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倪巷 位于大井巷北面,東起邵磨針巷,西出人民路。巷長173米,寬7-9米。1987年改建彈石路面為瀝青路面。 王鏊《姑蘇志》、乾隆《蘇州府志》、同治《蘇州府志》均作塔兒巷,同治《蘇州府志》并注:“(在)織染局前。”民國《吳縣志》也作塔兒巷,并注:“《姑蘇志》織染局前”,將同治《蘇州府志》之注誤作《姑蘇志》所注。織染局,即后之北局,明洪武初建為內(nèi)監(jiān)董理織染之所,撤停后漸圯。清順治三年(1646),織造侍郎陳有時重修,周天成設南局后,改名北局??滴踔校铎慵幢毙戮指慕槭汤蓪O岳頒賜第,移北局于此。咸豐十年毀(參見“北局”條)?!豆锰K圖》標塔兒巷,《蘇州城廂圖》、《吳縣圖》、《蘇州圖》均已標作塔倪巷,吳語“兒”讀作“倪”,疑因訛作塔倪巷。 巷名來歷久已失考,疑因“黃土塔橋”演化來。此處舊時有黃土塔橋(《吳地記》、范成大《吳郡志》均錄,《平江圖》上有標名)王鏊《姑蘇志》卷十七:“黃土塔橋,有黃土曲,故名”(參見“大井巷”條),吳語稱土為泥,而泥、兒、倪,又是同音,塔倪巷之名,由此訛稱。 8號為原寶積寺遺構,現(xiàn)為市控保古建筑。范成大《吳郡志》卷三十一:“寶積教院,在黃土塔橋之東,舊靈巖山廨院也?!北R熊《蘇州府志》有類似記載。民國《吳縣志》卷三十七有詳細記載:“寶積教寺,在塔倪巷,梁天監(jiān)中建,舊為靈巖山廨院??滴酢吨尽罚合鄠魉禄鶠橐x宅,奉為伽藍。嘉靖間建大士殿,舊有異僧畫羅漢于壁,旋圯毀。清道光中僧衡峰重建,咸豐十年毀,同治重建?!保▍⒁姟吧勰メ樝铩睏l)?!秴情T表隱》卷七:“寶積寺在塔兒巷(原本作糜都兵巷,似誤),即要離宅,故有廟。梁天監(jiān)二年,改為寺,因祀為伽藍神。乾隆三十一年夏,雨壞墻,露出鐵炮六位,敗盔無數(shù),鑄有'宏光二年’、'順治三年’等字,并有面餅六壇,已朽。寺中奉忠孝王伍員像,亦甚靈異?!?/span> 王謇又引《橫山志略》:“守詮,寶積寺僧,佯狂垢污而詩絕清遠。嘗游西湖,題梵天寺壁,云:'落日寒蟬鳴,獨歸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明隨行屨。惟聞犬吠聲,又入青蘿去?!K子瞻見而和之,云:'但聞煙外鐘,不見煙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濕芒屨。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徦煲栽娭??!保ā端纹浇欠豢肌肪硭模?/span> 來源:《姑蘇行》微信公眾號 2017年11月23日 |
|