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日報》2022年05月14日 A07版
□梁淮山 蘇州園林是文人寫意園林的典范,處處有文人雅士的淺吟低唱流淌在一座座園林里。走在如詩如畫的古典園林里,在匾額、楹聯(lián)、磚刻間,遇見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米芾、唐寅、文徵明等文壇名家,是最尋常不過的。 這兩天讀醉翁歐陽修的詩文,發(fā)現(xiàn)他樂觀曠達,雖仕途坎坷,多次貶謫,卻始終保持生活情趣,醉心山水,飲酒賦詩。蘇州園林的主人多有宦海沉浮的經(jīng)歷,他們最終選擇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疊山理水,于山水之間得一方寧靜,醉心詩文,在園中品題吟唱。歐陽修的性情和文章正好契合了園主之心,果然在蘇州的園林里一次次遇見這位醉翁。 滄浪亭的名聯(lián)“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上聯(lián)正出自歐陽修寫給摯友蘇舜欽的長詩《滄浪亭》中的詩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歐陽修被貶,日日飲酒,寄情山水,與清風明月相伴,學生蘇軾稱他“詩賦似李白”。蘇舜欽被廢,扁舟南游,旅于吳中,四萬錢購地筑滄浪亭,作《滄浪亭記》。滁州有醉翁亭,蘇州有滄浪亭,這對性好山水的知己,在山水間吟詠低徊,詩文唱和不絕,心有相契,故詩有同調(diào)。后在歐陽修等人呼吁下,蘇舜欽被平反,并任為湖州長史,可惜病逝于赴任途中。歐陽修萬分悲痛,寫下《祭蘇子美文》,后又撰寫《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蘇舜欽去世四年后,歐陽修編成《蘇氏文集》。滄浪亭的這副對聯(lián)既是文人山水間唱和的杰出典范,也是這對患難之交深厚情誼的千年見證。 耦園東部建筑山水間之名正取自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歐陽修真正醉心的是秀麗的山水,而酒不過是一種寄托。耦園東西花園的格局出自戴復古“東園載酒西園醉”,堂亦名“載酒堂”,堂中有聯(lián)“東園載酒西園醉,南陌尋花北陌歸”。主人沈秉成在耦園落成時有詩句“卜鄰恰喜平泉近,問字車常載酒迎”,磚雕門樓題“詩酒聯(lián)歡”,處處見詩酒,園中山水清幽,酒不醉人景醉人,可見園主亦是醉翁,歐陽修的名句正是園主心境的絕佳表達。沈秉成嗜藏書、好金石,樂于琴棋書畫,與歐陽修的“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完全一致,加上園主這位醉翁,不又是一位“六一居士”!山水間面對山水,宜琴宜酒,不正是園主心中的醉翁亭嗎? 拙政園中部藕香榭有對聯(lián):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春秋佳日,觴詠其間。上聯(lián)正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的開頭“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藕香榭樓上為見山樓,東有梅花山,西有樓閣山,山后有河,園中景正合文中意。拙政園西部卅六鴛鴦館里有楹聯(lián)“燕子來時,細雨滿天風滿院;闌干倚處,青梅如豆柳如煙”,為補園主人張履謙集歐陽修《六一詞》中詞句。“燕子來時”出自《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細雨滿天風滿院”出自《蝶戀花·畫閣歸來春又晚》,“闌干倚處”出自《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青梅如豆柳如煙”出自《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這一聯(lián)將春天的一組形象:燕子、春風、青梅、柳煙巧妙融于一幅畫中,雖然分別出自歐陽修的四首詞,但整體自然和諧優(yōu)美,仿佛歐陽修順手一氣寫來。歐陽修不僅是古文大家,也是詞壇高手,詞中這些華美的詞句深得園主張履謙青睞。集句成聯(lián),信手拈來,可見其對歐陽修詞的嫻熟。醉心于六一詞,亦是醉翁之知音。 集眾園之長的怡園有畫舫齋,仿自拙政園的香洲,荷花有香,水中有洲,又諧音“舟”,“香洲”二字極妙。但怡園主人顧文彬,另取它名,別有深意。歐陽修于慶歷二年(1042)貶至河南滑縣,官署東側(cè)有室,入室如入舟,取名畫舫齋。他在《畫舫齋記》中有“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兩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愛者,因以舟名焉”之句,怡園的畫舫齋亦是如此,前臺臨水,對面假山,左右花木,跟《畫舫齋記》中所寫之境神似。怡園是蘇州諸園中雅集最多的名園,琴社、畫社、曲會、詩會等不可勝數(shù),園主顧文彬風雅多才亦似歐陽修。此外,怡園多牡丹,看著來自洛陽的名品牡丹——魏紫慢慢凋謝,也自然會想起歐陽修《綠竹堂獨飲》中的詩句“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凋”。 留園深得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妙,石林小院為最,它將一個院落分成六個錯落有致的院落,形成了院外有院、景中有景的豐富層次,同時又有小中見大的審美效果。石林小院內(nèi)有“洞天一碧”,對聯(lián)為“曲徑每過三益友,小庭長對四時花”?!八臅r花”的東面正是一院翠竹青青,聯(lián)前有桌凳,隨時小酌,正是歐陽修《答呂公著見贈》中的“四時花與竹,尊俎動可隨”的美妙詩境。另外留園作為書條石最多的園林,也珍藏了歐陽修的書法。在古木交柯東廊的墻上仁聚堂法帖有歐陽修楷書的《李秀才東園亭記》,恰好留園始建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四百多年前,留園當時的名字正是“東園”。 就這樣,在園中一次次遇見歐陽修這位醉翁,如此親切自然,又似乎在意料中。蘇州園林的這些主人跟他一樣,風雅多才,醉心山水,詩意生活,在山水間得到身心的寧靜。雖然歐陽修從未走進蘇州的這些園林,但每一座園林都是山水之間的醉翁亭。 走在蘇州的古典園林,隨時讀到鮮活的歷史和詩意,一抬頭就會遇見一位古代名家,正從詩詞華章里走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