了學生貫通融合地理和生命科學核心概念的能力,考查了學生理解分析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測評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啟發(fā)質疑猜想,考查創(chuàng)新思維 真實問題具有復雜性、綜合性、應用性等特征,需要學生在解決此類問題時運用各學科核心概念,更需要學生能產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試題在給學生指出思考方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已有猜想,分析蝸牛的生活習性,基于證據對蝸牛殼的碳元素來源作出合理假設,從而在蝸牛殼的成分、區(qū)域氣候與植被等因素之間建立合理的邏輯聯系。蝸牛及蝸牛殼的真實問題,考查了學生能否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搭建思維的橋梁,是否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資料:市教育考試院 編輯:陳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