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我不曾想象的景色,不論詹姆斯·卡梅隆將潘多拉星球造得多美,也盡是取材于我們的星球——地球。也就是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地球》,從雪山到熱帶雨林、從大草原到沙漠,無一不驚艷四座! 《地球》是2007年由BBC、迪士尼自然聯(lián)合出品,由英國、德國和美國三國聯(lián)合拍攝的紀錄片。本片是2006年流行電視系列片《地球脈動》的電影版,以北極熊、座頭鯨和非洲象為拍攝主體。 雖然拍攝年代有些久遠,但是它依能然和《地球脈動》、《地球脈動2》、《人類星球》、《藍色星球》、《冰凍星球》、《非洲》等并列為BBC的經(jīng)典自然紀錄片。 好的作品需要時間和資金的雙重支持,《地球》的導演馬克·林菲爾德和艾雷斯泰·法瑟吉爾帶領攝制組耗時近3年,輾轉(zhuǎn)各大陸的200多處地方,劇組除了采用空中和水下拍攝,還借助高科技手段,利用安裝在直升機上的設備拍攝到了許多空前的動物特寫鏡頭。 攝制組先后在太空取景,探索了北極的冰原、非洲的草原、新幾內(nèi)亞的雨林、冰雪覆蓋的山脈、炙熱的沙漠以及蔚藍的深海等世界各地。他們不分晝夜守候在攝影機后面,為了保證完美的拍攝角度,直升機和熱氣球成為他們常用的交通工具。 整套電影和電視劇耗資居然達到了4700萬美元,其中光是制作電影就用去了1500萬美元。一部紀錄片成本如此之巨是因為,為了拍攝整套電視片和電影,130多位攝影師共花費了超過4000天的時間,電影的主要拍攝工作開始于2004年,完成于2006年,在當時可以說是紀錄片中的大制作了。 50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迎面撞上地球,這次宇宙級別的交通肇事造成的后果相當嚴重,但對于生命而言,卻是重大利好,地球從此有了23.5度的斜角,四季和幾大氣候帶由此產(chǎn)生并延續(xù)至今,生物界也有了多種多樣的物種。 在北極的高地上,當無盡的冬夜被陽光驅(qū)走,一只母北極熊和她的兩只幼崽結(jié)束了冬眠,懶洋洋地走出洞穴。這只母北極熊現(xiàn)在饑餓難忍,為了喂飽自己和孩子,她必須在海冰開裂之前捕獵到足夠的食物,四月正是好時候,而一旦到了八月,所有的海冰都會融化,幸好在那個時候到來之前,她和孩子們已經(jīng)回撤到陸地上了。然而一只公北極熊卻沒這么好運,他游得太遠了…… 在非洲的卡拉哈利戈壁,一群非洲象向水源地進發(fā),六月的非洲異常干旱,但這群非洲象可以循著祖祖輩輩留下的足跡找到水源。象群的女族長找到了一個臨時水源,但象群不得不與饑餓的獅子分享這點可憐的水。 獅群實在是餓極了,不得不鋌而走險獵殺象。他們的拿手好戲是,在晚上占領高處,利用自己極佳的夜視能力尋找落單的象,一旦發(fā)現(xiàn)目標,就群起而攻之。旱季結(jié)束之后,荒漠重新煥發(fā)了勃勃生機。 溫暖的熱帶淺海是座頭鯨的產(chǎn)房,但這里食物不多,并非久留之地。一只母座頭鯨帶著她的孩子開始了長途自助旅行,她們行程長達6400公里,要歷經(jīng)數(shù)月,她們才能游到食物豐富的南極,這是所有海生哺乳動物中最長的遷徙。一路上,十分兇險…… 《地球》通過對地球生命的實錄和探索,完美地表現(xiàn)出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真實地記錄了生活在其中的野生動物為了生存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片中真實發(fā)生的情景,在柏林愛樂樂團恰到好處的配樂伴奏下,從年初北極極夜中的北極熊家庭開始,逐步向南轉(zhuǎn)移到地球的南極,期間歷經(jīng)世界各地,最后將鏡頭拉回到了北極熊家庭,用動物們的遷徙故事作為主線首尾呼應,形成了完整的故事線條。 影片中自然界的真實和殘忍無處不在。有一段狼群捕殺幼鹿的鏡頭,視角從空中俯瞰,混亂中一頭幼鹿慌不擇路與鹿群脫離,一頭獨狼找到了機會緊追不舍,在音樂的氣氛烘托下,觀眾們的內(nèi)心也緊張到極點,然而生存本能指引著這頭幼鹿在危機中掙扎著,然而弱肉強食,最終它難逃厄運。 從古到今,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秘從未停止?!兜厍颉酚锚毺氐娜祟惣彝ヒ暯?,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生物因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的改變。千百年來因為人類的肆意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漸漸風光不再,但是依然有這么一群人為了呼吁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和“鄰居”而辛苦奔走著。 導演: 艾雷斯泰·法瑟吉爾 / 馬克·林菲爾德編劇: 萊斯利·梅格黑主演: 安君 / 詹姆斯·厄爾·瓊斯 豆瓣 9.4 IMDb 7.9 觀看完整影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