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煳辣入菜的講究

 問心天地寬 2022-06-14 發(fā)布于北京
圖片
圖片

01

用煳辣椒做成各種蘸水,在貴州比比皆是。川菜中也偶然為之,但少有做成水碟子,基本上是干碟。外柔內(nèi)剛的川人,被天府之國的和風細雨潤養(yǎng)了幾千年,雖然骨子里、血脈中,永遠有著一股硬氣,但是口舌卻已經(jīng)圓滑。于是,偏重辣和偏重香,當菜和入菜,便是黔川在煳辣上的各表一枝。

將干辣椒部分焦化后產(chǎn)生的特殊煳香入菜,輕取其辣,重取其香,善用滾油入椒,得其煳辣,使煳辣椒的干烈有幾分油潤之香,川菜就這樣把貴州的煳辣,融變?yōu)樽约旱淖涛丁?/p>

川菜中取煳辣味入肴,最著名的就是宮保雞丁。與之同胞的,還有宮保肉丁、宮保鵝肝、宮保蝦球……無論宮保什么,都是煳辣荔枝味。有人說,這是典型的復(fù)合味,說這話是不知菜品定味的黃腔。我們吃的菜,除非白水清煮和單味菜品,其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復(fù)合味。白水清煮的菜,即使只放鹽,很多其實也是咸甜味復(fù)合而成。因為不少蔬菜本身含有糖分,清水煮時,就有甜味溢出。放了鹽,吃到嘴里,就是咸與甜的復(fù)合。如果嚴格按照烹飪調(diào)味來定義,單用一種調(diào)味的,才不是復(fù)合味。例如一些純甜味菜品,像桂花蜜藕、拔絲山藥之類。

很多年來,宮保雞丁的菜系歸屬,變成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從眾而論,這道名菜當然是川菜的經(jīng)典。但是,由于這道菜緣起于清末官員丁寶楨,丁寶楨是貴州人,貴州還有糍粑辣椒雞丁,口味咸辣略帶酸甜,所以貴州人和貴州的菜譜,都言之鑿鑿地宣布:宮保雞丁源自貴州,是貴州名菜。川菜的宮保雞丁是偷梁換柱,貪黔之功為川有。后來,丁寶楨做了山東巡撫,山東菜里也有帶辣味的醬爆雞丁。理所當然,八大菜系中歷史悠久的魯菜,也當仁不讓地把宮保雞丁歸于自己的名菜譜中。又后來, 丁寶楨到了四川, 做了四川總督,自然就把他老人家特別喜歡吃的這道菜帶到四川。川菜廚師不過是把糍粑辣椒換成了干辣椒炒成的煳辣椒,把醬甜或者酸甜,調(diào)成濃郁的荔枝味——把煳辣味與荔枝味合在了一起。丁寶楨百年之后,被皇帝追贈為“太子太?!?,這道唱了一出飲食江湖“三國演義”的炒雞丁,也就沾上了天恩皇氣,聞名天下。

其實,宮保雞丁到底是黔菜、魯菜, 還是川菜的經(jīng)典?這一點不重要。川菜本身就是各大菜系的大融合,川菜中許多菜品,都可以在其他菜系、甚至其他地方菜肴中找到原型。是中國幾千年飲食文化和技藝的母體孕育出了今天的川菜,是各大菜系的精華不斷滋養(yǎng)著現(xiàn)代川菜的成長。每一個川菜人,自當始終銘記、感恩、領(lǐng)悟于此。傳承、融合、創(chuàng)新,永遠是川菜的正法大道。以宮保雞丁說煳辣椒的川菜手段,能完美地詮釋川菜在味道美學上的精髓:滋味豐富而多變,風味濃郁而鮮明。絕大多數(shù)川菜都是味道復(fù)合的佳作,把煳辣之香與荔枝味合于一菜,讓兩種味型分呈其妙,又渾然交融,讓辣意、煳香、酸甜,在咸鮮中如此平衡和美。

宮保雞丁的碼味上漿,火候的控制,味汁的調(diào)配,主輔料的搭配和下鍋的順序, 芡汁的濃淡, 成菜的色澤,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講究。這是一道很難炒得難吃的菜,但同時也是很難炒得好吃的菜。其中,煳辣椒的辣椒選擇、處理、炒制,最見廚師的心智和功力。是否能盡煳辣之妙,是這道菜成敗的關(guān)鍵之一。

圖片
圖片
圖片

02

宮保雞丁在川菜中,定為煳辣荔枝味。故名思味,這道菜一定要聞到煳辣香,吃到略帶煳辣的荔枝味。荔枝味當然是酸甜口, 專以荔枝味名之,就清楚表明,此酸甜在眾家酸甜中獨有個中滋味。與同是酸甜口味的糖醋味不同,荔枝味的酸,須得散發(fā)出一點點果香, 是果酸味, 要入口酸,回口甜。幾十年來,我不知吃過多少廚師炒的宮保雞丁,當然也包括宮保蝦球、宮保肉丁、宮保鵝肝之類,遺憾的是,擔得起“宮?!敝?,百無二三。大多無煳辣之香,酸在其中,猶如被調(diào)戲了的醋味;糖的甜, 游離其外, 幾乎類似味道的騷擾,讓口舌生氣。于我而言,偶爾碰到還算炒得將就的,也只能叫有辣味的酸甜雞丁。我經(jīng)常有一種沖動,想叫餐館老板把菜譜上的宮保雞丁改名為“辣子酸甜雞丁”。

宮保雞丁,其味型明明白白寫著“煳辣”兩個字,就必須把煳辣味炒出來。不是干辣,也不是非常接近煳辣的熗辣。而且宮保雞丁的煳辣,與煳辣雞塊、煳辣肉花、煳辣腰塊的各種煳辣相比,也自有其味。但是,明明白白的意思和事情,在人世中卻經(jīng)常搞得糊里糊涂。沒有椒麻香的椒麻雞, 沒有煳辣味的煳辣菜…… 叫什么, 就沒什么, 許多廚師就是這么牛,他們說這叫新派川菜,咋的?愛吃不吃。說穿了,是這些廚師壓根就沒有認真想過, 什么才叫“ 百菜百味”?何謂“一菜一格”?在他們的烹飪認知里, 干辣椒炒煳, 就是煳辣了。至于川菜中以煳辣椒入菜,不同的菜肴, 如何讓不同的煳辣各盡其妙,你若問,他們會用尷尬的表情看著你。什么?涼拌雞塊要干煳辣?煳辣腰塊是雙煳辣?煳辣肉花要突出油煳辣?而宮保雞丁之煳辣,半煳辣即可?石老師,這些書上沒寫,師傅沒教,就連萬能的“度娘”也查不到??!半煳辣?石老師,你在生造名詞吧。是的,《川菜烹飪事典》中的確沒有這個詞。老生才疏學淺,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詞語把我的意思說清楚,只好硬造這個半生不熟的蹩腳名詞,將就用吧。但是,宮保雞丁中的煳辣,卻半點也將就不得。所謂半煳辣,一是干辣椒只能炒至半煳;二是炒好的煳辣椒,要分作兩半用。宮保雞丁是一個討巧賣乖的風情菜,幾乎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所以,川菜在老外那里,最受歡迎的,不是麻婆豆腐、回鍋肉或者魚香肉絲,而是宮保雞丁。

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來了成都,在成都映象酒樓點名要學的, 也是宮保雞丁。因此,這道菜雖然辣椒用量并不少,但重香不重辣,辣在其中,只取其辣意,最多也只是隱隱的微辣。首先,干辣椒必須選二荊條,那種用朝天椒的,辣香寡薄,辣味嗆口,本來的嫵媚、放蕩成了賣騷。從選什么辣椒開始,廚之德藝,便分了高下。

干二荊條辣椒要選色紅皮韌、手感飽滿的,不能空殼,不要皮色泛黃的。去蒂以后, 剪去兩端, 抖盡椒籽。辣椒籽定要留著,存起來另有他用。干辣椒或剪或切成1厘米長的節(jié),洗凈后最關(guān)鍵的一步,要用溫水浸泡15分鐘至微軟。絕大部分廚師,都是將干辣椒節(jié)直接下鍋油爆, 椒干油滾,辣椒的辣香和辣意,還沒來得及炒出來,就一鍋焦煳,如何得來煳辣的香味?炒煳辣椒節(jié),雖然近乎干柴烈火,懂食物情意的,熱烈中定有幾分溫柔與纏綿。所以,干辣椒要用水溫潤,欲使其剛,先使其柔,做人做事和做菜,道理都是相通的。菜籽油燒熟后,要降油溫,并改小火,先放入姜片、蒜片、蔥彈子炒香,再放入20顆左右的大紅袍花椒,最后放進泡過的辣椒節(jié)。熱油逼出辣椒中的水氣之時,辣香與辣意溢出,辣椒中的糖分慢慢焦化,產(chǎn)生特殊的焦糖煳香。椒皮厚薄不均,薄的部分煳了,厚的部分只是酥脆,就是半煳辣。

03

所謂半煳辣,就是辣椒要炒得一半出煳香,一半只是接近煳化。干辣椒選得好,不是薄皮空殼那種,而是椒皮色正、皮子厚實,炒到椒皮外表煳酥就好。一句話,不能炒煳透。辣椒完全焦煳了,辣香枯老,會泛出苦味。這種苦味滲入酸甜,整道菜味道大敗,叫口舌難堪。炒宮保雞丁的煳辣, 最考量廚師對火候的理解和掌握。油必須熟透, 卻又只要五成油溫;辣椒需炒出煳香,又絕不能出煳味;因為下雞丁時需得大火爆炒,干辣椒會繼續(xù)煳化, 所以只能炒至初煳。菜譜上都說的是, 要炒到棕褐色。真炒成這個顏色,再下雞丁,成菜的時候,煳辣就翻黑發(fā)苦。有經(jīng)驗的廚師,一要手快,是炒不是炸;二要拿色,辣椒表皮成淺褐色,就是剛好。

圖片

還有一個關(guān)鍵,更是書中網(wǎng)上從未說過,我也只是在一位老師傅給徒弟說菜時,旁聽得來。要宮保雞丁成菜后,能聞著癢鼻的煳辣香味,得取一個味巧。按照川菜小煎小炒的普通手法,煳辣出香后,就該放入雞丁,大火爆炒;雞丁變色,下蔥丁,而后勾芡汁,最后加酥花生米,即可起鍋裝盤。但是,碼味上漿后的冷雞丁入鍋,煳辣椒多少會回軟,煳香減弱;再受芡汁裹糊,酸甜其外,煳香的氣息進一步悶在菜里。這樣經(jīng)過兩次打壓的煳辣,少了三分漾溢的精神,這就是許多廚師做的宮保雞丁,煳辣之香淺薄的原因。開竅的廚師,會在煳辣椒炒得半煳酥香時,帶油鏟出一小半來,等到芡汁勾勻,與花生米一起下鍋翻炒,出鍋裝盤后,再次迅速受熱的煳辣椒溢出的煳香,才不辜負宮保雞丁煳辣荔枝味的合味之妙。

做宮保雞丁,干辣椒炒得半煳就好,這是控制和收斂;煳辣椒要再次補味,這是加強和激發(fā)。一收一放,小手法中蘊含的卻是大道理。一個簡單尋常的炒菜, 就要說文化, 講美學, 不是故弄玄虛, 也不是小題大做。領(lǐng)悟了一道小菜中味道的相輔相成、對比平衡,并以此去理解川菜許多菜品味道構(gòu)成的道理,其中真是有藝之精微,道之深義。學一個菜,便是學了10 個菜、100 個菜,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是能長進、有出息的廚師。

這道菜還有一個用心之處,就是酸和甜的結(jié)合。準確地說,應(yīng)該叫融合。許多廚師做的酸甜口味的菜,酸是酸,甜歸甜,兩個味各管各。拿捏得好的酸甜味,是酸中帶甜,甜里有酸,入口與回口,只是酸甜的偏重有所不同。就像我們吃水果,不可能一口下去,一層是酸,再一層才有甜味。宮保雞丁屬小荔枝味,就要像水果一樣,酸甜互潤,滋味融在一起。

酸甜減了煳辣的辣,卻烘托了煳辣的香。如果說,自然這位料理大師以天工造化讓果蔬里的酸甜生而相融,那么烹飪之中要把酸與甜這兩種彼此生分的味道,親親熱熱地融合起來,還得依靠百味之王——那就是鹽。調(diào)料中的醋和糖, 雖然也能在融化中互浸,但是短暫的調(diào)和與加熱,很難讓兩者完全相融。只有容易溶解的鹽,可以快速地溶于醋,溶于糖,并把兩者合二為一。鹽,不僅以咸鮮給了底味, 同時也是調(diào)和酸甜的媒介。因此, 宮保雞丁或者其他酸甜味的菜式,勾兌芡汁,一定要敢于、舍得放鹽。川菜廚師做菜通常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許多應(yīng)該清淡的菜,放鹽如不要錢;到了酸甜味這兒, 卻下不了手。糖和醋, 本身就會減弱鹽的咸度,鹽少了,不僅底味不足,而且也不能讓酸甜化為一體。我看了許多宮保雞丁的菜譜,即使是仿佛懂得以咸味中和酸甜的廚師, 也是輕鹽重醬油。他們似乎不知,醬油在其中,主要是起香上色。醬油太多,菜色黑乎不說,醬油特有的味道還會破壞酸甜的清爽。只有純鹽, 干干凈凈的咸味,才是本料正味。

咸鮮為底, 酸甜交融, 蔥香渲染,姜蒜之香微熏其中,煳辣的微辣與濃香皆宜。品嘗之時,一顆雞丁與一?;ㄉ瑫r入口,雞肉的鮮嫩與花生的酥脆攜眾味眾香俱來,這才是宮保雞丁正確的打開方式。

04

我素來對能做大菜、工藝菜的廚師油然起敬,但心底里卻更歡喜把肉絲肉片、瓜豆蔬菜炒得活泛的師傅。小煎小炒,一次定味,一鍋成菜,急火快炒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的新鮮與營養(yǎng),廚師的刀工、火候、調(diào)味,盡在其中。

我見過一位川菜老師傅,他炒煳辣腰花,從調(diào)料下鍋到出菜裝盤,只用了20 多秒。高溫短炒與低溫慢煮,是烹飪中保留食物原味和營養(yǎng)的兩大技藝,川菜的小煎小炒,更加簡潔明快、活色生香有鍋氣。本來,這是川菜的拿手,也是川廚的本藝。未曾想到的是,現(xiàn)在能把魚香肉絲、醋熘蓮白炒得可以入眼入口的廚師,已經(jīng)名列“非遺”。

川菜中,煳辣入菜,除了拌菜和做蘸碟外, 大多都是小炒。因是急火,因是快炒,煳辣味的拿捏,就更考廚師的手法和功夫。急火容易焦煳,快炒難出煳香,面對這似乎的兩難周全,許多廚師的解決之道是煳就煳了, 不香就不香, 秒忽略, 零解決,哪有那么多講究?是那么個意思就行了。什么掂鍋練勺得下十年工夫?用十年,爺們要么是大師,要么是老板了。所以,去川菜餐館要吃到差強人意的雞豆花、粉蒸肉之類,還不算太難。但要想吃到一份勉強及格的生爆鹽煎肉、火爆肚頭、煳辣肉花,難度系數(shù)接近中國男足進世界杯。殊不知,丟失了干煸干燒、小煎小炒,丟失的不僅僅是川菜一種很有特色的技藝,更是川菜對食材的珍愛之心,是川菜最富家常風味與平民精神的菜系文化。川菜以家常菜、家常味為根為本,為菜之大宗,一鍋小炒,就是其中主力。家庭中一日三餐,最多的就是炒幾個小菜,不是過節(jié)或者請客,誰會天天在家中燒燉蒸烤、蒙汆釀貼?正是千家萬戶各有所愛的那幾個小菜,構(gòu)成了川菜最重要、最有滋味、最溫暖的部分。

如果說宮保雞丁的煳辣味,還無需特意強調(diào)。因為這道菜,更喜口的是略帶果香的荔枝味,煳辣在其中,多少有些渲染烘托的感覺。那么,直接以煳辣為名的煳辣肉花、煳辣腰塊、煳辣脆鱔、煳辣兔丁等一幫火爆的肉菜,煳辣椒就必須升官加爵,從味道的偏旁部首提升到主體存在。

一句話,要隆重地突出煳辣的風味,要清楚、理直氣壯地表達:煳辣就是這些菜式風味的核心,三分辣意,七分煳香,就是這些菜式川味濃郁的風格。為了以辣襯香,讓適口的辣的刺激,強化煳香的濃烈,這些菜式,在干辣椒的配比上,就不能全用二荊條辣椒。按3∶7 左右的比例,加些朝天椒之類辣味偏重的干椒。

川菜用辣,精熟“辣過壓香,無辣不香”的門道。辣味重了,辣的燥、干、烈,就會讓香感四分五裂;隨著辣度的減弱,辣香會漸變轉(zhuǎn)濃;但是,弱到一定程度,香度又會逐漸降低。完全不辣的甜椒,也基本沒有辣椒獨有的香氣。這在煳辣中,尤為明顯。這是辣椒香與辣的辯證法,川菜好廚師,都是味道哲學家。這些菜式,大多也帶酸甜口,芡汁中也要加糖醋。但飲食的劇情卻發(fā)生了反轉(zhuǎn),本是配角的煳辣成了主角,酸甜退而成渲染烘托的捧場。其實,就是在宮保雞丁中,與同是荔枝味的鍋巴肉片相比,酸甜也是小荔枝味。過分的甜滋滋加酸唧唧,處理不好,會放大雞丁、肉花、腰塊里潛藏的臊腥,讓口舌的味感因狼狽而尷尬,再因曖昧而滑稽。

所以,為了突出煳辣菜式的煳辣味,糖醋的用量要比宮保雞丁更少一些。川菜重在“一菜一格”中,味道的豐富、層次、變化,但是更強調(diào)主味鮮明、風味濃郁。君臣有序,主賓諧和,味道的調(diào)性必須清晰。

05

川菜中,突出煳辣的菜式,以辣襯香,輕酸甜而重煳辣,都是好味得來的小巧。渲染、烘托、轉(zhuǎn)折、對比、陪襯——繪畫作文的筆法,用在做菜之中,菜就多少有了些文氣。所以,我敬重的那些川菜大師,幾乎都喜歡寫點文章,學點書畫。不是要附庸風雅,而是他們懂得,藝到深處,功夫真在菜外。要把菜做活,做得有靈氣、有新意,在百年川菜的萬千煳辣中別開生面,還真需要更多的川菜廚師,善于以他山之玉,攻己之石。小巧的手段固然討喜,但煳辣最怕輕薄。本從本中求,得從得中來。

要煳辣的菜式煳辣香濃,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辣椒的處理上多些心思和講究。辣椒品類、品質(zhì)的選擇,辣椒數(shù)量、比例的確定,炒制辣椒火候的把握,這些都是做好煳辣味的基本法。

但是,以正求奇,守本求變,天道、人道、菜之道,原本就是相通的。只是把基本功老老實實做到了,菜式也就是中規(guī)中矩而已,一個有出息的廚師,不該就此滿足。

宮保雞丁在出鍋前,要以特意留出的煳辣椒節(jié)補香,這是巧用。但這個討巧,來自深知辣椒之正。煳辣肉花、煳辣腰塊這些強調(diào)煳辣香味的菜式,也需要在烹制中討一點巧。曾有一個餐飲集團內(nèi)部進行廚藝比賽,請我做評委,做的就是煳辣肉花。七位各自統(tǒng)領(lǐng)大餐廳團隊的總廚,炒了七盤煳辣肉花,什么都好,就是煳辣香不濃。端上桌來,吃到口中,少了煳辣的撲鼻之香。對于川菜,一道菜味型不分明,風味不突出,就算失敗了。

總廚們司刀令牌耍完,煳辣香依然淡薄。我說,能不能現(xiàn)煉制一些煳辣油,然后用這個油再炒干辣椒,炒出新熱的煳辣椒,用來爆炒肉花。總廚們試過以后,果然煳辣出香出彩,一道老菜,重現(xiàn)生動與歡喜。宮保雞丁巧的是補味,煳辣肉花卻巧在讓煳辣融入底味。川菜之中,處處皆有小講究,這并不是什么技巧的不傳之秘,只要留心、用心,懂得味道濃淡厚薄的變化,做出的菜,就有七竅玲瓏。

如果說,以煳辣為名的菜式,就應(yīng)該讓煳辣飛揚,那么,川菜中許多要用到煳辣的素菜,卻萬萬不能濃重。所有新鮮蔬菜,大火快炒,都要保留鮮菜的新活;味道上,也要激發(fā)出鮮菜的清香。煳辣一重,清新全無。但是,川菜喜歡一些素菜,也有一點辣香隱約其中。這點有火氣的辣意,更能把新鮮蔬菜的新嫩點染出來。這時,煳辣椒幾乎退到了遠遠的味道背景之中,不是輕浮,是氣息的暈染,是滋味的修辭。葷重素輕,理解的是食材生命之承受。因此,我們要少一點干辣椒節(jié)或者干辣椒碎,同樣要用溫水稍稍浸軟。然后,先溫油,后滾油;溫油把辣意浸炒出來,滾油把煳香熗出來;迅速倒入瀝干水的鮮菜,讓少而濃烈的煳香,熗入菜中。我們把這樣的煳辣,叫作熗鍋辣椒。

06

川菜熗炒,大多是把干辣椒、花椒先用熟油炒或小炸出香,趁著鍋中升騰起微煳未焦的熱香,將瀝干水的食材快速下鍋,把熱勁爆棚的辣意、辣香熗入食材,讓食材的本味本香瞬間打開。食材在大火高溫和滾油中,很快成熟入味,用網(wǎng)絡(luò)語叫秒熟。這種炒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形色和口感,也讓調(diào)料的滋香在峰值與菜同出。

幾乎所有熗炒的菜品,求取的都是煳辣香。煳辣略含的焦苦,在味道美學的譜系上,就已經(jīng)接近怪奇一流;熗,在漢語中,與搶近音,隱含著急迫的、強力的意思,似乎是讓食材在受虐的快感中唱《征服》。這種特別不文質(zhì)彬彬的烹調(diào)方式,當屬廚藝江湖中的快意恩仇——閃成熟、輕度的暴力感、滋味的非主流。

雖然,熗炒的干辣椒,要用溫水稍加浸泡。但是入油之后,卻最怕水悶。炒出煳香,已經(jīng)半酥的煳辣椒,正是香氣漾溢的興頭,若被水一悶,酥香盡失,煳香窩心,一道原本應(yīng)該爽快的熗香好菜,頓時非常憋屈。所以,需要熗炒的食材,一定要在淘洗后盡量晾干表面的水氣;翻炒中,斷斷加不得半點水,確需勾芡的菜,也必須在起鍋前入汁,芡汁也要快速炒勻收濃,薄芡少汁;還有一點很要緊,就是決不能過早放鹽,鹽久在鍋中,會讓蔬菜類食材大量出水, 不僅壓抑了煳辣熗香, 也敗了鮮菜的新氣。放鹽, 勾芡,都應(yīng)該在即將出鍋之前,翻炒勻凈,剛剛?cè)胛叮偷醚b盤,千萬不能戀鍋。

到現(xiàn)在,對于我覺得最難的,是熗炒煳辣糖醋蓮白。蓮白葉子偏厚,要炒得無生澀,要入味,要新脆,要煳辣的熗香充溢菜中,還要除了糖醋汁充分融化后,綿柔細膩,有風情而少脂粉氣,是好漢卻不粗莽。都說素菜不下酒,可是炒得霸道的煳辣糖醋蓮白, 下酒妙不可言。還有熗炒豆芽、熗炒兒菜、熗炒土豆片、熗炒瓜條……我認為,凡是嚼著有香氣,口齒中有脆性的,皆可下酒,下好酒。就像說話做人清爽的哥們,以及不做作的女子,倘若性子中還略有猶如煳辣之香的直烈, 素菜素酒, 今夕何夕!可惜,這樣干凈的熗素,這樣舒服的哥們和女子,難得幾個了。我偶爾反躬自省, 自己也做不好這樣的菜,也不全是這樣的人。

圖片

所有的熗炒,都是二荊條辣椒最得菜心。熗的主要是煳香,辣味只是其中的一點暗示。而且,與煳辣的葷菜不同,熗的辣椒,也只是少許,有熗出來、聞得著的煳香即可。煳辣濃重, 瓜蔬的清氣就濁了。用滾油大火,把干辣椒(可有更少許花椒) 的煳辣香逼出來,以氣息熏染食材,就是熗。

07

熗,是川菜中巧取煳辣之香的一種手法。因為,好像不是什么了得的技術(shù),也不是大菜功夫,就很少有廚師去琢磨它。反正,抓一把干辣椒節(jié)子,滾油里一扔,就是熗了。其實,做廚師,只要不是太笨太懶,做上幾年,寫在書上那些烹飪基本功,大家都差不多。名廚與普通廚師,恰恰是在做菜細枝末節(jié)的講究上分了高下。

幾年前,我在史正良家,聽他說菜。我第一次聽到,黃姜不能去皮,小蔥是蔥白分叉出蔥青那一段最香,用花椒,要盡量把籽去掉,花椒籽有苦味……他說得最多最細的,大多是做菜的小處。那時,我仿佛明白了,什么才是境界?什么才是大師?

雖然,熗只是做菜百般功夫中的小技,所謂風起于青萍之末,豹窺于一孔之見,我看一個川菜廚師,往往就請他熗一個素菜。如果連用煳辣熗味都做懨了,其他的我就不看了。熗炒微末,但熗到妙處,一盤小菜也趣味橫生。熗炒,大火燙鍋滾油,卻要煳辣不焦,不出苦味,熗入的煳香與鮮菜的清香兩味相悅,最得心歡是鍋氣。還有一種,是熗拌。把干辣椒炒出煳香,趁油滾煳辣熱香,澆淋在需要拌食的菜上,讓濃烈的煳辣味,熗入食材之中,與平常的涼拌菜比較,除了有煳辣香外,熱熗還能激出食材部分本味,讓這部分本味與調(diào)料的味道融合,帶來尋常拌菜難得的風味。

例如,熗拌黃瓜條,鹽腌制后,糖、醋、蒜泥拌勻,再熗入滾熱的煳辣油,被熱油燙淋的那部分瓜條,濃郁的黃瓜本味激出來,瓜條也更加斷生,瓜香有一種溢出的氣息,使少了鍋氣的拌菜,另得一許盤中個味。用此法,我熗拌菜頭片、藕片、青筍片、芹菜節(jié)……一盤熗香,滿桌大菜中的不起眼,卻是下飯吃酒的皆歡喜。

涼拌、熗拌,拌法同工,涼熱異趣。大多涼拌菜,也當涼菜熱拌,趁著或燙、或溫的熱氣,融潤調(diào)料,方能入滋入味。然而,涼拌菜的味汁,卻大多是冷汁,熱乎的是主材。要趁主材熱意盎然之時,及時入汁拌菜,調(diào)料的滋味,才能被食材比較充分地吸入。倘若等到食材冷了,熱中膨脹的細孔冷縮下來,味道就很難浸入進去。很多涼拌菜的滋味, 都浮在表面,味薄而飄,就是因為那些廚師覺得既然是涼拌,那當然就涼菜涼拌了。

熗拌菜,卻無妨主材是冷的。熗拌來吃的菜,因大多是瓜蔬,吃的就是那點生新清鮮,所以基本上都是冷腌, 用鹽或者泡菜汁腌漬出水、斷生、起脆。雖然其他拌入的調(diào)料,也以冷汁入菜,但熗淋的煳辣滾油,在“噗呲”的熱鬧聽響中,所有仿佛倦怠的味道,被突然驚醒,透出的是飲食中色香的活潑與機靈。為此,熗拌涼菜, 煳辣椒不妨多一些, 要煳辣香濃;澆淋的油,一定要熟透滾熱,不燙不足以讓熗味盡興。但是,世間所有事皆無全法。熗淋葉子菜,油熱就需得溫柔, 如熗拌側(cè)耳根, 油溫過高,葉子燙熟了,我們要吃的側(cè)耳根的生脆生香,也就被狠手廢了。

煳辣之熗,還有一種辣香恣意張揚的手法,把干煳辣與油煳辣以最激烈的方式,推到高潮。這就是水煮類菜品最后用熾烈的滾油,澆淋已經(jīng)半帶煳辣的刀口椒。川菜的麻辣經(jīng)典水煮牛肉,雖然在味型上歸入麻辣味,但是其中的辣,重取煳香,味道大開大合,以燙嫩鮮脆的滿腹經(jīng)綸,造就了川菜麻辣的莽漢主義。為了傾倒世間的麻辣眾生,7∶3的二荊條辣椒與朝天椒,炒到半煳,分量要鋪張,量不足,就不足以顯示咱家是有辣椒的人。刀口切剁斬碾四法合用,得其粉碎皆備的刀口辣椒,再與刀口花椒混合,細密均勻地撒在已經(jīng)裝盆的牛肉片上,最后將燒得滾燙的菜籽油澆淋上去,把已是煳辣碎的煳辣椒,再次重激出煳辣濃香,這就是與熗炒、熗拌并列的“熗淋”。

我名之為:川菜的煳辣熗香三絕。

圖片

本期內(nèi)容出品

撰文丨石光華  編排 | Hana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