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之忍》 ?《魯論》載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足食,足兵,百姓信任?!庇謫柎巳咧胁坏靡讯?,何者可先去,孔子說先言去兵,次言去食,又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币粋€人沒有糧食會餓死,一個人沒有信用不能立身,一個君主如沒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立國。 《莊子》記載尾生曾和一個女子約定在橋下見面,那個女子沒來,大水來了,尾生還不離去,就抱著橋柱淹死了。尾生守信的名聲便流傳了百世?!蹲髠鳌沸迥?公元前594年),楚國圍攻宋國,宋向晉求援,晉國派大夫解揚前往宋國告之晉將救宋的消息,不料被楚人所俘。楚人讓解揚登上宋國城樓,告訴宋人說晉國不救宋國,但解揚卻告訴宋國人晉君起兵救宋的消息。楚人要殺他,他說:“君能夠下達(dá)命令,這是義;臣能夠接受命令,這是信。信能載義而行,這是利。行義就不能相信別的,要信就不能聽兩種命令。你要買通我,這是不知道命。 我答應(yīng)了你,是為了完成晉君的命令。我死了但完成了任務(wù),是我盡了責(zé)任。你也有忠誠的臣下,我能夠死得其所,還有何求呢?”楚國人被解揚恪守信義的誠心所感動,于是釋放了他。 東漢時的范式和張邵年輕時在太學(xué)游學(xué),關(guān)系友善,當(dāng)他們分手回家時,范式說:“兩年后的今天,我來拜望你母親。”兩年后,范式果真千里迢迢來了,沒有失約。 《戰(zhàn)國策》記載魏文侯跟虞人約好出去打獵,到了這天喝酒正在興頭上,天又下起了雨,文侯卻要出去。左右的人勸阻他,他說:“我和虞人約定好要打獵,今天雖然快樂,難道能不去赴約嗎!”魏國正是因為魏文侯守信用,所以很快強大起來。 世間有輕薄的風(fēng)俗,往往口是心非,言不由衷。這是招致怨恨的原因,也是招致禍害的根苗。戰(zhàn)國時的張儀以六里地欺騙楚懷王,使楚國大敗,后人不會仿效他的口是心非。春秋時的晉惠公得到秦國幫助才得以回到晉國為王,但他背信棄義,與秦國為敵,結(jié)果遭到秦國的征伐。這就是“取怨之道,種禍之基。” 許公感嘆:噫,有信才能立身,有信才能立國,怎能不忍一忍對“信”的動搖之心呢! 《孔子的故事》 君子之態(tài) 孔子的弟子公孫赤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 孔子說:“給她六斗四升?!?/span> 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說:“再給她二斗四升?!?/span> 冉求認(rèn)為太少,給了公孫赤母親更多。 孔子說:“公孫赤到齊國去,肥馬輕裘,威風(fēng)凜凜。我聽說過,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幫助他人周急不濟(jì)富,對年輕人救急不救窮,這是君子的態(tài)度。 失人失言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鄉(xiāng)里間,貌溫恭謙,表現(xiàn)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當(dāng)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于明辨,對答如流;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于說實話;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根據(jù)人的性格特征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自強不息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后,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xí)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魅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span> 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圣德之性,桓魅又能把我怎樣呢?” 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魍,感恩對手。 處世圓明孔子問禮老子。 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為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為揭發(fā)別人丑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span> 《約法三章》 秦朝末年,人民苦于沉重的捐稅、繁重的徭役和嚴(yán)酷的刑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人們再也不能忍受,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全國各地紛紛響應(yīng)。秦王朝的統(tǒng)治,在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中搖搖欲墜。形勢發(fā)展很快,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帶領(lǐng)的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便攻破了秦朝的都城咸陽。 劉邦攻入咸陽以后,看到秦王朝的殘暴所帶來的惡果,便召集各縣的父老豪杰們說:“老百姓苦于秦朝的嚴(yán)刑苛法已經(jīng)很久了,誹謗朝政的要滅族,相聚議論的要斬首。根據(jù)懷王與諸侯們原來的約定,誰先進(jìn)關(guān)誰稱王。我先攻入關(guān)中,我應(yīng)管理關(guān)中。因此,我把你們找來,與父老鄉(xiāng)親們約法三章:殺人的判處死刑,傷人和搶劫的依法治罪,其余的秦朝法律全部廢除。我到這里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不是來侵害你們的,不要害怕!” 接著,劉邦又派人到各縣各鄉(xiāng),將約法三章通告于百姓。百姓得知大喜,紛紛帶著牛、羊、酒、食前來犒勞劉邦的軍隊。劉邦一再謙讓不肯接受,說:“我們的軍糧并不缺乏,不想再麻煩百姓了?!卑傩諅兏痈吲d,惟恐劉邦不做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