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位——水神共工共工是上古時期的水神,掌控洪水。 相傳他人面蛇身,頭發(fā)赤紅,性格狂暴。 作為掌管天下洪水的大神,共工的神格亦正亦邪,他最著名的事跡便是“怒觸不周山”。 傳說上古時期,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向來不合,素有仇怨。 憤怒的共工主動挑起戰(zhàn)火,帶著自己的先鋒大將——蛇身九頭的相柳與兇神惡煞的浮游,全力進(jìn)攻火神祝融的光明宮。 相柳 祝融駕著兩條火龍出來迎戰(zhàn)。所到之處,云霧廓清,雨水齊收。 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戰(zhàn)之后,共工一方敗下陣來。 相柳敗逃,浮游身死。 祝融并沒有斬殺共工,而是放其離開。 羞憤至極的共工怒觸不周山,以一己之力撞斷了天柱,致使天塌地陷,生靈涂炭。此后才有了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 第九位——火神祝融祝融,以火施化,號赤帝,本名叫做重黎,是古代神話中的火神、南方神、南海神。 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南方祝融,獸身人面,架乘兩條龍,直接聽命于天帝。 在古代神話中,祝融以火神身份為天帝之猛將。 鯀竊帝息壤以堙洪水,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 湯伐夏桀,天又命祝融降火于夏城; 武王伐商,祝融與諸神乘雪相助,當(dāng)亦奉天命而來。 他最為人知的事跡便是與水神共工大戰(zhàn),并取得了勝利。 此外祝融在古代神話中還是南方炎帝之佐神。 第八位——炎帝神農(nóng)氏神農(nóng)氏,生于烈山,故又稱烈山氏,是上古時期最著名的炎帝(九代炎帝之首)。 傳說神農(nóng)牛首人身,出生之時,烈山同時涌現(xiàn)了一脈相連的九口水井。 他既是“稷神”也是“醫(yī)神”。 由于上古時期的人類還不懂種植,神農(nóng)遍游九州,向人們傳授刀耕火種之法,使得糧食產(chǎn)量大為增加,贏得了九州人民的敬重。 相傳他有一支神鞭,名為“赭(zhě)鞭”,用這支神鞭抽打過植物后,這些植物是否有毒,性熱還是性寒都會一目了然。 神農(nóng)從這些植物中挑出可以治病的藥草放入一個鼎中煉制,煉成后他親自試藥。 因為他的腹部是透明的,所以他可以觀察這些藥物如何影響自己的五臟六腑。 即便如此,他還是中毒無數(shù)。 好在他天生體質(zhì)異于常人,抵抗力極強,總能及時找到解藥,化險為夷。 第七位——戰(zhàn)神蚩尤蚩尤,作為上古時期的“戰(zhàn)爭之神”廣受古人信奉,特別是秦漢時期,是享受國家祭祀的戰(zhàn)神。 他本是九黎部落的領(lǐng)袖,天生異相——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背生雙翅,銅頭鐵額,耳鬢如劍,頭有長角,口有利齒,堅不可摧,勇猛無比。 他還有一頭兇猛強悍的坐騎,名為“食鐵獸”(相傳是上古時期的大熊貓)。 蚩尤曾與炎帝大戰(zhàn),后將炎帝擊敗。 于是,炎帝聯(lián)合黃帝共敵蚩尤。 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與黃帝在涿鹿展開激戰(zhàn)。 黃帝九戰(zhàn)九不勝。 蚩尤一方有風(fēng)伯、雨師等神助其威。 黃帝請來了應(yīng)龍、女魃、九天玄女等眾神相助。 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最后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之下,黃帝擊敗了蚩尤,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此后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zhàn)爭之神。 (相傳真正的蚩尤性情豪爽,剛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不失為一代豪杰。) 第六位——軒轅黃帝黃帝,本姓公孫,后改姬姓,名曰軒轅,故稱姬軒轅。 他是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大戴禮記》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他先是統(tǒng)一了中原各部落,進(jìn)而征服東夷、九黎族(蚩尤部落)等部落,最后一統(tǒng)華夏。 乘龍飛升 ![]() 傳說黃帝晚年發(fā)明了鼎。 當(dāng)?shù)谝粋€鼎被鑄造出來時,天地變色,一條巨大的黃龍從天而降,口吐人言,說要帶黃帝飛升天界。 黃帝聽后,跨上龍背,與群臣告別。 不料很多大臣也想乘龍飛升,一擁而上。 那條黃龍卻扭動身軀,將這些人都摔了下來,只載著黃帝飛升而去。 來到天界的黃帝被封為“中央天帝”,后來成為天界“五老”之一的“中央元靈元老黃帝君”。 ![]() 值得一提的是,黃帝手中曾握有一把絕世神兵,名曰——軒轅劍。 這把劍是圣道之劍,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第五位——東皇太一![]() 東皇太一最初是古代楚地神話中的至高神,主宰星辰與元氣。 后來普遍被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姓信仰,祭祀。 《漢書.郊祀志》記載:天神貴者太一。 《楚辭補注》記載:太一,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 漢朝四百年也一直祭祀東皇太一,稱其為天帝。 后來東皇太一的神格漸漸被道教吸收,最終形成了一位新的神祇——東極青華大帝即太乙救苦天尊,也就是《西游記》中九靈元圣的主人。 第四位——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又稱皇天上帝、天帝、老天爺?shù)?,是古人信奉的主宰宇宙萬物的神明。 他是從周朝就開始享受最高規(guī)格國祀的至高神、主神。 他既是天空之神也是天理之神還是天道之神,代表“天”或者等同于“天”。 在古代,民間百姓是沒有資格祭祀昊天上帝的,只有天子才能祭祀這位至高神。 “天子”的“天”指的就是昊天上帝,歷朝歷代皇帝祭天,祭拜的一般都是昊天上帝。 ![]() 值得一提的是,“上帝”這一稱謂自古就是我國特有的。 明朝時期,利瑪竇來中國傳教,他很雞賊的將“God”翻譯成了”上帝“,使得天主教順利在我國傳播。 這也導(dǎo)致了現(xiàn)在很多人認(rèn)為“上帝”是一個西方詞匯,這種認(rèn)知是錯誤的。 第三位——創(chuàng)世神:伏羲![]() 伏羲,也稱犧皇、皇羲,人首蛇身,為女媧兄長,后來二人結(jié)為了夫妻。 他是“三皇五帝”之首,被后世尊為福佑社稷之正神。 楚帛書記載其為創(chuàng)世神——“有謂之天根者,以其混沌世界,黑暗無光,忽焉一畫開天,而陰陽動靜迭為升降,天地定位,日月運行,萬物之生生不息”。 伏羲還擁有洞察天地自然變化規(guī)律的能力。 他通過觀察與體悟,用不同的符號記錄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大事,并發(fā)現(xiàn)了天、地、水、火、山、雷、澤的運行規(guī)律,最終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先天八卦”。 第二位——創(chuàng)世神:女媧![]() 女媧也稱媧皇、靈媧、帝媧等,伏羲之妹,人首蛇身,也是上古時期福佑社稷之正神。 最初她并非“大地之母”,而是“萬物之母”,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創(chuàng)世神。 她是最遠(yuǎn)古時期,母系社會信仰的祖神,是擁有創(chuàng)世神位格的至高女神。 ![]() 《淮南子·覽冥篇》記載: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水深火熱);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民不聊生)。 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 此后,蒼天補,四極正,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第一位——創(chuàng)世神:盤古![]() 盤古,傳說中天地混沌之初孕育出來的上古第一神。 沒有他,整個宇宙都是混沌一片,自他開天辟地之后,才有了后來所有的一切。 ![]() 《三王歷》云:盤古龍身人首,首極東西,足極東西,左手極南,右手極北,開目成晝,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fēng)云,叱聲為雷霆。 后世很多神話故事、神話人物都與盤古息息相關(guān)。 ![]() 相傳女媧和伏羲都是由盤古的大腦演變而成——右腦化成了女媧,左腦化成了伏羲。 此二神便繼承了盤古的智慧和靈性,才得以二次創(chuàng)世。 而昊天上帝則是由盤古的心臟所化,所以他才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 |
|
來自: 昵稱63703230 > 《讀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