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而生 順節(jié)而養(yǎng) 天時節(jié)氣自有其運律 跟隨天地變化的步伐 遵循自然之道 安養(yǎng)生息 生活就會風生水起 從今兒起,就是冬天啦!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樣定義入冬的標準,水面剛剛開始結冰,但還沒有形成很堅硬的冰。 但也不是每個地區(qū)都會看到水凝結成冰的現(xiàn)象,甚至南方還在穿短袖呢,哪怎么能說是入冬了呢? 其實,有一個比水更敏感的氣候現(xiàn)象,就是風。 “以風鳴冬” 風往往會帶來比我們可見的水、土地更快的傳遞氣候信息。 “落葉黃,寒風狂,立冬時節(jié)又登場;花帶露,月如霜,一天更比一天涼?!比绻舾械娜艘簿蜁惺艿?,現(xiàn)在吹的風又比秋天的風更有不同了,更帶寒意,吹在人臉上,就像被打耳光一樣疼。 這是因為冬天氣溫低,氣壓高,空氣密度大,因此吹的風也更加“實在”。因此古人也稱之為“固風”。不得不說,古人真是用字高手呀,一個“固”字,形容得太貼切了。 雖說這冬風寒實厚固,但有時還不得不希望它來吹吹呢。比如那善于制造距離感的霧霾天來時,就是少了這風的吹動。 丹麥作家拉封丹曾經寫過這么一個寓言故事。 北風和南風比賽,看看誰的威力更大,讓人們先脫下大衣。 北風來個寒風凜冽,一陣呼嘯過來,人們把身上的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笑了笑,則懶洋洋的輕輕一吹,行人便覺暖洋洋的,不禁冒汗了,就把大衣給脫了。結果當然則是南風勝出了。后來這個寓言就引申出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南風效應”。 不過立冬后的北風卻不是寓言,而是真實的寫照。因此,我們的養(yǎng)生也要特別注意保暖御寒。 古時候,四季分明到什么季節(jié)穿什么衣服,都是有禮數的。 怎么穿個衣服, 還要上升到“禮數”嗎? 沒錯! 立冬這日,皇帝們不僅自己會換上冬衣,也會舉行“授衣”禮,賜文武百官冬衣冬帽,然后大家互相“拜冬”,互道珍重。 說起來,咱們現(xiàn)代人還真欠缺這點禮數,不懂順應天時著衣。 不少姑娘為了時尚,跟風一些所謂的時尚穿搭術,比如為了顯高,就卷起褲腳露出腳踝小腿;或者上半身穿過臀的毛衣外套,下面再搭配一雙長靴,認為這樣是既時尚又保暖。殊不知,恰恰給寒邪留了可乘之機。 腳踝上三寸是三陰交,是肝經、腎經、脾經三條大經氣血交會之穴,很多女孩在例假時會有痛經的問題,如果你還是經常露腳踝,豈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另外,膝蓋這些關節(jié),也是應該重點保護的地方,關節(jié)是人體氣血最易堵塞的地方,我們可以摸摸,常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腿部是溫暖的,但膝蓋卻是涼涼。如果膝蓋經常裸露,那關節(jié)炎、風濕病也就會接踵而至。 而且膝蓋后面,還有兩個大穴,委中穴和委陽穴,委中穴是膀胱經的合穴,“四總穴歌”有句口訣是:“腰背委中求”,意思是腰背疼痛,那就在委中穴下針或做按摩。反之,委中穴受寒,那腰背疼痛也就會隨之而來了 此外,膝蓋附近還有像足三里、血海這些保健大穴,如果它們受寒,那會引起脾胃不調、寒凝血滯、宮寒等諸多問題。 現(xiàn)在回想自己10年前的穿著,思嘉都后悔不已呀!那些跟過的風尚,最后都會化成你甩不掉的風濕,還有你一直想去的斑。 什么?還有斑? 對呀!我們常常見到老年人會長老年斑,就以為這是專門給老年人打標的,其實老年斑并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這是體內寒邪凝滯的表現(xiàn),曾經思嘉臉上也長過,花了上萬塊去做了祛斑,真是得不償失呀! 除了穿暖一點,我們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黃帝內經》上說,“冬三月,此為閉藏”。你看動物的熊要冬眠,魚兒也藏在水下,冬天的保養(yǎng)重點是閉藏。同樣的,我們也要把腎精封藏在體內,固攝腎氣,腎氣足,身體才會強壯。 什么食物是可以固腎的呢? 大自然都幫我們安排好了,就是藏在地下的食物,比如紅薯、蘿卜、土豆、山藥、胡蘿卜、牛蒡......等根莖類食物。還有植物特特要特地保護起來的起來的種子,如堅果、五谷種籽。 發(fā)酵過的食物,也是經過閉藏的,如腐乳、黃豆醬、味噌等,也是對腎有補益效果的。 此外,黑色食物是入腎經的,比如黑米、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也是可以常吃哦! 對于愛吃的妹子,冬天雖然冷,也是一個可以放開吃的季節(jié),穿得厚厚可以藏肉,就暫且把什么減肥放到春天里吧!下面,思嘉也為大家分享幾道應季的美味。 核桃花生杏仁乳 準備食材: 核桃、花生、杏仁
堅果紅薯營養(yǎng)糕 準備食材: 紅薯、腰果、碧根果、紫蘇籽 石磨麥皮粉、生鷹嘴豆粉、蕓豆 肉桂粉、鹽、茶樹油 葵瓜子、黑芝麻 堅果粗糧烤飯團 準備食材: 黑米、燕麥、糙米、藜麥 腰果、核桃、有機醬油、味噌、茶樹油
喜歡喝粥的朋友,也可以試試下面這道養(yǎng)生粥。 三黑粗糧粥 準備食材: 黑米、黑豆、黑芝麻、花生、核桃、杏仁 大米、糯米
這道粥營養(yǎng)均衡,有健腦益智的作用,很適合冬天補腎解乏。 舞茸山藥蓮子湯 準備食材: 舞茸、懷山、有機白蓮子、紅蓮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guī)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蔬菜可以用來餃子餡兒的也很多,比如下面我做的就用了山藥、胡蘿卜、白菜切細,把豆腐水分擠干,再調了點淀粉,花椒粉、鹽和紫蘇油,包出來也是很好吃。 在南方如廣州、潮汕,立冬則有吃炒飯、吃甘蔗煲湯的習俗。下面思嘉也為大家準備了應節(jié)的美味食譜。 甜菜根雜蔬炒飯 準備食材: 甜菜根、苤藍、蓮藕、青椒、洋蔥 核桃、黑芝麻、米飯、芥花油、鹽
栗子豆干炒香飯 準備食材: 板栗、蓮子、核桃、干香菇、胡蘿卜、香蔥 米飯、紫蘇油、有機醬油、素蠔油、鹽
炒飯的做法很多,在今天的第二條也有炒飯專輯,一個人吃,不想做太多菜,炒飯是一個不錯選擇,既保證營養(yǎng)的豐富性,又管飽。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道甜湯。 蓮子蓮藕甘蔗甜湯 準備食材: 甘蔗、胡蘿卜、有機蓮藕 有機蓮子、紅蓮、枸杞
民間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的功效,冬天吃可以清內火,這道甜湯也加入溫性的胡蘿卜和枸杞加以平衡。 我家菜園子的野生枸杞,今年結了滿滿的三大串,也就有了今晚這道鮮美的甜湯,沒有新鮮枸杞,用干枸杞也是同樣好喝的。 想要更多更及時的美食分享,可以加入思嘉素社群哦! 在這里我們 分享更為健康的飲食習慣 推薦更為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 探求更為善意的生活理念! 希望加入社群的朋友 |
|
來自: Scarlett32vje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