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是不是野菊花,或者像不像菊科的蒲公英。 ![]() 它的確是菊科的野草,但人們卻叫它“蔥”,這就是明代《救荒本草》中作藥用的鴉蔥。如果只看它某一階段的花莖和葉子,完全有可能被誤認為是蔥韭類的一種。 ![]() 可一開花,又有人把它當成野菊花一類了。它確實具有菊科植物特有的舌狀花和管狀花構(gòu)成的頭狀花序,就像放大了好幾倍的蒲公英。再說了,這草渾身上下一點蔥蒜的辛辣臭味都沒有! ![]() ![]() Scorzonera austriaca,菊科 鴉蔥屬多年生植物,個別有一年生的。兼具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 本屬全球約175種,我國有23種。除了鴉蔥,還有華北鴉蔥、細葉鴉蔥、東北鴉蔥、蒙古鴉蔥、叉枝鴉蔥等,枝葉形態(tài)略有不同,用處區(qū)別不大。 ![]() 身價升 鴉蔥們在國內(nèi)分布較廣,三北地區(qū)(西北、華北和東北)上至高原,下至平原都有。部分向南流竄到黃淮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閩、贛和西南一帶偶爾也可見其身影。 ![]() 鴉蔥大部分不高,一般在10- 40厘米,少數(shù)有花莖一米多高的,在野草叢中有鶴立雞群的感覺。它的葉狹長,或平或皺。 它們每年的4月份開花,一般為黃色,可以持續(xù)開到7月份。種子長得和蒲公英非常相似,毛茸茸的小降落傘,風一吹到處飄落。 ![]() 起名叫“鴉蔥”,可能是看它的根莖像蔥一樣挺立于地面,未開的頭狀花序有點像烏鴉嘴,安徽有的地方就直接叫“老鴰嘴”。河南叫它羅羅蔥,其他別名還有谷羅蔥、兔兒奶、筆管草、老觀筆、扁扁葉等。也有叫羊角菜,羊犄角的,在山東地區(qū)還有叫溜溜嘴的。 ![]() 這個以往田間常見的野草,農(nóng)民恨不得將其斬盡殺絕,徹底根除。可如今又懷念起這久違的野味了,再去地里找,發(fā)現(xiàn)越來越少了。 ![]() 眼見得鴉蔥變得珍貴起來,有人開始了大棚種植。開春頭一上市能賣到60元一斤。很多野生的植物,不識它是草,知它便是寶。 ![]() 小零嘴 鴉蔥在北方農(nóng)村春天的各種野菜中,可以說是最好吃的一種??米颖?stron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蒲公英大很多,尤其是桃葉鴉蔥,葉子寬容易出菜。 ![]() 某些野菜吃來吃去都差不多味道,無非是帶點苦澀,有些青草味,或者酸,或者辣絲絲的,吃這些野菜往往要焯水去掉異味。而鴉蔥吃第一口,便會對它產(chǎn)生莫名的好感,令人念念不忘。 ![]() 它的枝葉不僅脆嫩,還有一種清甜可口的味道,折斷有乳汁。 正因為它甜,在北方一些鄉(xiāng)間,過去曾是小孩子們春天的小零食。不過要趕在長出花之前食用,一開花就老了,也和其他野菜一樣帶上了苦味。 ![]() 這么好吃連大人也忍不住嘗試。有的鄉(xiāng)間用民謠來形容葉片稍寬,帶褶皺的桃葉鴉蔥: 桃葉起波褶皺多, 奶憋逢口流汁裹。 鴉頭黃舌徐徐吐, 花莖清香慢慢嘬。 鴉蔥潑辣不嬌氣,耐鹽性強,鹽堿地里也能生長良好。 ![]() 高級菜 鴉蔥每百克嫩葉含蛋白質(zhì)3.1克,維生素C51毫克,還有胡蘿卜素、菊糖、膽堿等成分。鈣、鐵、鋅的含量比較豐富。作為蔬菜,它的營養(yǎng)價值高于菠菜等大多數(shù)家常蔬菜。 ![]() 既然它能生吃,那就適合做涼拌菜,太嫩的可以不必焯水。東北人就是洗凈了直接蘸大醬吃,河北的冀中、冀東一帶也這樣吃。熟吃當然更可以,可以拌菜、炒菜、蒸菜,做面糊餅或團子,入餡也味道好。稍老的葉子叫驢板腸,那就要焯水才能烹制了。 ![]() 鴉蔥的根部也可以吃,味道和嫩葉一樣也是甜絲絲的。斷處不僅有白色的乳汁,還帶一股奶香味,因而又名兔兒奶。也有人說像牡蠣的氣味。因它喜歡生長在溝壑的向陽面,當?shù)亟兴?stron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陽溝菜。挖出來后去皮就可以和嫩葉一樣直接食用,燒湯也行。 ![]() 歐洲人作為蔬菜常吃一種根用鴉蔥,是法國的名菜,比利時、西班牙等國也很常見。別名菊牛蒡,亦稱黑婆羅門參。 ![]() 作為食用部位的肉質(zhì)根,皮黑肉白,呈細長圓柱形。營養(yǎng)豐富而號稱“地下牡蠣”。 ![]() 一般在冬季上市,德國稱為“冬季的蘆筍”??梢韵裉J筍那樣烤、煮。近年來我國山東等地有少量引進。 ![]() 普通鴉蔥的根在中國民間也入藥用,稱土參、黃花地丁等,用于消炎抗菌,疔瘡癰疽、跌打損傷。藏藥也用,名為巴多拉。功效可能與其含有較多的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有關(guān)。有人還從中找到某些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