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王奶奶腿腳有點不利索,再加上居住的小區(qū)沒有電梯,所以王奶奶不喜歡出門,經(jīng)常一次性購買大量的蔬菜和肉類存放在冰箱里,避免來回奔波的工夫。
久而久之,冰箱當中的肉菜越來越多,這天,兒子一家人來看望王奶奶,王奶奶非常高興,翻出冰箱里反復解凍又復凍的豬肉,將其烹飪成美味的菜肴。
但是吃完沒多久,一家人都出現(xiàn)了嘔吐、腹瀉等癥狀,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掛了點滴后,身體才有所好轉。
醫(yī)生指出,急性腸胃炎,大多數(shù)是因為吃了不潔食物所導致的,王奶奶想起了他那塊兒囤積已久的凍肉。
豬肉能在冰箱里存放多長時間?醫(yī)生:若超這個時間,盡量扔掉
一般來說,買回家的肉要盡快吃完,如果不能盡早吃完的話,那么肉在冰箱里冷凍多長時間吃完比較好呢?
因為不同的肉類保質期不同,想要知道保質期,要先清楚肉的分類,肉類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紅肉類,白肉類,海鮮類。
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紅肉的保質期較長,冷凍時間最多能夠達10~12個月左右,因為它的瘦肉比較多,瘦肉越多,變質越慢,可以保存的時間更久。
白肉是指雞肉,鴨肉,鵝肉等,比紅肉的保質期較短,保質期大約是8個月左右,超過這個期限就不能再繼續(xù)吃了。
海鮮類包括魚、蝦、貝殼類的食物,是肉類中保質期最短的,只有6個月左右,建議大家在4個月內(nèi)吃完。
超過4個月后會生出很多毒素,不建議再繼續(xù)吃了,鮮魚類最多能保存1~2個月,如果是徹底處理干凈再進行冷凍,保質期在半年左右。
因此對于豬肉來說,最多可以在冰箱里冷凍12個月,如果超過了12個月,那么就要扔掉了,不能再吃了。
長期吃冷凍肉有什么影響?
長期冷凍的肉是不能吃的,雖然不會滋生大量的細菌,但肉類中的脂肪和蛋白質會氧化,所以肉的顏色會因為氧化而發(fā)生變色。
長時間攝入這些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產(chǎn)物,會加速身體的衰老,因為長期的氧化,肉類的口感也會下降,口感會變硬,難嚼。
不僅是脂肪和蛋白質會氧化減少,維生素,礦物質也會隨著氧化逐漸消失,所以肉不要凍的時間太長。
凍久了的肉在解封時,溫度回升,之前因為溫度被破壞的細胞就會產(chǎn)出大量的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很容易滋生剛接觸的外部細菌。
這些細菌就會接著分解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食用后會出現(xiàn)食物中毒,發(fā)生嘔吐,惡心、拉肚子的情況。所以久凍的肉類,不要反復解凍。
延伸:肉在冷凍之前,要不要先洗一下?
很多人聽說肉冷凍之前,如果用水進行清洗的話,可能會讓肉表面注水肉的口感會隨之變差,那么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大家不需要過分糾結,用冷凍之前需不需要洗,應該看肉的情況,如果肉看上去很干凈,沒有臟東西,那么就不需要格外清洗。
如果肉上面有明顯的臟東西,建議大家清洗一下,避免滋生出細菌,在清洗后要多一個步驟,就是將其中的水分控干,避免肉注水。
提醒大家,買回來的肉不要直接扔進冰箱,應該先處理一下,就是要將肉先進行切塊,分別裝入保鮮盒或者保鮮袋中。
然后密封好進行儲存,能夠幫助更好儲存肉類,這樣的儲存方式吃起來更方便,也不用反復解凍,可以盡量避免肉變質,減少細菌和微生物的滋生,對健康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