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我在社交媒體上看見明星葉一茜曬和女兒森碟的聊天記錄,吐槽“每句都是ending(結束)”。原來,母女倆討論《哪吒》的劇情,葉一茜問女兒“哪吒好看嗎”“感動嗎”“哪里最好看”“最喜歡哪吒還是敖丙”,結果森碟簡單地回復:“好看”“還行”“最后那里”“都喜歡”,每個問題只回答一句,一句話還不超過5個字...... 家長和孩子聊天,試著創(chuàng)造一個話題,讓孩子多說幾句,結果就是孩子們簡單地處理了,最后尷尬的聊天結束了。這個場景很熟悉嗎?是的,這是大多數(shù)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孩子們對自己變得無語,甚至聊天都充滿了尷尬和敷衍。 孩子們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聊天的原因 有些家長會覺得奇怪,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很喜歡依附父母,就像父母的“戀物癖”。不管他們走到哪里,他們都擺脫不了他們。當他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小嘴總是在說話,但為什么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和父母的每一次聊天似乎都結束了話題?其實,原因還在家長身上: ① 父母不理解同理心,常常忽視孩子的感受 在生活中,當父母和孩子聊天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孩子在游戲中輸了會不開心,考試不及格時會郁悶。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反而直言不諱地說出很多道理,鼓勵孩子積極面對失敗的心態(tài)。家長和孩子只是說教,缺乏同情心,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會削弱孩子和家長溝通的積極性。 ② 父母和孩子聊天總是敷衍了事 “敷衍了事”聊天是家長和孩子聊天時常犯的錯誤。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太小,說的話太天真,不值得討論。他們工作一天后累了,沒有精力和孩子們談論不健康的話題。因此,他們的孩子在和自己聊天時總是很敷衍。別讓你的孩子打擾你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們就不想和父母聊天了。 父母怎么能阻止孩子長大,無話可說? 良好的溝通有助于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但是太多的父母忽視了這一點,以至于當他們的孩子長大后,他們就沒有什么可談的了。建議家長在日常與孩子溝通時注意以下幾點: ① 學會傾聽和理解孩子說的話。對父母和孩子來說,學會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傾聽能讓父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因此,無論父母工作多忙,都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愿意親近父母,愿意向父母表達。 ② 保持坦誠平等的溝通態(tài)度。父母雖然是子女的長輩,但在與子女交流時,不應利用長輩壓制子女。相反,他們應該鼓勵和支持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覺得和父母交流是平等和自由的。 |
|
來自: 雅博學苑 > 《親子教育,蒙以養(yǎng)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