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就是漢字書寫的規(guī)律!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雅俗共賞”,這雅的東西很多俗人無法欣賞,俗的東西也很難讓高雅之人圍觀。 所以說,雅俗共賞根本就是一句謊話!
我們在大街上經(jīng)??吹揭恍┤藢懽之嫯嫽蛘呃√崆僦?。這些民間藝術(shù)人,在殿堂里被稱之為俗文化。比如說:習(xí)俗、民俗之類。 俗不可耐,指的是非常通俗的東西,幾乎是家常便飯之俗。 大街上的藝術(shù)就是俗文化嗎?和殿堂之中的文藝有何區(qū)別? 在書法展覽里面,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場所,陳列了各式各樣的作品,你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依然很多瑕疵。這些瑕疵作品很多情況下靠陳列效果掩蓋。
而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作品,你很難犯錯誤。如果犯錯誤是非常致命的。所以民間藝術(shù)經(jīng)常讓我們驚訝,如此高超。應(yīng)了那句話:高手在民間。 雅俗共賞,這句謊話是對俗人、普通人說的。也就是說普通人根本沒機會雅! 單方面的雅,其實就是俗。非常小眾的雅,俗人怎么欣賞,以俗人眼光去欣賞,就會被評為俗人。民間藝術(shù),殿堂之人欣賞就叫“雅俗共賞”。 想說明一個問題。雅的東西根本入不了俗眼,民間藝術(shù)也并非就沒有雅。
民間藝術(shù)的高超,有些已經(jīng)超出了匠人級別,完全可以稱為高雅藝術(shù)。比方說民間書法奇人,字跡非常優(yōu)秀。既能讓普通人認可,還能讓專家拍手叫絕。我認為這就是高雅的藝術(shù)品。 殿堂里的小丑,本身天賦不異稟,只不過站在巨人之上,稍微能力便可功成名就。
我認為書法的雅俗根本無需按人分類,而是以作品分類。 寫得好,符合傳承與發(fā)展的作品就可以往上升華。而不能因為某個人,亂涂亂畫也載入史冊。 只有這樣,書法高手才會脫穎而出!
古代的書法家為什么看起來“字因人貴”?比方說蘇軾的《寒食帖》,此貼很多人看了就是丑書評價。 一方面,古代讀書人都和功名利祿掛鉤。也就是說名人大臣肯定讀書不差,有扎實理論;另一方面,古代文人有名,不僅僅是書法。往往他們的詩書禮樂都不差,書法只是其中一個輔助技能。 這樣一來,古人看起來就因為人厲害所以書法才厲害。我們忘記了,古代亂寫亂畫的人,在歷史長河之中并沒有留下什么名氣。
所以說,“雅俗共賞”真是謊言。 既然是雅的東西,那就不可能有俗人欣賞。蕓蕓眾生都欣賞不了,雅士更是不入俗品。如此一來,雅士只能欣賞小范圍自己標(biāo)榜的雅書。小范圍標(biāo)榜的雅,在俗人看來就是俗。 只有那些在億萬俗人面前都經(jīng)得起考驗,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都沒被沖刷淘汰的作品,才是真正的高雅之作! 免責(zé)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chuàng)作者,不代表騰訊網(wǎng)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