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理論書 我沒把閱讀當成是我的工作,但閱讀確實是我目前生活中最為重要且時間使用最多的活動。我的日常閱讀簡單來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邂逅一些書覺得喜歡就會讀,而另外一類則是按照計劃必讀,一天一章啃著讀。 如下這個書單里的書都是按照閱讀計劃讀的。這些書我讀得慢,還會做閱讀筆記,有些讀完后還寫了文章。雖然不是專業(yè)的兒童文學研究者,但理論書的閱讀讓我對兒童文學的理解能夠有更豐富的角度,并且也能幫助我寫好推薦書評。 我想借這個書單表達的是,在兒童閱讀推廣的道路上,需要盡早意識到兒童閱讀不是只讀兒童讀物,若想影響成人或兒童共讀兒童文學,絕不能僅局限在閱讀兒童文本上。 01 ![]() 《兒童文學研究必備手冊》 借由這套書,了解到了兒童文學有“林格倫獎”,兒童文學理論研究有“國際格林獎”,而且這一獎項與安徒生獎并列為兒童文學的兩大獎項。 02 ![]() 《批評、理論與兒童文學》 這本書并不易讀。閱讀這樣的理論書能了解文學評論界對兒童文學的看法,畢竟理論“能迫使我們嘗試對顯而易見的東西做出解釋,并且能看到潛在的問題。” 03 ![]() 《奇異的兒童文學世界》 這本書的書名也可以叫做“奇幻兒童文學”, 約特·克林貝耶這位瑞典兒童文學學者探究的奇異世界其實就是奇幻文學世界。 他把奇幻兒童文學作品從不同題材角度做分類進行了闡述,比如穿越、鬼故事、小人、夢境等,并從小說傳達信息的角度來評論這樣的作品可以帶給讀者怎樣的體驗,并期望因此來分析這些讀物對兒童的適讀性。這些奇幻文學既包括讀者們耳熟能詳?shù)摹兜睾J澜纭废盗?、《納尼亞傳奇》,也包括一些引發(fā)了我閱讀好奇心的尚未引進的作品。這也是讀此類理論作品的一大好處,一本一本拓展你的閱讀版圖。 04 ![]() 《像孩子一樣感知》 這本書是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從”的第一本。薄薄的一本書,卻有著其它理論書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從“幽適、恐怖、小巧、輕盈和生命力”這五個看上去不那么術語化的形容詞,把相關的童書找來做適切的分析,還是有點特別的。 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對”恐怖”的展開,成年人確實是普遍不喜歡在兒童文學作品中看到恐怖的東西的,但是他們已然忘記自己兒時的經(jīng)歷。這個于我心有戚戚焉。成人對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恐怖有天然的警惕感,卻不知道孩子們是會有多喜歡這樣的驚悚和刺激。那種積極的恐怖最終是要戰(zhàn)勝和征服的,這樣的快樂是因為有了前面的恐怖做鋪墊才會產(chǎn)生的。 因這本書我想到了《怪物雅克》一書在帶領兒童和成年人共讀的差別,就這個角度寫了一篇文:一頁觀點:從《怪物雅克》來看兒童文學中的恐怖情節(jié) 05 ![]() 《激進的兒童文學》 迄今為止讀得最辛苦的一本書。無它,只因這位譯者翻譯的句子動輒50個字以上且沒有標點,讀來讓人快要斷氣。這位譯者徐文麗的另外一部譯著是佩里·諾德曼的《隱藏的成人:定義兒童文學》,也是讀來極為困難。也許本來就晦澀難讀的理論書,在這樣各種英文從句都不處理的譯法之下,讓我忍不住恨自己英語不夠好無法讀原著。 這部理論專著主要談論的是兒童文學中激進的一面,相對文字書來說,圖畫書早已經(jīng)通過形式和版式的實驗,對新媒體和新技術做出了反應。這個確實有體會,后現(xiàn)代主義的圖畫書經(jīng)常會挑戰(zhàn)到讀者的審美體驗,例如非常經(jīng)典的《黑與白》、《三只小豬》等。 文字書中本書所說的胡話文學(諧趣文學)被視為是對過度僵化的教育和道德體系做出的回應,會有一些很有影響力的作品,比如《神奇收費亭》等。 其他更多激進的表現(xiàn)其實是比較多的出現(xiàn)在青少年文學里,比如虛無主義作品、涉及自殘、絕望和創(chuàng)傷的作品,恐怖小說等。最重要的是極具先鋒感的跨界文本,需要讀者用傳統(tǒng)讀寫功能和處理電子產(chǎn)品的方式結合進行理解。形式之外,內(nèi)容涉及到環(huán)保、科學倫理等深刻話題,也對信息技術對人類的影響進行了積極探索。 06 ![]() 《兒童文學研究必備手冊》 這本書是一本教材指向的學術著作,也是我目前記錄閱讀筆記最詳細的一本兒童文學理論書。 它的核心在把一般的文學理論轉化為兒童文學的研究方法。它的價值在于對坊間的各種文學理論進行甄選,根據(jù)研究課題的需要,選擇最具有適切性的文學理論,運用在兒童文學的研究中。 作者尼古拉耶娃認為文學領域的研究前輩們忽略了研究兒童文學文本對文學理論發(fā)展的深遠意義和貢獻。所以她也在書中數(shù)次提到理論界對兒童文學的偏見。 即使不做兒童文學理論的專業(yè)研究,這本書也能為研讀童書提供極好的理論支持。尼古拉耶娃從作者、作品、體裁、內(nèi)容、結構、場景、人物、敘述、語言、媒介和讀者共11個角度進行美學研究。每個章節(jié)雖然并不多,但是想要深入研究的讀者可以把她提到的讀者反應理論、現(xiàn)象學、符號學等相關的書籍找來,不需要深入的可以借助她提供的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解讀,深入理解和剖析兒童文學作品,探索不同作品呈現(xiàn)的美學特征,寫出好的童書評論。 07 ![]() 《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 重讀這本兒童文學專業(yè)理論書,感嘆于書依舊是原來的樣子,我卻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于是從書中獲得的滋養(yǎng)完全不一樣了。 我是劉緒源先生的粉絲。知道他就是從他批評楊紅櫻的作品開始。我對國內(nèi)兒童文學素無興趣,對兒童文學批評界“你好我好天下大好”的評論現(xiàn)狀更覺無趣。劉緒源先生敢于說真話的態(tài)度、勇氣和見識讓我心生崇敬。他的兒童文學評論集《文心雕虎全編》也值得一讀。 這本書對兒童文學用“母題”進行三個大類的分析,每個母題下劉先生都從國內(nèi)外理論研究的背景、兒童文學閱讀的審美感受以及精選兒童文學作品等角度進行闡釋?!皭?、頑童和自然”三大母題講世界兒童文學進行的分類讓其審美意義變得清晰可見。更多詳細介紹,參見【一頁薦讀】:《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 08 ![]() 《情感學習:兒童文學如何教我們感受情緒》 Learning how to feel: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motional Socialization 1870-1970 這真是一本非常值得童書帶領者閱讀的理論書。更多詳細內(nèi)容,參見【一頁薦讀】《情感學習:兒童文學如何教我們感受情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