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先從根本上來聊一聊。在中醫(yī)理論上,上火是由于人體陰陽失衡,內(nèi)火旺盛。如何使得人體陰陽保持平衡呢? 首先陽盛,就是火邪較盛,常表現(xiàn)為舌偏黃、舌口生瘡、牙齦腫痛、大便干燥。所以,陽盛就應該泄陽敗火,清熱解毒。 其次是陰虛,就是陰液不足,常表現(xiàn)為口干舌燥、煩熱失眠、夜間盜汗。所以,內(nèi)生虛熱就要滋陰清熱,吃過于寒涼的食物或者清熱的藥物,就容易傷及脾胃。脾濕健運,清氣不升,清濁不分就會形成腹瀉,這就是胃寒。于是就產(chǎn)生了個大問題——上熱下寒。上火和胃寒兩者,我們應該如何平衡,才能在不傷脾胃的同時治療上火呢? 一劑甘草瀉心湯,解決你的上熱下寒,讓你不怕上火也不怕冷 于是就想到了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醫(yī)學家之一,被人尊稱為“醫(yī)圣”的張仲景,他對傷寒病癥非常有研究,在他寫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治療上熱下寒的方子。給大家介紹一下——甘草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主要成分有:甘草、黃芩、黃連、干姜、大棗。 在中醫(yī)學上,脾胃以脾為主,脾主運化,脾胃是屬于我們身體的中心部位,至關重要,所以要先健脾胃后正氣。脾胃虛寒就要先暖胃,那么甘草、干姜、大棗便是暖胃佳品。 一劑甘草瀉心湯,解決你的上熱下寒,讓你不怕上火也不怕冷 首先,暖胃呢,首選是姜。那么可能有人會問到,生姜和干姜一樣的嘛?答案是不一樣,生姜是解表散寒,驅(qū)散體表的寒氣;干姜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由體表進到脾胃里。 一劑甘草瀉心湯,解決你的上熱下寒,讓你不怕上火也不怕冷 甘草性平味甘,益氣補中,和中緩急。可吸附胃酸,抑制胃液分泌,保護胃黏膜,緩解對腸胃的刺激。大棗呢,味甘性溫,是眾所周知的補血大神,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三者結(jié)合能很好的健脾養(yǎng)胃。 一劑甘草瀉心湯,解決你的上熱下寒,讓你不怕上火也不怕冷 其次,降火。黃連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尤其擅長中焦脾胃,入心經(jīng)降心火。黃連再加上黃芩更是進一步的治療邪火內(nèi)熾,清瀉胃火。 所以,甘草瀉心湯就把兩者結(jié)合,既能很好的把脾胃養(yǎng)好,又能一定程度上降心火,相互平衡綜合,就能夠解決這陰陽失衡上熱下寒的現(xiàn)象了。此外,我們還是要注意飲食習慣,規(guī)律我們的生活,好好的度過這個冬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