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 年6月底至8月,晉冀魯豫野大軍突破黃河天險,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人民軍隊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成為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轉折點。 在千里挺進大別山的過程中,組建不久的榴彈炮兵團,為了快速行軍,只能在汝河岸邊丟棄了榴彈炮等全部輜重。 只過了一年多,在南京解放時,有兩門榴彈炮,成為了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組建炮兵團,初戰(zhàn)告捷1946年初冬,晉冀魯豫野大軍中的老炮兵張量,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晉冀魯豫野大軍總部的李達參謀長打來的,李達讓張量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趕過來一趟,要有新的任務了。 張量當時正在組織炮兵訓練隊,就趕緊安排了一下,趕去李達參謀長的住處,到了那里,張量才知道,李達給他布置的新任務是組建榴彈炮團。 晉冀魯豫野大軍在剛剛不久前打了一場打勝仗,俘虜了一個國民黨的旅長,還繳獲了八門新式的美制榴彈炮,還有七門山炮。 指揮晉冀魯豫野大軍的領導決定,用這些新繳獲的炮,再加上原有的一些炮,組建一個榴彈炮團,團長由老炮兵張量擔任,和張量搭檔的參謀長是梁克誠。 聽了這個決定后,張量十分興奮,部隊的裝備一直不足,缺乏新式的炮,他干了多年的炮兵,卻一直只能眼看著敵人的炮眼饞,如今自己部隊繳獲了這么新式的美制炮,也終于可以組建自己的炮兵團了,組織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他,更讓他感到自豪。 看到張量躍躍欲試的神情,李達參謀長笑著對張量說:“讓你這個炮兵團長再兼任軍大的炮兵科主任,怎么樣?” 在軍大設立炮兵科,可以為我們的部隊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炮兵人才,張量馬上站了起來,大聲表態(tài)說自己沒有意見,一定把組織布置的任務干好。 在不久前的那場勝仗中,除了繳獲了大量的大炮,還俘虜了八十六名國民黨的炮兵人員,這些俘虜在我們軍隊的教育下,都愿意棄暗投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 這些俘虜都受過訓練,掌握了一定的炮兵技術,晉冀魯豫野大軍又從各縱隊抽調了一批炮兵骨干,榴彈炮兵團的人員就齊備了。 要組建炮兵團的消息傳開后,戰(zhàn)士們都很高興,晉冀魯豫野大軍終于也有自己的炮兵團了。 張量負責組建的炮兵團成立不久,就接到了協(xié)同步兵攻打聊城的命令,聊城戰(zhàn)役也是晉冀魯豫野大軍榴彈炮兵團的第一次亮相。 聊城地處中共根據(jù)地的交通要道上,周圍的地勢平坦,在軍事上有著很大的戰(zhàn)略價值,因此國民黨軍隊對這座小城十分重視,城內有兩個旅的兵力把守,修建了很多的碉堡和溝壕,還沿著城挖了一條兩米深,十幾米寬的護城河。 面對這樣的硬骨頭,有了炮兵的協(xié)助,戰(zhàn)士打起來就更得心應手了。 張量帶著炮兵團進入戰(zhàn)場后,就帶著手下的將士們設立了炮兵陣地,重點開始轟擊城門上的碉堡和工事。 炮彈帶著怒吼聲向敵軍陣地砸了過去,在城中的碉堡、溝壕上爆炸,很快就摧毀了城門上的工事,還把敵軍設在鐘鼓樓的指揮中心也打掉了。 此時城內的敵人還在碉堡里負隅頑抗,負責指揮這場戰(zhàn)役的司令員,又調了兩門炮去城南門的開闊地帶,重點射擊城內的碉堡工事。 經(jīng)過猛烈的炮轟,城內敵軍的工事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晉冀魯豫野大軍的步兵團隊們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當天就拿下了聊城。 榴彈炮兵團首次參戰(zhàn)就成效顯著,大家都說,有了自己的炮兵團,打起仗來就特別得勁,聽到自己部隊的大炮響,沖鋒起來的勁頭也更足了。 炮兵團初戰(zhàn)告捷后,就一起開會總結聊城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沒想到劉伯承首長也專程前來看望大家,鼓勵大家說聊城一戰(zhàn)打得不錯,大家聽了首長的鼓勵,都十分激動,士氣也更高昂了。 炮兵團組建后半年多的時間里,跟隨晉冀魯豫野大軍打了不少勝仗,全團上下的士氣都十分高昂,日常訓練時,大家都熱火朝天地練習操作要領,炮兵團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也越來越強。 千里挺進大別山,無奈丟棄榴彈炮1947 年 3 月,國民黨為解決進攻兵力不足的問題,放棄了全面進攻的軍事戰(zhàn)略布局,改以陜北和山東解放區(qū)為重點,實行被稱“雙矛攻勢”的重點進攻,而在其他各戰(zhàn)場則轉為守勢,力求迅速結束這兩個地區(qū)的戰(zhàn)事,再轉用兵力于其他戰(zhàn)場。 這樣,在關內就形成了國民黨軍隊重兵集團深陷山東、陜北戰(zhàn)場,在這兩個戰(zhàn)場之間的魯西南、豫皖蘇直至大別山區(qū)的兵力十分空虛,形成了兩頭強、中間弱的啞鈴狀布局,成為國民黨軍事防御體系的軟肋。 因此中央決定由晉冀魯豫野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以長驅直進插入國民黨戰(zhàn)略縱深的特殊形式,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人民軍隊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 1947年下半年,晉冀魯豫野大軍開始籌備挺進大別山,整個行動部署還處于嚴格保密的階段,榴彈炮兵團接到了要長途行軍的任務,但并不知道具體行軍的方向。 在布置任務時,李達參謀長斬釘截鐵的告訴大家,這次長途行軍的任務十分艱巨,是整個晉冀魯豫野大軍的一次重大行動,要求炮兵團的同志們把車輛裝備等都檢查好,要克服長途行軍的苦難,做好隨時打仗的準備。 因為炮兵團的輜重很多,不同于步兵團,準備長途行軍要復雜困難得多,炮兵團的參謀長梁克誠就請求說,能不能把任務再說的具體一點,這樣更好安排部隊的工作。 因為晉冀魯豫野大軍挺進大別山的軍事部署還沒有公開,李達只是讓他們盡快回去準備,具體任務很快就會知道的。 張量和梁克誠回到炮兵團的駐地后,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就召開了全團的軍人大會,號召大家發(fā)揚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精神,準備好車炮偽裝和安全,在長途行軍時,要嚴守紀律、服從指揮,做到不掉一人,不丟一炮。 因為炮兵團行軍,需要汽車牽引著炮行動,道路選擇就尤為重要,張量等人專門派出了一個精干小分隊提前出發(fā),負責道路、地形和敵情的偵察,選擇適合炮兵團的行軍路線。 1947年8 月 7 日,正當蔣介石在開封指揮國民黨軍隊分路向魯西南合擊時,晉冀魯豫野大軍跳出敵人包圍圈,兵分三路,迅速向大別山進軍。 在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下,炮兵團緊跟大部隊,迅速開始了長途行軍,開拔后不久,只見李達參謀長站在路邊,注視著滾滾南進的車炮和人馬。 張量趕緊上前,向李達匯報部隊沿途行軍的情況,李達這才告訴張量,這次晉冀魯豫野大軍行軍,是首長根據(jù)毛主席的指示,要晉冀魯豫野大軍勝利完成躍進大別山,打亂敵人的戰(zhàn)略計劃,張量這時才明白了這次行軍的意圖。 李達參謀長跟張量說,在接下來的行軍中,困難會很多,要通過黃泛區(qū)、沙河、汝河等,敵人還會前堵后追,加上正值多雨季節(jié),道路泥濘,步兵行動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摩托化行動的炮兵團了。 因此李達讓張量做好最苦難的準備,同時李達告訴張量,為了保護寶貴的炮兵種子,首長們決定配屬一個步兵營隨同炮兵團一起行動。 首長的關心讓張量十分感動,他告訴李達,炮兵團現(xiàn)在全團上下的情緒都很高,勁頭十足,不怕困難,他向首長保證,炮兵團保證完成任務,決不掉隊,這些從敵人手中奪來的火炮,就是肩扛人抬,也要堅決把它們運上大別山。 李達聽了以后十分高興,他拍了拍張量的肩膀說,好部隊就是要有一股勁頭,要有一股拖不垮打不爛的精神。 知道了部隊的戰(zhàn)略目標后,張量和炮兵團的戰(zhàn)友們,一路咬牙前進,沒過多久,他們行進到了黃泛區(qū)。 黃泛區(qū)長達三、四十里,遍地都是積水和淤泥,淺的地方?jīng)]過膝蓋,深的地方要到腰部,就算是沒有水的地方,也都是稀爛漿糊狀的淤泥,行走十分不便。 整片黃泛區(qū)沒有道路,看不見人煙,部隊不僅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就是休息時找一塊干地方坐坐都困難。 有一次,部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片干地,張量走過去一看,這塊干地就像大海中的一塊礁石一樣,別說是躺下休息了,就連讓大家都坐下來也不夠大,張量只能讓戰(zhàn)友們分批到礁石上坐著,前面的人坐一會兒就換后面的人來坐,這樣分批休息來緩解一下疲勞。 炮兵團就這樣同敵人搶時間、爭速度,艱難地行進在泥濘中,平常在大道上跑得歡的炮車,現(xiàn)在面對著這樣的土地,也只能發(fā)出陣陣轟鳴,原地打滑,很難走動。 張量和戰(zhàn)友們商量后,就把大炮上能拆卸的部件,都拆下來改用人扛,實在不能拆卸的,就用牛來著人拽著往前走。 大家在一門炮上,或者在汽車前面,都固定上兩根粗長繩,成班成排的人吃力地拖著車炮,把陷在泥濘中的車炮緩緩向前移動,大家個個都累的筋疲力盡,渾身都沾滿了黃泥。 就這樣,炮兵團以驚人的毅力,通過了黃泛區(qū),沒有丟下一門炮,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炮兵團努力帶出黃泛區(qū)的炮,沒過多久就因為行軍的需要,只能主動放棄在汝河岸邊。 1947年8 月23 日夜晚,晉冀魯豫野大軍先頭部隊抵達了汝河,此時在汝河周圍,大軍面臨著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形勢十分嚴峻。 也就是在此地,劉伯承司令員對指戰(zhàn)員發(fā)出了那句令人振聾發(fā)聵的號召:狹路相逢勇者勝,鼓舞大家不懼艱險,強渡汝河,進軍大別山。 為了快速行軍,晉冀魯豫野大軍進行了政治動員,提出走到大別山就是勝利的口號,要求大家就地掩埋或者炸毀不便攜帶的輜重裝備,以更快的速度前進。 炮兵團接到命令時十分不舍,對于炮兵來說,這些大炮就跟命根子一樣,如今卻只能銷毀,甚至留給敵人,大家在感情上都很難接受。 張量同樣十分難過,但他還是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讓大家服從組織的命令,在汝河岸邊就地處理輜重裝備。 炮車已經(jīng)燒毀了,有幾門榴彈炮只剩下炮身、炮架了,燃燒的輪胎冒著膠臭味的黑煙,不少戰(zhàn)士對炮有感情,舍不得炸炮,就把能拆走的零件都扛走了。 張量克制著感情,讓大家把剩余的幾門炮都埋掉,但此時部隊已經(jīng)在抓緊渡河,時間上已經(jīng)來不及了。 臨走時,張量壓抑住感情對大家說,“同志們,不要難過了,以后需要時,上級會給我們更多更好的大炮。現(xiàn)在立即作好渡河準備,跟隨大部隊前進?!?/span> 隨著激烈的槍炮聲、沖殺聲,部隊交替掩護渡過了汝河,過河后,部隊沒有休息,很快又繼續(xù)向南開進。 27 日,晉冀魯豫野大軍全部渡過淮河,勝利地進入大別山北麓的潢川、固始等地區(qū),完成了一次無后方依托,以長驅直進插入敵人戰(zhàn)略縱深為特點的特殊形式的千里躍進戰(zhàn)略任務,成為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轉折點。 失而復得的兩門榴彈炮,一段歷史的見證者在汝河岸邊丟下大炮時,炮兵團有一位排長叫張林朋,他曾對張量說:“團長,你不是經(jīng)常講,蔣介石是我們的運輸大隊長嘛!這幾門大炮,本來就是蔣介石送給我們的,現(xiàn)在暫時讓他們再保管幾天,以后我們再去取嘛。' 張量一直牢記著他的話,也時刻不忘記要向蔣介石討回這筆債,沒想到的是,張林朋的話,僅僅過了一年多點的時間,就真的實現(xiàn)了。 炮兵團跟隨二野大軍挺進大別山后,這些拿著步兵武器的炮兵們,就分散到地方上工作,和其他步兵戰(zhàn)友們一起消滅土匪惡霸,建立根據(jù)地,張量在地方上成為了游擊指揮長。 隨著二野在大別山站穩(wěn)腳跟,1948年6月,二野恢復了榴彈團,團長依然由張量擔任,這只炮兵部隊,又趕赴新的戰(zhàn)場。 南京解放時,二野的炮兵部隊也趕赴南京,和其他部隊一起進了城。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是令張量終身難忘的一天,這天他和戰(zhàn)友們一起,在南京打開了敵人的倉庫,目的是為了檢查戰(zhàn)利品,他們發(fā)現(xiàn)里面堆放著許許多多大炮。 在清點這些繳獲的大炮時,張量發(fā)現(xiàn)了當年讓他十分不舍,只能丟棄在汝河岸邊的兩門榴彈炮,而這兩門榴彈炮的護板上,用油漆寫著“汝河戰(zhàn)斗繳獲共軍之炮“幾個大字。 看著榴彈炮上蔣介石軍隊自吹自擂的標語,當時在場的戰(zhàn)士們都哈哈大笑,嘲笑著敵人的可笑和愚蠢,張量也想起來了當年在汝河岸邊,排長張林朋跟他說要從蔣介石那里取回來的話語,如今也一語成真。 當時二野炮兵縱隊司令員孔從周同志看到這一情況時,拍著張量的肩頭說:“張量呀張量,當時你們把從蔣介石手中得來的炮主動地丟掉,而國民黨蔣介石撿起來后,大吹牛皮,也不覺臉紅。看來這段歷史,我們是最好的見證人了?!?/strong> 這兩門失而復得的榴彈炮,同樣也是這段歷史最好的見證人。 參考文獻:《二野榴彈炮團組建前后》,《貴州省軍區(qū)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編. 烽火歲月》,1985年 孔甲丙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革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