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的題款
定窯瓷器帶題款的有15種,大都與宮廷有關,15種題款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帶“官”字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出土及傳世的近80件。這種帶“官”字銘文的絕大多數(shù)是碗、盤,也有少量的瓶、壺和缺罐。這些器物大多出于五代到北宋前期墓葬之中。出土地點有遼寧省赤峰、建平、法庫、北京、河北及長沙地區(qū)。河北定縣出土較多,僅定縣兩座塔基就出土了“官”字款瓷器達17件之多③而多數(shù)又出于5號塔基之中。此外,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品中也有帶“官”字款盤、碗、罐7件;流散到國外的有皮囊壺、碗和盤等數(shù)件。除“官”字外還有刻“新官”二字的,4件出土于上述地區(qū)同時期墓葬之中,2件流散到國外。
關于上述近80件“官”字款及“新官”字款瓷器的產地,一般認為它們是定窯的產品,也有認為是遼官窯的產品。但定縣塔基出土大批定瓷之后,使人確信“官”字題款絕大多數(shù)白瓷是定窯產品。是年出土流散到國外的定窯白瓷有盤底刻“會稽”二字的,可以肯定是吳越錢氏定燒之器,吳越錢氏統(tǒng)治地區(qū)屬會稽郡,定燒瓷器底刻會稽郡字樣。傳世定窯瓷器碗底刻“易定”二字的有兩件。碗形相同,大小相等,胎體薄厚也一樣。早年出土于同一墓中,刻字也出于一人之手,字體瘦勁有力,時代也屬五代后期。出土及傳世定窯題款中還有刻“尚食局”、“尚藥局”的??獭吧惺尘帧钡纳远?,刻“尚藥局”的僅一件直口平底碗,碗外由右向左橫刻“尚藥局”三字。刻“尚食局”器均為大形盤類器物,所刻字體有粗細兩種。曲陽澗磁村窯址出土印花雄壯龍紋盤及碎片標本之中都以現(xiàn)過這種“尚食局”的銘文。宋宣微院下設六局,其中尚食局掌管膳食之事,尚藥局掌管和劑診候之事,除設有官員外,下面設有膳工及醫(yī)師。流散到國外的還有刻“食官局正七字”銘文的白釉碗,刻這種銘文的僅此一件。“食官局”一名不見于宋、遼、金三史職官志,有待進一步考證。1957年故宮博物院第二次復查澗磁村窯址時,采集標本中有刻“五王府”三字銘文的碗底一伯?!拔逋醺便懳倪^去未見,這種銘文應當是某五王府定燒的器皿。
上述八種題銘都是在燒窯前刻在坯足上。定窯瓷器傳世品中有些銘文是宮廷玉工刻的。這類銘文都與宮殿建筑有關,如“奉華”、“鳳華”、“慈福”、“聚秀”、“禁苑”、“德壽”等等。定窯白瓷刻“奉華”銘文的有三件,上海博物館收藏有折腰盤及小碗各一件,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標本?!胺钊A”字銘還見之于汝窯青瓷器物上,臺灣故宮博物院汝窯藏品中有出戟尊、瓶、瓜棱注碗及碟四件器物都刻有“奉華”二字。河南禹縣鈞瓷廠1957年調查禹縣鈞臺窯址時,也采集了一件鈞窯出戟尊殘品,底部刻“奉華”字銘。這八件除鈞臺出土的在燒前先刻者之外,其余七件字體大體相同,都出于宮廷玉工之手,是到宮廷之后刻的。”德壽“、”慈?!?為德壽宮、慈福宮簡稱。清人朱彭《南宋古跡考》中多次提到了它,此外,“鳳華”、“聚秀”,也似是宋代宮殿名稱。 “鳳華”等均未見宋人著稱。流散到國外的一件定窯盤,光素無紋,盤心印陰文“定州公用”楷書四字,宋瓷沒見過這類的銘文。1977年南朝鮮新安海底發(fā)現(xiàn)了我國沉船,打撈出元代泉窯瓷器之中有兩件盤底刻有“使司府公用”字樣,“使司帥府”是“使司都元帥府”的簡稱,瓷盤是供這個機構使用的。一件為“定州公用”字銘盤,定州是地名,定州轄地有幾個縣,此器或為定州官衙所使用,字銘是楷書體,在宋瓷中也比較少見。除刻或印字銘外,定窯小杯有用紅彩在杯里寫“長壽酒”三字的,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兩件。宋代北方白瓷已用紅綠黃彩繪紋飾,而定窯宋瓷尚未見到這種標本,使用紅彩寫“長壽酒”的在定窯白瓷中也不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