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衡水的一家醫(yī)院接收了一名患有低血糖癥狀的8歲女童。初步診斷為荔枝急性中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荔枝病”。 醫(yī)生表示,這種病癥會讓人面色蒼白,渾身乏力,重度的可能會意識喪失甚至死亡。并提醒大家,每日進食荔枝數量最好不要超過15顆,兒童則吃5顆以內最為安全。怎么現(xiàn)在連吃個水果也有危險了?荔枝那么甜怎么還能引起低血糖呢? 在一些關于“荔枝病”的報道中,都認為荔枝的含糖量很高,大量服用導致了胰島素分泌過量,從而引發(fā)了低血糖癥狀。要知道每100克荔枝果肉含糖量約為8~16克,與香蕉、甘蔗的含糖量差不多。而我們喝的可樂,每100毫升可就有10.6克糖,一聽可樂的含糖量差不多相當于半斤荔枝。并且水果中的糖分多為果糖,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李金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果糖與蔗糖、葡萄糖能夠大規(guī)模轉化成糖原不同,會引起血尿酸上升導致高尿酸血癥。果糖不依賴胰島素直接進入細胞內代謝,更容易造成人體臟器內脂肪的沉積,導致肥胖。 是不是感覺有點傻傻分不清了?又是果糖,又是蔗糖、葡萄糖,這些糖對人體有什么區(qū)別呢?簡單解釋的話你可以理解為,大部分食物中的糖分都有兩種最原始的形態(tài):葡萄糖和果糖。它們都可以為細胞提供能量,當兩個葡萄糖合在一起時叫麥芽糖,一個葡萄糖和一個果糖合在一起時叫蔗糖,一大群葡萄糖合在一起時叫淀粉。 工業(yè)上的精制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和果葡糖漿,所以我們吃下的任何一種工業(yè)食物都會讓身體內含有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通過小腸進入血液遍布全身,身體內每個細胞都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當細胞能量不足時,就會從血液中抓幾個葡萄糖來燒。但是抓葡萄糖前,必須要經過胰島素的同意,當體內出現(xiàn)大量葡萄糖時,胰島素就會把它們存到倉庫里。 這個倉庫在肝臟和肌肉當中,分別叫做肝糖原和肌糖原。倉庫空間有限,加起來也只能存7、8個小時的用量,當倉庫爆倉后,胰島素就會把它們帶到脂肪細胞那里存起來。而果糖和葡萄糖不一樣,我們的身體還沒有進化出大量處理果糖的能力,果糖只能被當做毒物送去肝臟處理。 大量果糖來襲時,肝臟就會進入暴走模式,將果糖分解為一小部分葡萄糖,和一大部分脂肪。這個代謝過程與肝臟處理酒精一模一樣,這就是為什么科學家說果糖是不會醉酒的酒精的原因。果糖攝入過多就像酒精中毒一樣,而在這之中,荔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為它還含有兩種特殊成分。 荔枝中含有:亞甲基環(huán)丙基甘氨酸(MCPG)和次甘氨酸A(Hypoglycin A)。這些成分會抑制人體合成葡萄糖的能力,降低血糖濃度,進一步加劇低血糖的癥狀。不僅是荔枝,和荔枝同屬無患子科的其他一些水果,比如紅毛丹、龍眼、阿基果(西非荔枝果)也一樣有這些風險。荔枝病在我們身邊也許十分罕見,但在盛產這些水果的南方卻很常見。 上世紀90年代后,印度和越南也報告了一些荔枝病的案例,其中印度比哈爾邦的荔枝產區(qū)尤為嚴重,連續(xù)幾年出現(xiàn)大量病例。2013年5~7月,比哈爾邦出現(xiàn)了103例兒童不明突發(fā)性腦炎。2014年同期出現(xiàn)了389例,死亡率高達44%。在多方調查后才確定這些患兒都是因為大量服用荔枝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調查人員還發(fā)現(xiàn),受難的孩子多來自貧困家庭,平時營養(yǎng)不良、身體羸弱。有關研究人士認為,長期營養(yǎng)不良導致了在他們的體內沒有充足的糖儲備。當孩子的血糖水平下降時,身體會開始代謝脂肪酸,從而導致葡萄糖的激增。與此同時,尿液樣本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的孩子們因空腹大量食用荔枝,體內含有荔枝種子毒素。研究表明,在這些毒素的影響下,“葡萄糖合成受到嚴重損害”,從而導致低血糖和腦部發(fā)炎。所以之后印度醫(yī)藥部門給出的預防建議之一,就是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日常營養(yǎng)。 而在我國南方省市荔枝產區(qū)也曾集中爆發(fā)過荔枝病,原因類似且發(fā)病兒童家里基本都是從事荔枝相關產業(yè)的。想必是荔枝收獲季節(jié),家中大人都在忙著下地干活,沒有時間給孩子做飯,因此便用荔枝代替。這些孩子都曾接連數日,用大量荔枝來替代三餐,最終導致病發(fā)。在每起荔枝病的案例中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兩個共同點:空腹和連續(xù)大量服食。空腹吃水果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的危害,但也并非毫無影響。實際上,人體胃酸屬于強酸,水果的PH值對消化系統(tǒng)無疾病的正常人而言并不會造成很大危害,成年人完全可以空腹吃適量的水果。只是對于兒童,患有各類臟器疾病的患者,以及將水果當成一日三餐的小姐姐們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除了荔枝,央視新聞還曾列舉了5種不易空腹吃的水果,也需要引起各位父母的注意: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span>那一年,蘇軾被貶到廣東惠州,當地有一句俗語:一啖荔枝三把火。然而,還不懂粵語的他,卻將這句話理解為了“日啖荔枝三百顆”。蘇軾真的很喜歡吃荔枝,也因為這個美麗的諧音梗,成就了一首千古絕唱。所幸, 他沒有真的去作死挑戰(zhàn)吃下300顆荔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