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釀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又名納蘭容若,號楞伽山人,是康熙朝重臣納蘭明珠的長子,皇親貴胄之家,生來就自帶光環(huán),仿若《紅樓夢》中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萬千寵愛集一身。 納蘭容若也不負眾望,天生帶著一種靈氣,聰穎好學(xué),讀書過目不忘。小小年紀就不僅文采斐然,而且騎馬射箭樣樣出眾,成為名滿京城的“貴族神童”,納蘭明珠也將其視為珍寶。 此時是大清王朝的鼎盛時期,納蘭明珠也正官運亨通,納蘭容若從小就在富麗堂皇的明府花園中長大,亭臺樓閣、水榭山石,猶如桃源仙境。他生在天堂里,長在富貴鄉(xiāng),本應(yīng)無憂無慮,快樂成長。 可偏偏他天生憂郁,好似心中總有一種遺憾和欠缺,讓他不能完全快樂起來,在他的文字中也常常流淌著一抹淡淡的憂傷,如染著煙雨的江南杏花?;蛟S是他太過聰明,過早悟到人世滄桑,所以他的心中有比常人多了一份悲憫和哀傷。 十八歲時,他參加順天府應(yīng)試,輕而易舉考中了舉人,第二年又順利考中貢生,他的人生如一馬平川,暢行無阻。只是一場寒疾,他錯過了殿試,讓他旅途有了一絲波瀾,但微瀾之后,又是坦途。 康熙帝聞其才名,召其相見。這個英明睿智的少年天子,竟然和他相談甚歡。他氣吞山河的霸氣,他儒雅清絕的澄澈,相得益彰,相輔相成。他們談詩論賦,說古道今,仿佛不是君臣,而是知音。 康熙知道他素喜填詞,就問他有無新作,于是納蘭容若就將不久前作的一首《水調(diào)歌頭·題西山秋霜圖》吟出: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錫,溪頭釣,澗邊琴。 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游心? 準擬乘風(fēng)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隨著他緩緩地吟誦,讓人如入空山深林之中,靜水深幽,纖塵不染。溪邊澗頭,一架古琴,一個老者,布襪青鞋,超然塵世間。這就是納蘭內(nèi)心所向往的生活,簡單、純凈、自然。 納蘭容若的內(nèi)心極度渴望寧靜,然而,現(xiàn)實卻并不給他這個機會。出生豪門,錦衣玉食,肩上自然承擔家族榮耀的重任。對他欣賞有加的康熙帝給了他一個御前侍衛(wèi)的職位,日日守在皇帝的身邊。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離天子那么近,機緣就會比旁人多。而對于納蘭容若來說,這卻是一個無形的枷鎖,割斷了他所有的自由灑脫。他就像一只落入樊籠的鳥兒,只能望著廣袤的天空慨嘆。 他有時會想,即使沒有耕云種月的閑逸,如果能到翰林院接受翰墨濡染,也算不負韶華??墒翘觳凰烊嗽?,他一次次晉升,都是在侍衛(wèi)行列中流轉(zhuǎn),終與文字無關(guān)。 這一年,康熙要出巡塞外,欽點他同行。他在漫天黃沙中,感受大漠孤煙的浩淼,聆聽胡笳聲聲的悲愴,那是一種別樣的蒼涼。 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萬里西風(fēng)瀚海沙。 ——《采桑子》 這里沒有京城的喧囂和繁華,有的是朔風(fēng)徹骨,寒月凄清。在某一刻,納蘭容若有了一絲解脫,但卻轉(zhuǎn)而又變成了一抹悲涼。風(fēng)沙后是貧瘠的土地,是戰(zhàn)爭殘留的荒涼。他那顆悲天憫人的心,無法承受那份沉重和悲傷,他病倒在了那片風(fēng)沙下。 金戈鐵馬,縱橫疆場,是男人們都會有的夢想??滴跏窍矏奂{蘭容若的,也是懂他的,他要給他一個圓夢的機會,帶著他一起上戰(zhàn)場。 彌漫著烽火硝煙的戰(zhàn)場,納蘭看到是刀光劍影,聽到的是鼓角爭鳴,一個個原本鮮活的血肉之軀,轉(zhuǎn)瞬間化為一座座荒冢。這一切都深深刺痛著納蘭容若的心,那一刻,他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 古戍饑烏集,荒城野雉飛。 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玉帳空分壘,金笳已罷吹。 東風(fēng)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 ——《南歌子·古戍》 西風(fēng)乍起峭寒生,驚雁避移營。 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長亭短亭。 無窮山色,無邊往事,一例冷清清。 試倩玉簫聲,喚千古、英雄夢醒。 ——《太常引·自題小照》 短暫的戰(zhàn)事,卻帶給納蘭容若無比的震撼,就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夢。戰(zhàn)爭是殘酷的,不僅需要豪情萬丈,更需要一個堅強的、近乎冷酷的心,否則,難以接受那種慘烈。納蘭雖然精通騎射,骨子里卻是完完全全的文人,無法接受那種血色的“浪漫”。 納蘭容若的悲憫,納蘭容若的柔情,注定了他的一生做不了英雄,他只是在糾結(jié)中前行。他想馳騁疆場,但卻不忍看到殺戮的殘酷;他想隱居泉林,卻無法放棄家族的期盼與信任。他在矛盾中躑躅,終于不堪心靈的重負,年紀輕輕就染病離世。 多年后,曹寅曾說:“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沒有人真正懂他的心,只是單純地感受著他詞中的那份蒼涼與悲傷,進而舔舐自己心上的傷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