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第一個登場的文本人物叫甄士隱,即姓甄名費字士隱。作者在這位首登場人物甄士隱的名字中所伏藏的密碼堪稱紅樓夢頂級密碼。 先看看甄士隱的登場是怎么描寫的(甲戌本): “按那石上書云,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巷內(nèi)有個古廟因地方狹窄,人皆呼作葫蘆廟。廟旁住著一家鄉(xiāng)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家中雖無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 這段文字看來僅數(shù)語,然而其中所藏的秘密,從研究紅書的角度而言真可謂透天的存在! 一、“地陷東南”解密: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原是《山海經(jīng)》所記共工爭奪部落帝位之戰(zhàn)的神話故事:共工被顓頊打敗后怒極而撞向不周山,將天柱撞斷。頓時天向西北傾斜,地向東南塌陷。那么《石頭記》作者為何要借用這段神話故事中的“地陷東南”來作“石上故事”開頭呢? 《石頭記》的原始作者是皇太子胤礽,創(chuàng)作時間可以確定為被康熙廢黜到去世的這段時間(1712年--1724年),歷時12年之久。“石上故事”就是《石頭記》故事,《石頭記》故事以“地陷東南”為開場重磅表白,其中作者一定注入了創(chuàng)作《石頭記》的核心密碼!這核心密碼究竟是什么呢? 解密:文本中不表“天傾西北”而單說“地陷東南”是有深意的,原來“地陷”隱指太子被廢黜猶如“地陷”,“東南”隱射東宮,東宮就是皇太子胤礽。史載:“弘皙逆案”爆發(fā)后,乾隆問罪弘皙:“弘晳自以為舊日東宮之嫡子,居心甚不可問?!边@里“東宮”指的就是胤礽。 還記得《紅樓夢》里有一個極其神秘的人物叫義忠親王老千歲嗎?這位老千歲正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皇太子胤礽,賈元春被康熙進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后,康熙與太子之間的隔閡開始滋生,在太子胤礽的心目中隔閡漸變?yōu)槊苣酥辽仙秊槌鸷?。因為賈元春是生活原型李香玉在文本中的妃子化身,而李香玉正是皇太子胤礽的最愛,所以父子關系演變成了奪妻之恨。最終釀成了太子被廢黜李香玉自縊身亡的悲劇。這就是“地陷東南”的歷史真相。 二、“閶門”解密: “閶門”是蘇州古城之西門,“閶門”建于春秋,是闔閭大城的八門之一。傳說以天門中的“閶闔”得名,“閶闔”典出《淮南子地形訓》,原指天門。后泛指宮門或京都城門,引申為京城、宮殿、朝廷等。文本中的“閶門”所指正是朝廷。因為,《紅樓夢》所講是康、雍、乾三朝的宮廷秘史,作者是康熙之子孫,所以,作者用“閶門”來隱射朝廷。 三、“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解密: “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是作者對“閶門”的進一步暗示。試想,普天之下一二等富貴風流者舍棄皇家還有誰?!足見作者以此再度向讀者暗示:紅書的主人公賈寶玉正是坐享“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皇族中人,而賈寶玉的原型正是《石頭記》的原始作者廢太子胤礽。 四、“葫蘆廟”解密: “葫蘆廟”,脂硯齋批注:“糊涂也?!币馑际亲髡呷 昂J”諧音,實指“糊涂”。那么為何要說這個“廟”是個糊涂廟呢?“廟”字在古文中有朝廷之意,也叫廟堂、朝堂。所以此處的“廟”隱指朝廷?!妒^記》的作者廢太子胤礽為何要罵朝廷為“糊涂”呢?這不是在抹黑自己嗎? 原來康熙廢黜皇太子時確實犯了糊涂:皇太子胤礽被廢黜的根本原因并非殺父弒君,而是“落墮情根”。賈寶玉的生活原型皇太子胤礽與林黛玉的生活原型李煦之女李香玉,原本是一對相親相愛的天緣情人,作者在文本中喻為前世修來的情緣叫“木石前盟”,然而李香玉選秀入宮后被康熙納為嬪妃。這段真實的歷史在文本中讓李香玉的妃子化身賈元春演繹,此詳細內(nèi)容不再贅述,請看開山人的頭條拙文多篇。于是乎,“落墮情根”的太子胤礽不但沒有收手,反而在天香樓與庶妃私會偷情,事發(fā),終被康熙廢黜。 這件事情是康熙犯糊涂在先,總令廢太子含冤不平。所以在文本中作者寫成“糊涂朝廷”,實則責罵自己的父皇康熙糊涂矣! 所以,脂硯齋在“姓甄名費”的“費”字處批了一個單字“廢”,真可謂一字道破天機:“廢”字加上“甄”字諧音“真”,不就是“真廢”嗎!誰被“真廢”了?不正是廢太子胤礽嗎?!被康熙兩立兩廢,當?shù)诙螐U黜后太子終于看明白了,終覺回天無望了,算是真廢了!只有經(jīng)歷過兩立兩廢的悲慘遭遇方可稱得上“真廢”。所以,作者在文本中將“真廢”的這個歷史真實信息,巧妙地伏藏在了紅書首登場人物甄士隱的名號之中。真乃神筆矣! 通過甄士隱遭火災而家破和愛女甄英蓮丟失的兩遭劫難來暗示皇太子被康熙兩立兩廢的政治劫難。細看甄士隱家遭火災的原因,你定會恍然大悟:是因為隔壁葫蘆廟的和尚炸供引起火災的,將甄家燒成了一片灰燼。所幸家破人未亡。這里的“葫蘆廟”隱射糊涂的朝廷,甄家火災由朝廷的糊涂而引起的,意即太子被廢的根本原因是朝廷造成的。所以作者在文本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詞中說“漫言不肖皆榮出,造孽開端實在寧?!币驗榍乜汕涫窃屠钕阌裨谖谋局械碾[秘化身。榮國府的生活原型是皇太子胤礽府,寧國府隱指紫禁城,故在秦可卿的判詞中作者直接點出:且先漫說我不肖之人出自榮國府,真正造孽的開端實在是寧國府。意即太子我被廢黜是因為我自己的不肖而“落墮情根”造成,但這禍端開始的造孽者是你皇上。禍端開始是因為康熙將皇太子胤礽最愛的女人納為嬪妃而起,所以說造孽者就是康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